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的幾次大遷移有什麼影響因素

2021-03-07 04:07:42 字數 6777 閱讀 4535

1樓:開心誠信

1、近代社會以前的人口遷

徙a.在採集和狩獵時代,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人類從早期居住的熱帶地區逐步向溫帶、寒溫帶森林地區遷移

b.在我國古代,人口由黃河流域遷向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2.近代社會的人口遷移

a.歐洲人→新大陸(美洲、大洋洲):19世紀初,平均每年20-30萬歐洲人遷往美洲和大洋洲。19世紀80年代後期,平均每年外遷人口增加到60—70萬,甚至是超多100萬。

b.非洲人→美洲: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殖民主義者從16世紀起到18世紀末進行了長達300多年的奴隸販賣,從非洲運往美洲、大洋洲的奴隸總數達2000萬人左右。

c.中國人→東南亞和北美洲:主要表現為中國勞工大批遷往南洋(馬來,菲律賓,泰國等)此外,於此同時,日本印度也有小規模的人口向拉丁美洲和東南亞遷移

3. 現代社會人口的遷徙(二戰後,主要是農村向城市的遷移即城市化運動;

由生存條件差的地方向生存條件好的地方遷移。主要以經濟性的原因為主,

社會性、政治性原因為輔)主要表現在:

a. 世界性國際人口遷移高潮已接近尾聲

b.外籍勞工(勞務輸出)逐漸成為人口在國際間移動的主要形式

c.國際難民數量增多,持續時間長。2023年世界上約有1320萬難民。

d.發展中國家智力外流。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擁有優厚的經濟待遇,吸引了大批的發展中國家人才,菲律賓、巴基斯坦、埃及、印度等國家人才外流較多。

(19世紀中後期最為明顯)

e.歐洲人口淨遷出區變為淨遷出區。20世紀50—90年代,遷入資料370.

5萬—491.9萬。如丹麥、挪威在70年代就成為淨遷入國。

1990-2023年歐洲和北美洲共接受171萬移民。

f.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世界最大的移民遷入區。

g.拉丁美洲由淨遷入區變為淨遷出區。20世紀60-7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國家成為北美最大移民**。

2樓:明銳和速騰

新進民族將原住民排斥

新進民族被排斥

新進民族與原住民融合

影響因素就是驅動力吧,利益啊

3樓:匿名使用者

大都因為生態環境改變、躲蔽戰亂、尋找水、食物資源等。

4樓:甘長霖

5樓:lemon氣球

我覺得是應該是 環境的改變,躲避戰亂,物質的需求等等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遷移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1.「永嘉喪亂」時期

發生在西晉永嘉年間,腐朽的統治者對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使黃河流域廣大人民流離失所,被迫大規模遷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乙個標誌性事件。

2.「安史之亂」時期

發生在唐代,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3.「靖康之亂」時期

發生在北宋,2023年金滅遼開始南下攻打北宋,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每次大的戰爭都造成黃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長江流域遷移,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北、四川,這是北宋末年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階段。

4.「金完顏亮」時期

2023年金撕毀了與宋的合約,大舉南侵,淮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遷到長江流域,主要遷移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時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後,於2023年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闖關東」時期

19世紀後期的舊中國,**和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入東北,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2023年-2023年間移入東北達300萬人,2023年一年就達到70萬人。此外,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來自河南、陝西等省的農民。

7.「東南沿海下南洋」時期

歐美資本主義侵入東南亞後,為掠奪東南亞資源,招收中國破產農民作為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資源,並販賣中國勞工,致使東南亞人口激增。

黃河中下游平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國人口就由黃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擴散,重點是向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擴散。由「安史之亂」而引發的人口大遷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了北方人口,中國人口地區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流域。

引起我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如我國歷史上,每發生一場戰亂或者災荒,就會引起一次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7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簡單回顧中國歷史上的六次人口大遷移,看看當年我們的家族祖先的遷徙軌跡。

第一次:西晉「永嘉之亂」時期

晉朝統一中國十幾年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使得國力大損。到了西晉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災、蝗災、疾疫連年不斷,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勢力的衝擊,引起大規模的移民潮。

