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思想重點是什麼,孔子的中庸思想

2021-03-04 06:50:09 字數 4679 閱讀 5354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孔子的中庸思想的乙個重點是不可則止;這個不可則止,也包含著適可而止的意思。

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進》第二十四章)(孔子說:

我們所說的大臣,用推行仁義為君王服務,如果不能推行仁義,就不做這個大臣。)子貢問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第二十三章)(子貢問交友問題。孔子說:

「忠言勸告委婉地引導,他不聽就算了,不自找羞辱。」)前一章指對國君,後一章指對朋友,對他們的缺點錯誤要忠言相勸,講究方式方法,諫而不聽,就不必再勸。對君主的,可以辭職不幹,不跟著做壞事,也不自己找羞辱;對朋友,他不聽勸,則潔身自好,不必發展到對抗性矛盾,使以後的事情更不好辦。

為官、交友,關鍵是堅持正道,他多次說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第十一章),「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第十三章),能行道,則為君竭忠辦事,不能行道,便辭職不幹,回家教書。他周遊列國,勸說過多位國君,都不採納他的主張,不能行道,他始終不做官。對他們的勸告,也適可而止,不自取其辱。

孔子的中庸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

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但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見的字義有三,一指中間、中等、兩者之間;二指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用作動詞;三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中庸」理解為折中主義或調和主義,就是僅僅把「中庸」的「中」字簡單地理解為「中」的第一種含義,故而造成對「中庸」的屈解,其實,「中庸」的「中」與上述三種含義都有關係,只有把這三方面的意思貫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義。

「中庸」裡的「中」首先是「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的動詞含義。這個含義我們今天也在用,讀作zhòng,如「你這話很中聽」的中就是這個含義。在儒家典籍中,如:

「孔子曰:『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指乎』」,《孟子盡心下》這裡的「中」就是適宜、符合的意思,《禮記·中庸》說聖人「從容中道」,《大戴禮記·保傅》說:「化與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這些「中道」都是中於道,合於道的意思,和折中調和、中間道路,沒有直接聯絡。

那麼,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麼「道」呢?這個「道」就是「禮」,儒家所謂的「中庸」應該首先指的是適宜,符合「禮」的行為,「庸」在這裡做用、講,「中庸」的含義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為適宜、符合實用。也就是符合「禮」。

在《禮記·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道……子貢越庸而對曰:

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禮,夫禮所以制中也。

」由此可見孔子所謂「中」是以「禮」的要求為標準的。

隨著「中禮」的深入,「中庸」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如《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這裡「中」就已常常用業指人的內心世界,如《禮記·樂記》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左傳》中所謂「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發的喜怒哀樂之情是為了說明:禮是道德準則,是根源於人的含而未發的內心的。

由此一來,「中」就把內外貫通起來了,一方面「中」是內在的指人內心的某種狀態,也即含而未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現於外部行為上的「中道」,合於禮,內心的「中」是行為「中道」的前提,而行為的「中道」則是內心之「中」的結果。

《中庸》一文的主要內容正是通過反覆強調這種內外的關係本闡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也就是要存養省察內心之「中」,「恕」則是要長而為解在道德行為的「中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內省不疚,無惡于志」,達到內心的「誠」即含而未發的「中」,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暗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內心的「中」與外部行為的「中道」統一,《中庸》稱之為「合內外之道」,「致中和」不僅能使君臣父子各處其位,而且可以參天地之造化,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

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當然,「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如「執兩用中」的「中」,儒家通常反對走極端,在對立的兩極這間尋求比較適中的解決方案,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進」也不要太「退」,既要「尊賢」又要「容眾」,既要「致廣大」又要「極精微」,可以「樂」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傷」,可以「怨」但不能「怒」,這些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尋求適中的方法。

但,這樣一種適中之所以被採用,不是因為它處於兩極的中間,而是因為它合於內心之「中」和外在之「道」的標準,雖然處於兩極之間的選擇通常是比較正確的,但絕不能說凡是處於兩極之間的選擇都是正確的,正確與否不是由其中間性決定,而且由是否「中道」來決定的。

