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說揭示了什麼道理,,鯤鵬之變揭示什麼道理

2022-03-11 04:13:47 字數 1529 閱讀 6609

1樓:公考路上的人

【參考 譯文】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 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

道理明白了,可是還可能不能應 用於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 ,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 (對於這些問題)除了問,將怎麼解決呢?(對)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們問,藉以破除那疑問, (這就 是孔子) 所說的到有學行的人那裡判定是非。 (對) 不如自己的人向他們問, 藉以求得一點正 確的見解, (這就是曾子)所說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問,以道德高知識多向道德低知 識少(的人)問。

(對)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們問,藉以共同研究, (這就是《中庸》 ) 所說的互相詰問,詳細地考察,明確地分辨。 《尚書》不是說嗎?「喜愛問(的人) , (學問知 識) 就豐富。

」 孟子論述:「找回自己的—放縱散漫的心」 (的時候) , 並提 「學問之道」 , 「學」 之後就緊跟著「問」 。子思談「重視品德修養(時) ,歸結到要(好)問(勤)學, (在他的提 法中) 「問」並且在「學」的前面。

古代的人虛心採納善言善事,不挑選事情地問,不挑選 人地問, (只要能) 求取那有益於自己修養和學業的就可以了。 三代以後, 有 「學」 而沒有 「問」 , 朋友間的交往,能做到規勸做好事,不做壞事就不錯了,那種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互相請教, 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 (的人) 未多見, 何況世俗的人呢?認為自己對, 別人不對, (這是) 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 , (卻)偏偏以為理解, (所持的)道理有 不穩妥(的地方) , (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就終生幾乎(都)沒有什麼可問的事 情(了) 。

(對)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就)妒忌他,不願意向他問, (對)不如自己的人, (就)輕視他, (認為)不值得向他問, (對)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著嬉戲的態度而不敬 重他,不甘願向他問,像這樣,那麼天下幾乎沒有可以問的人了。

2樓:小蟲草

《問說》原文選自《孟塗文集》。作者劉開(1784—1824)字明東,又字方來,號孟塗,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是清朝桐城派詩人。

本文主題是勸說人們要虛心學習,要向各種人學習。並著重從「問」的角度,強調了「問」的重要性,主張「學必好問」。

3樓:天外飛鑫

《易經》揭示了乙個道理: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就是修行出乙個好的習慣

,鯤鵬之變揭示什麼道理

4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鯤鵬之變是指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一種名字叫做「鯤」的魚化做「鵬」的故事.

莊子在《逍遙遊》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祝好!

水滸傳揭示了什麼道理

習慣說 揭示了什麼道理

5樓:勤奮的

王陽明:習慣才能改變命運,而道理不能

莊子秋水揭示了什麼道理,《秋水》揭示的道理以及現實意義

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學問是無止境的,因為宇宙是無窮大的,人在宇宙中顯得很渺小,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秋水 揭示的道理以及現實意義 寓言的形式大大增加了 莊子 的文學性,可讀性。寫人敘事不是目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作為形象化的論據...

劉慈欣的朝聞道揭示了什麼道理,朝聞道劉慈欣中心思想是什麼?

大劉作品好多人名都有含義,丁儀,音同 定義,羅輯,這就更明顯了,就是邏輯,確實很多作品裡都有丁儀這個人,比如朝聞道,三體,球狀閃電,這應該是劉慈欣的個人偏好而已,定義這個人代表了科學的化身 朝聞道 劉慈欣 中心思想是什麼?你好他的意思是 如果在乙個國家裡,如果乙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

課文《秋水》包含幾個成語?揭示了什麼道理?聯絡實際談談自己的

穿壁引光 刺股讀書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鈍學累功 頓學累功版 攻苦食淡 攻苦食儉權 刮摩淬勵 積雪囊螢 堅苦卓絕 艱苦卓絕 聚螢積雪 聚螢映雪 絕甘分少 刻苦耐勞 刻苦鑽研 口不絕吟 匡衡鑿壁 臨池學書 埋頭苦幹 磨礪自強 磨礱淬礪 駑馬十駕 勤學苦練 深自砥礪 十年寒窗 十年磨劍 孫康映雪 鐵面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