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2021-05-04 20:33:45 字數 5282 閱讀 8916

1樓:洲

儒家思想十分豐富。就個體講,有仁、義、禮、智、聖(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論,古人開出過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講的是「聖」端;董仲舒改為「信」端。

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

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週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

』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夥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型等。

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乙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此外還有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孝:

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

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

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

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2樓:奧斯是安排開始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4樓:繩塵餘愉婉

不光是仁,還有禮。仁是什麼:仁者愛人。

仁便是愛。禮是什麼:階級秩序。

孔子反對墨子主張的兼愛,主張愛是不同的,臣子對國君的愛和國君對臣子的愛不同,普通人對父母的愛與對子女的愛和對兄弟的愛,對朋友的愛,對陌生人的愛是不一樣的。所以仁+禮才構成孔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其核心是「禮」與「仁」。

治國思想: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經濟思想: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美學思想: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6樓:yzwb我愛我家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的核心,也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

儒家思想核心,就個體而言,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

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涵蓋「中」)、正義(涵蓋「正」),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

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7樓:糾正歷史錯誤

是仁者愛人,禮(禮制)是他政治主張.不過他的仁主要是指行周禮的人,但孔子一生都沒無法給他當代的任何乙個人評為仁人,因為在他眼裡當時沒有乙個人完全達到完全行周禮的,也就是沒有真正仁人,沒人會愛人的,因為人們逐漸脫離了周禮;由此孔子的人是不仁的,成為性惡論。而孔子這仁的**,是由當時官家貴族子弟分枝過多,經濟緊張,部分子弟不再守等級周禮,不再積極響應共田製,跑去開私田,或下田自個勞動,為了各自私田耕作,原來為公田免費工作的民與奴隸,為了爭奪勞動力,寧私下出報酬給他們耕作(這些下人本來是免費工作的,給了他們報酬,孔子認為就是亂了禮)。

而也是一小部分的官家貴族子弟,也就是孔子的儒,不願意放下身份,堅持原來的等級周禮,因此他們原來免費的農奴與下人往往會跑到肯給工錢的官與貴族工作。沒了工人,自己又是貴族身份,又不敢違反周禮,很多只能忍飢挨餓,所以你在《論語》看到的儒生,有很貧寒的顏回,雖是貴族身份,但他們生活並不富裕。孔子怪地方統治者與部分貴族亂了禮,於是到處主張地方統治者與部分貴族要講仁心,也就是多要講與行原來西周的等級周禮,可憐下這些忍飢挨餓,堅持等級周禮的官家貴族子弟(儒).

8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9樓:藍臻唯

他的思想主要由「仁」和「禮」兩個部分組成。「仁」包含做人的一切美德,主張「愛人」。「禮」就是要求人們時刻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努力使自己言行舉止符合社會倫理道德規範。

他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教化百姓。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日成仁,孟日取義,經典之論,所以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1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首章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以為上面這句話,便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2樓:黑月凌空

「仁」,即愛人;克己復禮,以「德」教民,以「禮」治國。

13樓:匿名使用者

仁愛仁義為根本,主張人性本善

14樓:

仁,愛仁,為政以德,因才施教,有教無類

15樓:匿名使用者

仁,愛仁,為政以德,因才施教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麼

16樓:阿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愛。

仁愛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

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百度文庫

孔子與孔學檢討 論語 終於弄完了。對孔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尤其是作為教育家,毫不過分。但對其思想,則不能。中國封建社會長盛而最後轟然倒地,倒得那麼讓人痛心疾首,不忍逐讀,其根本原因是傳統文化的夜郎自大和思想觀念的保守循舊。這恰恰與孔子思想一脈相承。漢儒把孔學國教化,宋儒把孔學聖經化,微言大義而似...

對孔子思想的評價作文大學作文,對孔子思想的評價800字作文大學作文

看看用不用的到,仁以為己任,培養學生 大人 價值的承擔者,我給個故事,你看看感悟後寫吧。孔子有個學生,名叫攀遲,有一次,這個樊fan遲問孔子乙個問題,問得也確實很奇怪,論語 上有這個問題儲存下來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樊遲按說也不算是很笨,樊遲以前也問過老師很多好的問題,曾經有一次孔子還表揚他,哎呦,...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教育主張 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 獨立的教育體系。一 教育物件 孔子主張 有教無類 衛靈公 類,應作種類 族類 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