高中歷史問題

2023-05-12 17:05:05 字數 3728 閱讀 1177

1樓:匿名使用者

食租稅而不治民。

指的是分封的諸侯享用封地的租稅的財政收入但是沒有對封地的行政,軍政,財政等的管理權。

2樓:匿名使用者

1.推恩令 是漢武帝為了削弱各地封王的實力而實行的 政策。 表面上是把各個諸侯王的子孫封地 實際上把 諸侯王的實力慢慢瓜分 從而削弱其實力。

分封制我想你應該知道是什麼吧 我就不多說了。

3樓:匿名使用者

1、問鼎中原,說明王室衰微,諸侯勢力抬頭企圖奪取**政權。周天子對諸侯的控制減弱,諸侯不再履行應有的義務,符合題意。

2、諸侯履行了服從天子命令,隨從作戰的義務,與題意不符。

3、與分封制互為內外的宗法制要求嫡長子繼承,「立子以貴不以長」,故3符合題意。

4樓:匿名使用者

問鼎中原後出現的就不是分封制了,而是世襲制了。在禹的兒子啟在其死後繼承了禹的地位,從此開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商代則形成了"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權力繼承規則;周代則形成了嫡長子繼承制。

而「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正是說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現象。

希望對你有幫助。

5樓:哈嘍

因為統治的疆域擴大了,還有」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導致統治階級素質的降低,導致分封制的崩潰。

6樓:空城

1你應該曉得啊,三也很好理解,為嘛我表達不出來,汗。

7樓:笑爾

選擇1 問鼎中原處於春秋戰國時期, 諸侯兼併戰爭頻繁。 分封制逐漸遭到破壞 。

但我覺得應該沒有3 因為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屬於嫡長子繼承制的具體規定正是在西周早期確立的,那時分封制並未遭到破壞。

8樓:匿名使用者

3『立子以貴不以長』可看出是禪讓制,君主把位置讓給有才能的人,例如堯舜禹。

1與題意無關。

2你看選項已經有個「諸侯」了,還能不是嗎?

9樓:7風之殤

因此問鼎中原代表著周王朝分封制的土崩瓦解,代表著分封制中王-諸侯-士大夫-平民的階級層次的崩潰;c:分封制要求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就是第乙個老婆生的第乙個兒子來繼承父親的爵位。我覺得c挺對,答案應該只有a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1問鼎中原 出自春秋時間。你結合這個成語的歷史背景來看。鼎是象徵王權,問鼎中原表示王權衰落。

2、這個是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度,我沒看懂!只能解釋一半不好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a項,因為新中國建國初期,小農經濟仍然是主要生產方式。當時我們的主要任務仍然是推翻封建主義並掃蕩其殘餘,徹底打倒反動地主,所以,當時的土地改革主要是打倒土豪分田地,實際上就是在維護普通農民的利益、維護小農經濟。

b項,因為經過了土地改革之後,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算完成,之後,到了2023年前後,開展了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是工業合作社和農業合作社,才打破了小農經濟,真正建立了向工業化社會轉型的基礎。

c項,英國圈地運動,就是為了打破小農經濟,實現全社會的工業化,才開始的。其方式幾乎稱得上殘暴和血腥,利用手中的強大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新型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d項,蘇聯農業集體化,性質跟新中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一樣的。

12樓:網友

材料認為要實現工業化,就必須衝破小農經濟的束縛b項,由於土地改革後的農民土地私有制不利於我國開展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一五」計畫),因此才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c項,英國的圈地運動有利於資本主義在農村的擴充套件,自然有利於工業化的實現;

d項,為了擺脫蘇聯工業化建設中糧食的困難,蘇聯實行了農業集體化;

a項,2023年完成的土地改革仍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沒有衝破小農經濟的影響。