黃河流域的人口遷徙到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遷徙,形成中國古代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峰。這次南遷人口約90萬,使秦漢以來人口分布顯著的北多南少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這是中國人口分布中心向長江流域轉移的乙個標誌性事件。

第二次: 唐朝「安史之亂」時期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乙個轉折點。七年零二個月的時間裡主要戰場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則繁榮依舊。南方重鎮如金陵、廣州等很多地方,照樣有著大批來自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來大唐做生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分布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我國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達到均衡。

第三次:兩宋末年時期

北宋末年「靖康之亂」,金邦女真人乘宋朝國力空虛,乘機大規模南下,因無非忍受金邦的**和高壓政策,山東、河南等地的漢人紛紛跟隨著朝廷大批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而到南宋末年,忽必烈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了消滅南宋的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第四次:明初大移民

為了維護統治,朱元璋不得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移民,命令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開墾、守衛。這次移民規模之大,空前絕後。據《簡明中國移民史》記載,明代初年,長江流域移民700萬,華北地區移民490萬,西北、東北和西南邊疆也有150萬,合計1340萬,幾乎佔到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兩成。

在明朝後來多數的史籍記載中,往往可以看到「國朝初,人稀少」的字樣,但經過這次大移民,華北、華中地區的經濟得到恢復。到永樂年間,北京、開封等城市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

第五次:湖廣填四川,「填出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二年(2023年),順天府尹張德地擢公升為四川巡撫,此時的四川經歷了明朝末年以來數十年的戰亂,已是「十室九空」,重慶城中不過數百戶人家,州縣居民也往往只有數十家乃至十幾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戶。人口稀少的後果之一是四川境內老虎橫行,順治年間,南充縣曾招來500多人開墾定居,被老虎吃掉了228人。

向四川的大規模移民在**的鼓勵下開始了。政策上對移民的獎勵頗為誘人:移民入川,五年內不用納土地稅。

三藩之亂平息之後,清**還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應科舉。一對夫婦,給水田三十畝,或旱地五十畝,有可作為丁壯勞力的兒子,再加撥四畝。每戶給銀十二兩,作為定居的置產費用。

第六次: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到了近代,中國還有同一時期三個不同方向的移民潮,人們習慣稱之為「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跟「湖廣填四川」不同,這三次移民,都是民間自發的。

闖關東:

關就是山海關,關東也就是今天的東北三省。康熙年間,東北實行封禁,不許漢民進入「龍興之地」墾殖、採礦,但是私闖關卡,到禁區開墾土地的農民,依然難以禁絕。到了咸豐末年,封禁政策解除,鼓勵移民墾荒,關內移民開始大批進入東北。

到**之後,闖關東的移民潮越來越高漲,每年移到關外的民眾多達數十萬,最高時,一年有上百萬河北、山東的居民舉家遷往東北。

走西口:

「西口」指河北張家口以西的長城沿線關隘。因為中原地區人口眾多,而且經常鬧災荒,所以流民經西口,過長城,就可到達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帶謀求生計。走西口流民來自華北各地,而以山西人為主流,「走西口」流民潮持續了300年。

下南洋:

這一批前往海外的移民,也成為最早擁有近代化思維的一批華人。自清代晚期以來,南洋華人中的傑出人士就不斷反哺大陸,開辦中國最早的民營企業,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許多南洋子弟都在後來回到中國,投身革命與抗戰。

抗戰期間,僅在滇緬公路服務的華僑就多達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犧牲在那裡。

中國歷史上這六次大規模人口遷移,對促進民族融合、調整人口分布、發展文化交流、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對姓氏源流、譜志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也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大遷徙都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1、西晉「永嘉之亂」時期

西晉在惠帝時爆發了八王之亂,政權衰弱,經濟殘破,社會矛盾尖銳,內遷各族趁機起兵反晉。永興元年(304),南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起兵,國號為漢。永嘉四年(310),劉淵之子劉聰繼位,次年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寧平城之戰中殲滅十萬晉軍 ,殺晉太尉王衍及諸王公。

