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2021-03-03 22:22:05 字數 5381 閱讀 1984

1樓:du知道君

一、匯入環節:

激情匯入,如背誦幾句歌頌父母的歌詞,作一兩句感人的點評,讓學生滋生感恩的心。

……二、問題設計:

《破陣子》這首詞,最能體現詞人的什麼闊大情懷?

《背影》作者是怎樣表現他疼父憐父的柔軟情懷的?

三、過渡語

《藤野先生》一文中,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魯迅對日本學生的歧視的憤慨,對國人甘當看客的麻木的憤慨,促使他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先生的愛國情懷融在事件的敘述之中,令人敬仰。

四、總結語

可以提希望、發號召、抒發憧憬,給學生以感染。

經常實踐,你會有更多的發現與創新。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2樓:匿名使用者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

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技巧: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指在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內化優秀的漢語言文化成果,最終在自己身上實現一種新的價值或達到新的水平。

1、反覆誦讀,加深理解:

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簡單地說就是遵循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語文實踐就是聽、說、讀、寫的實踐,其中對人文素養的提高起決定作用的是讀。

簡卡爾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培根說:

「讀書在於造成完全的人格。」高爾基說:「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

」大量而有台階性的誦讀訓練,能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課文,並獲得不同的心靈感悟。教學時教師的範讀能很快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中去,使學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節的同時產生了乙個個疑問:為什麼會有雪孩子?

雪孩子為什麼會動呢?雪孩子的鼻子為什麼是紅的?……這些問題之所以過於淺顯,是由於學生尚未深入學習課文,因此教師不必急於回答,而是讓學生自由多讀幾遍課文。

在多次誦讀中,伴隨著學生的思考,以上問題多半會不答自解:有雪孩子是因為課文一開頭就介紹到「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有雪當然可以堆雪孩子;雪孩子會動是因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讀圖,學生也不難發現雪孩子的鼻子原來是用胡蘿蔔做成的,所以是紅的。學生一方面通過誦讀自己尋求到了答案,同時又產生了新的、有深意的問題,像「小白兔家為什麼會著火?

」「雪孩子為什麼要去救小白兔?」「雪孩子怎麼會飛到天上變成雲呢?」「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他回來後小白兔會跟他說什麼?」等等。面對這些問題,教師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導學生再次在反覆誦讀中自己去尋求答案。

2、體會意境,感受美好: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時,學生還經歷了情感的體驗,逐漸接受到文化、審美的薰陶:「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

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這裡描寫的是下雪時銀裝素裹的自然美。「看著可愛的雪孩子,小白兔真高興。

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開心。」這是小白兔與雪孩子和諧愉快的純真美。「雪孩子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化了。

」這是雪孩子捨己為人精神美,以及雪孩子「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的意境美。《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語文實踐中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在閱讀時能「感受語言的優美」,「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顯而易見,良好的語文素養無疑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二、感悟生命的寶貴,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乙個具有人文素養的人必定把「生命」看**類最寶貴的財富,從而珍惜它,謳歌它。在教學時,我們應努力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建立他們「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傳統的教學在知識傳授上往往過於注重語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學手段上則經常採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或者老師引導學生質疑,再由學生回答的方法。

然而,這種「為學習而學習」的「師本位」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本身已經忽略了對學生的關懷,忽視了對個體發展的關懷。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應該是人文的。閱讀是一種自主的、多元的行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閱讀感受,正是「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種林妹妹」,教師怎能限制學生的所疑所惑、所感所悟呢?

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提問,可以說說自己的感想,還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總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怎麼說都可以,教師不界定對錯,只引導評價好壞,一方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另一方面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判中體味到如何抓住重點,如何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如何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在教學《雪孩子》一課時,有學生就這樣說:

「我明白了睡覺時不要把柴堆放在火爐旁邊,不然會著火的」,(很好,懂得了乙個安全知識);「雪遇到熱會化成水,水會變成水蒸氣公升到空中,形成雲」(不錯,學到了乙個氣象知識);還有的學生注意到插圖非常漂亮,細心的孩子甚至發現圖上「雪孩子融化時,連小鳥都哭了」(多麼善於觀察啊!)。這樣,在暢所欲言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被語言文字所呈現出來的情景打動:

為失火時小白兔仍渾然不覺而焦急萬分,為小白兔最終獲救感到歡欣鼓舞,也被雪孩子的勇於獻身深深感染,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寶貴,甚至開始思考生命價值之所在。這樣的教學能較好地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關心生命」的要求,把語文課從以往較濃的思想教育中解脫出來,「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還語文課的真實面目──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要注重體驗,昇華情感

語文課不是思想品德課,同樣也不是自然常識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情感體驗」,「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在深入理解《雪孩子》的內容後,許多學生都會想到這樣乙個問題:

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一遇到火就會融化,他為什麼還要去救小白兔呢?難道他的生命就不寶貴了嗎?這時,我引導學生們把自己變成雪孩子,想象當時的情景:

去救,自己會融化;不去,小白兔會被大火燒死……到底去不去呢?能不能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法?大火無情,已經沒有時間多想了,救人要緊,更何況小白兔是自己的好朋友啊!