因此 綜上所述 選a

13樓:鴻歸蛩病

用比較簡單好理解的方式和你講吧。

首先,抓題幹。衝破小農經濟是關鍵點。只有a不符合這一點,b對農業改造,肯定是衝破了。

c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一件逐步工業化的現象,所謂的羊吃草,肯定是衝擊了英國舊有的小農經濟了。d是蘇聯的農業改革,走向集體化,肯定也是衝破原來的小農經濟。所以bcd都是。

a是分配土地,實現農民土地所有制,說白了就是把地主的地的所有權給農民了,農民自己有地了。但是還是農民自己種自己地,還是小農經濟,沒有走向像蘇聯的集體化,英國的工業化,或者社會主義改造那種逐步工業化的道路,所以a不是。

其實還有乙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歷史背景。bcd的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都是各國各自工業化的時間點,所以那時的事肯定是和工業化,衝破小農經濟有關係的。a發生在建國初,還沒有進行這種工業化的革命,所以一般都不是的,這是乙個小技巧。

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儲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14樓:網友

bcd都是工業化的程序。

a是將生產資料的分配問題解決,是把地主手上的土地分給農民的改革。 先讓農民們都有地種,然後在改革,就是b。

所以a不是b是。

c就是英國革命中的事,所以一定是的。

d也是。

15樓:匿名使用者

選a,建國初期的土改,只是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實質並沒有改變小農經濟的形式。

16樓:屈徽

。 五四運動後,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引,以社會主義為奮鬥目標,以廣大人民群眾為基礎的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7樓:網友

1.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 2.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18樓:康者無敵文龍

他們三人還沒有民主的思想,民主思想在在清末以後才在中國萌芽。

新儒學分為宋代新儒學和近現代新儒學。近現代新儒學又稱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產生的新的儒家學派。狹義的新儒學,是指梁漱溟、張君勵、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學。

廣義的新儒學則可上溯到鴉片戰爭以來關於儒學變革的所有學說。這兩種儒學都是以人倫為核心的。

19樓:涵大爺沒有星期天

分析題意可以看出來,本題主要強調了法治在各個城邦之間的普適性。並且題目並沒有強調社會矛盾。

歷史類題目不一定是要選出正確的那個,其他都是錯誤的。而是要選出最貼合題意的那個。

20樓:廉瀚玥

高中歷史問題歷史什麼問題?不明白,就是趙老師跟乙個幼兒園老師。就知道什麼怎麼寫,怎麼答了。葉問老師,老師會。

21樓:憶夢星琳

注意關鍵這兩個字,不過你說的也是有道理的,可是高中的歷史題就是這樣的,很多糾結的選項,感覺兩個都有道理。

但是對中國後期產生重要影響的事件應該是中美關係緩和吧,因為當時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老大,和美國關係緩和等於和資本主義世界關係緩和。中國大陸之所以能加入聯合國取得合法席位,因為有當時主要有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援,而且中國大陸**還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

所以關鍵事件還是中美關係緩和,為以後中國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也是產生了很大影響。並且中美關係緩和的話,也能支援中國大陸在聯合國的地位,不僅能夠有第三世界的支援還能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承認。

22樓:活捉懶羊羊

等我到高中在告訴你咯。

高中歷史問題

關於歷史必修2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設 線,開通第一部 的更正 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 bbs.pep.com.cn thread 375768 1 1.html 根據招商局史的記載,1875年,招商局請上海英國工部局技術協助,架設從總局至虹口碼頭的電纜,這是中國人自己架設的第一條專用 線。但...

兩個高中歷史問題,回答高中歷史問題,除了從政治方面答還要從哪方面答?比較兩個歷史事件,除了從時間的角度答還要從什麼

1.a 師夷長技以自強 見高中必修一課本 2.b 與外商戰不是進步思想 而是從鴉片戰爭以後就有的 問題補充.c 1 選c,c是直接目的,a是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就是表面現象,直接能看出來的。根本目的就是隱藏在直接目的後的目的,是最終目標。2 c.師夷長技以制夷 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魏源 海國圖誌 的思想...

高三歷史教育問題,高中歷史問題

答案選擇c項,因為日本1931發動開始侵略東北,35年發動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所以1936年面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進一步侵略,所以激發起民族的自豪感對反對日本侵略有很大意義。因為只有c才是1936年啊!高三歷史 宋明理學與明清異學。高中歷史問題 高三歷史問題 d,詩經 是春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