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不敢廢帝自立,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不做皇帝呢

2021-03-04 08:54:32 字數 4893 閱讀 4951

1樓:風紀社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心一意地在成都替劉氏看家。不到五年,他就坐不住了。如果允許對古人的心思胡亂猜度的話,我會想,諸葛亮不計成敗地北伐,一大原因,是要迴避皇帝劉禪。

劉禪對諸葛亮又敬又怕,敬也罷了,這位相父智逾周公,自己的德才,怎麼掂量也不及成王,能不「嚴憚之」?諸葛亮坐成都,劉禪吃也不敢吃,玩也不敢玩,束手束腳,著實沒什麼風光。諸葛亮自己也彆扭,做臣子的令皇帝怕,豈是長久的事?

雖然眼下君臣情篤,但日久天長,必生齟齬,有道是距離產生美,不如離得遠些,君臣兩便。

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對於諸葛亮的描寫可謂是神人也。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智慧型的化身,他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他以一己之力抗魏聯吳,鞠躬盡瘁直至身死道消。

想一想就是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為什麼會在混戰的三國時代,自己不稱王稱帝反而要去扶持軟弱的阿斗呢?

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的權力可謂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稱奇的是,諸葛亮並沒有想要奪權稱帝的打算。究竟是諸葛亮沒有這個野心,還是另有隱情呢?

千百年來,乙個問題一直吸引著史學家的目光,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須要用史料來證明,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錫,九錫是權臣奪取皇位的工具,諸葛亮自己說要受九錫,這說明什麼?

諸葛亮雖然沒篡位稱帝,但是在他乾掉了李嚴以後,蜀國的軍政大權幾乎可以說全部在諸葛亮或者說荊州集團的手中,諸葛亮是乙個實質上的皇帝,劉禪只是傀儡罷了,諸葛亮也就沒有必要自己當皇帝了。

劉備的遺囑上是想告訴諸葛亮:劉禪如果有能力就輔助好他,如果昏庸,你就自己決策。而事實上,蜀漢後期的許多重大決策,諸葛亮也都沒有問過劉禪,從這點來看,他也沒有違背劉備的意願。

我們再看看孫吳帝國。諸葛恪取得了類似諸葛亮的地位(輔佐幼主權傾朝野),結果呢?很快就被滿門少斬了。

孫峻、孫?兄弟的地位,似乎比諸葛亮的地位還高,因為他們不但輔佐幼主權傾朝野,而且還能廢立皇帝。結果呢?

他們也被滿門抄斬了。

處於諸葛亮的位置上(輔佐幼主權傾朝野),人通常總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只要我願意,就能如何如之何;問題是,這通常只是一種害人害已的錯覺。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處於諸葛亮的位置上(輔佐幼主權傾朝野),能善終的人,永遠是那些有大智慧型的人。因為沒有大智慧型的人,總會被害人害己的錯覺所誤導。

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不做皇帝呢??

2樓:鑫鑫紫

誰不想做皇帝? 誰都有野心,只有野心往住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而埋在心中.

首先,諸葛亮是乙個非常有心計的人! 例子:在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多次寫到諸葛亮工於心計的一面.

如捲九寫劉備從襄陽退走,帶著10萬百姓,眼看就要被曹軍追上. 這時諸葛亮勸劉備"暫棄百姓,先行為上". 但到了毛本的《三國演義》就變成了將諸葛亮勸為"眾將勸",這就維護了其光采形象.

其實,諸葛亮不獨自稱帝和當年曹操不篡漢室之位有異曲同工之妙之處.

第一,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之"君為臣綱"等三綱倫理思想根深蒂固,一旦違背,視之為大逆不道. 曹氏家族深受漢朝國思,再加上社會**壓力,曹操不敢斷然稱帝. 諸葛亮也是如此,深受劉備之器重,他又是一士大夫,最看重節氣,豈能做出此事?

第二,諸葛亮之前有許多前車之鑑. 弒加篡位者多無好下場,在歷史上罵名千古.董卓為全國共討之,共伐之. 諸葛亮被喻為蜀國乃至歷史上的賢相,他深知這個厲害後果.

第三,諸葛亮的政敵不少. 如史上記載的就有李嚴,李藐,彭羕,廖立等. 緃然做了主,但還是不能徹底消除其反對勢力.