總的來說,所謂「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內在要求(人性、本心)為出發點和根本價值依據,在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中尋求「中道」,也就是使內在要求,在現有的外在環境與條件下,得到最適宜的、最恰當的、無過與不及的表達與實現。這也就是《中庸》所謂「致中和」、「合內外之道」。如果人們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處地這樣做,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因為中庸所要堅持的是合於內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正確道路。因此,堅持「中庸」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負責任地唱一點譁眾取寵、聳人聽聞的極端的調子難得多。荀子曾說: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惡》可見要做到「中」。並不象做個和事佬那樣輕而易舉,需要的倒是膽量和勇氣。《中庸》所說的「中立不倚」,也決不是一種保持中立的騎牆派主張,而是儒家所標舉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君子節操。

這一點聯絡《中庸》上下文就可以明顯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可見「中立不倚」就是說「中」的道德信念和準則一旦確立,就永不偏離,無論治世亂世、有道無道,君子都要堅守信念,保持節操,「至死不變」。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說「匹夫不可奪志。

」《論語·子罕》曾子說:「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

孟子說:「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說:「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

」(《荀子·性惡》)《禮記·儒行》說:「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不更其所。」從這些話可以看出,堅持「中立不倚」,不調和,不妥協,正是儒家一貫的優良傳統。

總之,「中庸」既是一種倫理學說,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思想方法,強調內心之「中」與外在之「節」的準確契合,以達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則是適度,無過不及,恰到好處。追求中常之道,內外協調,保持平衡,不走極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使中華民族形成了一種穩健篤實的民族性格。對我們幾千年的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中庸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3樓:北京創典文化

孔子中庸學說的真諦在於禮的應用、以和為貴,是一種治國的藝術、處世的藝術和自我修養的藝術。其主要原則有3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

其目的不外乎要求人們正視自己的等級名分,一切都在禮的框架內活動,以求得上下關係的和諧與社會的安寧。

孔子中庸思想是怎麼來的?

4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其中《論語》記述堯對舜、舜對禹在禪位時的談話: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堯曰》第一章)(堯說:

「嘖!你這個舜啊!天命的運轉落在你身上,你要確實掌握著中正之道。

假若四海百姓困窮,上天給你的祿位就永遠終止了。」舜也用這話囑咐禹。)堯和舜都把「允執其中」作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由來。

「允執其中」的「允」,有確實、誠、實在諸義;「執」是掌握;「中」是不偏不倚,也就是正。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中正」;治理天下,處理一切問題,辦一切事情,首先要中正。

中正不但必須不偏不倚,而且還必須注意「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顓孫師,即子張)與商(卜商,即子夏)也孰賢?(這裡有問號)」子曰:

「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

(這裡有問號)」子曰:「過猶不及。」(《先進》第十六章)(子貢問:

「子張和子夏誰做得好?(這裡有問號)」孔子說:「子張做得過頭,子夏做得不夠。

」子貢又問:「那麼子張比子夏強一些?(這裡有問號)」孔子說:

「做得過頭和做得不夠同樣不好。」)「過猶不及」,是說凡事做過頭了不好,而不及也不好。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掌握得恰到好處,就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

孔子「允執其中」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做到恰到好處,既不左傾,也不右傾,執行正確的路線。「允執其中」,也是「無過無不及」,做事既不過頭,又非不及,做得恰如其分。這條中庸原則,可以適用於其他的問題上。

孔子的「允執其中」思想,不是折中主義。折中主義是把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理論無原則地和機械地結合,在原則對立的觀點之間採取庸俗的調和態度,充老好人,和稀泥。孔子的「允執其中」、「無過無不及」,是有鮮明的原則性的,這就是仁和禮。

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鄰)。」(《里仁》第十章)大意是,對於天下的事物,不存心傾慕,也不存心排斥,不以個人好噁而只以禮義為標準。

義屬於仁的範疇,而仁以禮為表現形式,所以「允執其中」,也就是恰如其分地依仁義行事。如此鮮明的原則性,怎麼是折中調和、和稀泥呢?(這裡有問號)

《中庸》表達的什麼思想感情,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在戰場的人出現那一絲牽絆,那些所有的都不再曲相思,當曲終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核心 中庸 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 誠 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 至誠 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儒家思想十分豐富。就個體講,有仁 義 禮 智 聖 信 恕 忠 孝 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論,古人開出過三德 五行 六德等德目。孔孟講的是 聖 端 董仲舒改為 信 端。仁 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 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 ...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麼

教育主張 作為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並經過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許多教育主張,一直為人們所重視。這些主張,滲透到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完整 獨立的教育體系。一 教育物件 孔子主張 有教無類 衛靈公 類,應作種類 族類 類別解。孔子此語的本義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