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其而的用法和意義,「而」的用法有幾種

2025-06-02 02:45:18 字數 1871 閱讀 1427

「而」的用法有幾種?

1樓:網友

論語》十二章中虛詞「而」一共出現十九次,其中用法各異,但都是作為連詞來用的,下面我將做乙個詳細的分類。

一)表並列關係。

並列關係表示「而」所連線的前後兩項是並列對等、地位相同的語法關係,沒有先後主次之分,位置互換而不影響意義的表達。可以譯為「又……又……」和」「並且」等,也可不譯。書中共見2處。

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二)表順承關係。

表順承關係的「而」連線的前後兩項表示兩個連續發生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兩項之間表現出動作先後相繼,在語義上是前後順承,順序不能變換。這種用法的「而」連線的經常是動詞性成分,可譯為「就」、「便」、「從而」、「然後」碰拍等,也可不譯。書中共見6處。

如:1)學而時習之。

2)不義而富其貴,於我如浮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擇其善者戚數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曲肱而枕之。

三)錶轉折關笑仔羨系。

錶轉折關係的「而」連線的前項敘述一種動作行為,或描寫行為;後項不是順著前項的敘述或描寫下去,而是轉向相反、相對的方面敘述或描寫。這種逆轉語義型別,可譯作「但」、「卻」、「可是」等。書中共見5次。

如: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表修飾關係。

連線狀語和謂語中心語。「而」連線的前後兩項之間有主次之分,「而」後項的動作為主,在句中充當謂語;「而」前項的詞語是從方式、狀態、條件、時間等方面對謂語進行修飾,在句中充當狀語。可以不譯或譯為「地」或「來」。

書中共見6次。如:

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論語中而之的用法

2樓:網友

1.子曰:「學而1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2不慍,不亦君子乎?」 而:

1表示順承關係。2.表示轉折,關係,可譯作"卻".

之:代詞,代所學的知識。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喊做 傳不習乎 " 而:表示轉折。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而:表示順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而:表示轉折。

5子曰:"由,誨女知之1乎!知之2為知之3,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之:1.調節音節,無實義。2&3.代孔子教的東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而:表迅汪示順承。 7.子曰:"三鄭昌衡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而:表示順承。之:人稱代詞。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而:表示順承。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之:調節音節,無實義。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表示順承。之:代詞,代"一言".

論語中而的用法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表並列關係,並列關係表示「而」悶歷所連線的前後兩項是並列對等、地位相同的語法關係。例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表順承關係,順承關係表示「而」所連線的前後兩項是兩個連續發生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在語義上是前後順承。例如:學而時習氏巧之;

3、錶轉折關係,轉折關係表示「而」所連線的前項敘述一種動作行為,後項轉為相反、相對的方面進行敘述或描寫。例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表修飾關係,修飾關係表示「而」所連線的前後兩項有主次之分,後螞核搜項的動作為主,前項對後項進行修飾。例如:曲肱而枕之。

人而無良中而的用法 意義為什麼,而 的意義和用法

1 而,連詞,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 加入。這句話出自 貴天 人而無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說老百姓如果不良善,就會在一方怨聲載道,怨恨自己國家的掌權者,國家最終不滅亡的,從來沒有過。2 貴天 選自 說苑 建本 建本,即建立根本。本文借管仲之言,提出 以百姓為天 的 民本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幾種

1.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 然而 可是 卻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639 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2.表示偏正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 著 地 等,或不譯。例 朝而往,暮而歸。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

文言文中而字的意義?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義

而 一 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 周禮 考工記 梓人 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二代詞。通 爾 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 你 的 你們 的 例如 項脊軒志 某所,而母立於茲。三連詞。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 輕重,而是並列 並重的關係,可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