很多人都漏看了這一點,《三國志 蜀志 李嚴傳》:"(章武)三年,先主(劉備)疾病,(李)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早看出或察覺諸葛亮之心之深,之險,所以死之前將李嚴的地位和諸葛亮看齊,以牽制諸葛亮.

後來,李嚴和諸葛亮也發生過很多不和事件,更有慎者,常璩《華陽國志》卷十《先賢士女總讚 廣漢士女》:"李邈字漢南...邈上疏曰:

"亮身使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身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大小為慶.

" 後主怒,下獄誅之." 可以看出時在蜀國,早有些流言是公開針對諸葛亮欲奪權的.

第四,諸葛亮欲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只差一名份而已,實乃獨攬大權,加上後主暗弱,更容易控制. 曹操又以周公自許,望名留青史,諸葛亮也是如此,勝了,功勞是自己的,敗了,等劉禪乙個人背罵名.

3樓:把我王老吉撂下

首先,諸葛亮的才能一是來自自己天分和博覽群書,涉獵較廣(例如赤壁戰時應用的氣象學就屬於比較偏的學科了),二是和荊州當時的幾個名士互相**的間接學習,第三就是出山後逐漸積累的了。

其次,諸葛亮稱帝既無主觀願望,也無客觀可能。

第一,諸葛亮身居相位,在蜀國已是位極人臣,連後主都稱其為「相父」,但諸葛亮一心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絕非標榜聲名之語。

第二,蜀國內部荊州派、巴州、西川各派勢力本就錯綜複雜,也並非人人都聽命諸葛亮,如果諸葛亮再搞乙個政變,很難保證不會因此而面臨亡國的可能。

第三,劉備雖無曹操雄才大略,但能從討黃巾各路勢力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方人王地主,豈能沒有帝王之才?劉備是三國中一位不世出的梟雄,前半生雖輾轉於各派勢力之間,但無論在曹操的許昌還是在袁紹的河北,都極受禮遇,不難看出此二人對劉備的認可。劉備帳下謀士、武將,追隨劉備南征北戰,幾經失散,沒有如張松、許攸之徒背棄,沒有如張頜、高覽等臨陣易主之輩。

且劉備的光芒在演義中被諸葛亮掩蓋,被神話的關羽、趙雲掩蓋,留下的只是乙個「哭泣」的「假仁慈」的形象,但諸如博望坡火燒夏侯敦其實也是劉備的智謀,而對魏延的卓拔和對馬謖的評價,也明顯高於諸葛亮。

第四,由於劉備極為得臣下擁戴,諸葛亮很難做出取而代之或取其子代之的事情。

第五,向劉備當年,僅憑「漢室帝胄」四字就叱吒宇內,左右逢源,想必「劉氏」的因素對蜀漢政權還是很有影響的,如果諸葛亮棄「劉氏」而稱「諸葛」,將大失人心。

4樓:匿名使用者

1、諸葛亮本身沒有這個想法。諸葛亮是「士為知己者死」中的「士」的最好詮釋。

2、劉備用話將住了諸葛亮的軍————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有能力做皇帝,那麼就請諸葛亮繼續輔助他,但如果劉禪沒有能力,諸葛亮自可取而代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好好輔佐劉禪吧,別想著篡位了。既然我想到了你可以取而代之,自然也會有後手來防備,像趙雲等老勢力,魏延等荊州勢力、吳壹等四川本地勢力等人都不可能支援他。

3、諸葛亮如果造反,得不到太多人的支援————接著上乙個理由,劉備自然留下了很多後手。當時大多數將軍臣子都是劉備一手提拔的,諸葛亮沒有自己得力的助手去篡位,他出身於乙個小家族,而且四分五散,不像司馬懿一樣,有乙個很大的家族和眾多的門客。

5樓:匿名使用者

很經典 白帝城託孤 劉備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看出沒 這是帝王之心 你要是敢說可以 當時就得殺了你