隨即攻破晉都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建興四年(316), 劉曜又攻入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

「永嘉之亂」是使中國在短暫的統一後再次由統一走向**的重大事件。永嘉之亂後,晉朝統治集團南遷,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史稱衣冠南渡。

2、唐朝「安史之亂」時期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自兩晉南北朝是就已經開始,在安史之亂後,北民南遷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3、兩宋末年時期

靖康之變導致宋室南遷、北宋滅亡,深沉刺痛漢人的內心。押解至東北的趙宋宗室上千。

南宋末年,忽必烈出動大批蒙古兵南侵,發動宋元戰爭,主要戰場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當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向珠江流域遷徙,主要遷入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南宋時期,全國經濟重心完成了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的歷史性轉移,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發展中具有路標性意義的重大轉折。

4、明初大移民

元末戰亂之後,歷經20餘年,朱元璋統一了天下,但是,此時的江山已是遍地瘡痍,佈滿了戰爭的創傷;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 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

一、六家之口留

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移。

明初經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曾達百萬人之多,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見的。這對於當時的明王朝以及後來的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5、湖廣填四川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為例,清末《成都通覽》曾描述「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6、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闖關東: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

走西口:從明朝中期至**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下南洋:

小規模時期:鄭和下西洋(前期是下南洋)之前,**和老百姓走南洋是小規模活動。元朝時期有過元爪戰爭。

洪流時期:歐洲列強統治南洋各區域時期希望引華人去開發,加之中國幾次大亂,討生活的移民出現了洪流。明末、清朝和**時期,中國人去東南亞經商(海上絲綢之路)、打工、乃至遷徙到東南亞(起初的主要動因是建立和統治印尼的荷蘭當局來華南招工),規模巨大,納土納群島就是華人建國的。

擴充套件資料:

新中國成立後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遷移」

這一時期,由於實行計畫經濟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許農村居民遷入城市,我國的人口遷移和流動數量較少。

從規模上看,一般認為這一時期我國人口遷移規模較小,頻率比較低。據統計,從2023年到2023年,跨越鄉鎮及城市辦理遷移手續的遷移人口為5.94億人,平均每年在1900萬人以上。

1954至2023年我國省際人口遷移情況:

(1)淨遷出地區:遼寧、山東、上海和四川

(2)遷出、遷入平衡地區:**

(3)淨遷入地區: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吉林、黑龍江、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雲南、貴州、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廣西

從遷移方向上看,這一時期我國人口淨遷出地區主要是遼寧、山東、上海和四川等省市,**為遷出和遷入持平的地區,其餘地區為人口淨遷入地區。

人口遷移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安置失業人員和閒散勞動力的人口遷移

(2)支援新開發工業基地建設的人口遷移

(3)移民墾荒支援邊疆建設農林牧業新基地的人口遷移

(4)高等學校搬遷、招生和分配的人口遷移

(5)新修水利和水庫庫區移民而引起的人口遷移

(6)壓縮城市人口規模而引起有人口遷移

(7)少量的自發遷移。總的來說,這一時期人口遷移受國家政策和戶籍管理制度的控制較多,而自發人口遷移和流動相對較少。

人類歷史上經歷了什麼資訊革命,人類歷史上誰最會教書

資訊科技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就存在,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革。語言 文字是人類傳達資訊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則是遠距離傳達資訊的最簡單手段。紙張和印刷術使資訊流通範圍大大擴充套件。自19世紀中期以後,人類學會利用電和電磁波以來,資訊科技的變革大大加快。電報 收音機 電視機的發明使人類的資訊交流與傳遞...

黃河近年氾濫次數是多少?黃河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黃災

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5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 上百種野生植物 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 影響海洋...

世界歷史上的重大天災,人類歷史上損失慘重的自然災難有哪些

最恐怖的就是中世紀黑死病。第一次大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稱為查士丁尼瘟疫,共有兩次,發生在540年 590年。並沒有明確的數字統計多少人因此死亡,不過一般相信這個疫病導致東地中海約250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衰弱了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企圖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的夢想也因此失敗。第二次大流行 黑死病在1346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