通過想象,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雪孩子捨己救人的高尚情操,體會出友誼的美好與偉大。課文結尾寫道:「雪孩子**去了呢?

他飛到空中,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讀到這裡,學生被雪孩子那美好的心靈深深打動,情感得到了昇華,極大地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語教材所選用的課文莫不包含著人的各種情感,充滿了對人的關懷,體現了人本主義的價值觀。如果說《雪孩子》是培養學生對生命的關注,那《小熊住山洞》則是培養學生對自然的關注。《爺爺和小樹》很好地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借生日》、《平平搭積木》體現的則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

不僅課文如此,就連拼音也不再是乙個個形狀古怪、刻板生硬的字母,而是充滿了人的情趣:比如,紅紅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啊啊啊──乙個多麼可愛的女孩子啊!古詩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他們變得高雅起來。

正是由於語文教材的內容具有其他學科(特別是自然學科)少見的人的情感,是非常感性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就應該從語文教材的這個特點出發,抓好學生的情感教育。應該看到,語文學好了,情感也必將得到昇華。這是因為在語文學習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被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所感染,心靈受到碰撞,品格得到陶冶,獲得了美的薰陶,加深了對人類的情感的認識和理解,使我們感情變得更加細膩。

語文教學應該擔負起昇華學生情感的重任。

葉聖陶先生說:「國文教學的目標,在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現代社會要求公民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而語言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從而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切實的提高。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公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樓:愛漂漂淼淼

1、引導學生多讀。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人文性、情感性的薰陶和感染。

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貼在文章上的標籤,需要學生遵循一定的路徑才能有所體會。在課文學習過程中要發揮朗讀的作用,在朗讀的過程中,無聲的語言變成了有聲的語言,學生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聲,記於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紙面,學生多方面的感知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寫事物的美。

簡卡爾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培根說:

「讀書在於造成完全的人格。」高爾基說:「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

」大量而有台階性的誦讀訓練,能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課文,並獲得不同的心靈感悟。

3、「自主、合作、**」  培養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與以前的《教學大綱》比較,最大的變化就是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正確的處理教與學的關係,從教學策略、教學內容、評價方法進行全面改革,以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建立。「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最佳學習方式。古語說「授之以漁,不如援之以漁」。

首先,「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由的發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興趣得以啟用,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思想啟迪,感受了審美樂趣。因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一定會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感染。

其次,自主意識、合作意識、**意識本身就是人文素養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自主」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乙個人要想做自己的主人是有一定條件的,他必須是乙個人格健全、自尊、自愛、珍視自己的生命及創造的人,乙個心理有障礙的人是無法做到自主的。

所以自主意識體現了人文素養中的乙個人對自己的態度。「合作」是乙個人與別人交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學會尊重他人的文化、思想,必須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必須學會認同別人讚賞別人,必須有願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這種意識體現了人文素養中乙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態度。

「**」是乙個人對未知領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創新是乙個民族進步的重要條件,只有培育出一代具有創新意識的信任,才能保證我們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意識」反映了乙個人對自然,對科學的正確態度。

以上三種意識分別從對自己,對他人,對待科學三個方面提出了人文素養的培育目標。怎樣才能培養三種基本的人文素養呢?實踐證明靠灌輸是無法做到的,學生只有在日常學習中採取這種「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才能在實踐中不知不覺的把這三方面的人文素養內化為自己的意識,形成習慣,並用這樣的態度指導自己的一生。

因此必須確立「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4、發揮教師作用,培養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的培養,簡單點,一是老師的人格魅力的潛移默化,二是引導學生養成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人文素養的培養,滲透在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點點滴滴之中。

教師是課程的重要因素,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素養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全面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所以教師以身垂範,為人師表,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加強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是寓德於文成功實施的基礎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與學生打成一片,運用自己的影響和感召力,去營造良好的德育智育氛圍,培養和諧、融洽、彼此信賴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吮吸健康成長的甘露,獲取全面發展的營養。 教師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教師的情感就是對於發展主體所具備的「愛心」,是對主體在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的情感和態度。「心中有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再是「唯我獨尊」的聖者,而是把學生作為學習語文的主體,自己則作為指揮的啟迪者,並從中受到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感悟生命的寶貴,確立 以人為本 的價值觀 乙個具有人文素養的人必定把 生命 看 類最寶貴的財富,從而珍惜它,謳歌它。在教學時,我們應努力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建立他們 以人為本 的人文精神世界。傳統的教學在知識傳授上往往過於注重語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學手段上則經常採用老師提問 學生...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審美能力,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就是要多進行閱讀,並且樹立自己獨立的觀點和間接,並且明確自己對美的評價與觀念。多讀書,多練習 望採納,謝謝 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法 1.激發學生的興趣 2.樹立自學的信心 3.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 4.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5.及時複習的...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想象力

早在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指出 想象力是發現 發明等一切創造力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這正如阿基公尺德說的 給我乙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撐起來!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 極具個性 極易激發想象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 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在總目標中也明確指出 在發展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