6樓:長樂山人

君臣,儒家學說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所謂天地君親師嘛。

打個比方,為什麼岳飛會聽從宋高宗十二道金牌的命令,這是乙個道理。

但,當君政王朝到了一定程度時,比如被削弱時,或者臣屬勢力太過強盛,造反也是必然,這就是一些王朝在中途曾經遭受過造反,比如唐玄宗的安史之亂。

7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有沒有帝王之才,需要全方面看,他有拉攏人心的本領,這點就足夠了,三顧茅廬,摔阿斗,諸葛亮終生所作的是在苦苦掙扎,西南狹隘之地,在當時無法 攻取中原根本,不過是諸葛武侯為了劉備當年知遇之恩,報主的行為,不搶皇位也是因為這個,個人品質問題,還有當時環境問題,當皇帝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諸葛亮的才華有很多種說法,他的丈人黃承彥算是他的老師,另外此人聰敏好學,大局觀很強,後天努力加先天聰慧吧,至於他的**有誰,難說,很多人亦師亦友,比如水鏡先生等等

三國演義是演義**,如果要了解真相,還是去研究古書吧,三國志相對真實些

8樓:匿名使用者

打個比喻,打工打的好,不一定做老闆也做的好.孔明就是打工皇帝,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做老闆不一定做的好.而且要背上歷史罵名.

得不償失,他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聰明人物,會做這樣的傻事嗎?

據三國志稱,孔明的很多學問是由他老婆和岳丈所授,當然自學歷史天文地理也有途徑.

9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沒有強硬的政治背景,還有愚忠

10樓:藍藍娃娃

雖然劉備臨終前有說:如果

劉禪有能力做皇帝,請諸葛亮一定要輔佐劉禪當上皇帝,如果沒有那個能力,諸葛亮可取而代之,但諸葛亮對劉備許諾一定會盡力輔佐劉禪的。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盡力輔佐劉禪,雖然劉禪不是帝王之才,但諸葛亮是個守信用的人,仍然不願放棄劉禪,以至於劉禪離開諸葛亮,就無法處理好國事,一切都是由諸葛亮幫忙,親力親為,致使諸葛亮太過操勞,又加上打了百戰,最終鬱鬱而終,含恨離去。至於諸葛亮的才華三國演義並沒有太多的解釋。

11樓:匿名使用者

忠心。諸葛亮出山之前潛心學習,於是有才華

12樓:匿名使用者

要不然諸葛亮就被稱為 忠臣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就是這樣。不可捉摸

14樓:最後一抹紅色

答案很簡單,其實諸葛亮並不是什麼大好人,什麼不願篡位的那都是假的,他不過是個蕭何一類的,管軍事,糧草管的比較好罷了,沒那麼玄乎。。。。。。

15樓:廖周vs肖玲

諸葛亮是佐王之才,卻無帝王之治。

16樓:匿名使用者

名士重諾,況且被劉備臨死前試探過,嚇過

17樓:匿名使用者

他搶不了 第一他沒那個能力 第二有人制約(李彥)其實有很多原因 一時也說不完 別相信三國演繹 那是** 事實不是那樣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他不想學曹操被後人罵

劉備諸葛亮為何要借刀殺關羽呢,劉備諸葛亮為何要借刀殺關羽?

從感情上來說,劉備不太能殺死關羽。從人心的安定來說,劉備也殺了關羽不讓將士們失望。從軍事利益來說,劉備也不想殺了關羽失去荊州。如果劉備不想殺關羽的話,即使向諸葛亮百般膽寒也殺不了關羽。但是,歷史是歷史。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沒有今天看的歷史記錄那麼簡單。孫權 曹操即使睡著了,也會夢到荊州。建安二十四年...

為什麼諸葛亮不當皇帝,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不做皇帝呢

諸葛亮包括蜀漢建立的目的 指對外宣傳上 是匡扶漢室,讓劉姓重新執政,諸葛亮隆中對的時候說曹操佔天時,孫權占地利,劉備就應該佔人和,而人和就是指的劉姓正統,以及匡扶漢室的大義。如果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廢劉禪稱帝,就等於是放棄了匡扶漢室的大業 姓劉的人都被你趕下去了,誰相信你是為了劉家打天下 這無異於自己拋...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北伐,這個做法真得對嗎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的話,他總是守著那一塊地方,也很容易被別人攻打,與其被別人攻打還不如自己先出手。諸葛亮的北伐,是出於戰略考慮。也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他也是聽取了劉備生前的意見,他即使不去攻打,也會被攻打,所以還不如主動出擊。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北伐,其實就是為了給當時破敗不堪的蜀國再盡力爭取一點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