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之」的意義和用法,解釋下面虛詞「之」的用法和意義

2021-03-19 00:17:28 字數 3260 閱讀 8849

1樓:匿名使用者

1.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作定語的標誌。

2.代詞,代這個核舟。

3.賓語前置標誌。通常出現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放在動詞謂語前,無實際意義。意為「有何陋?」

4.定語後置標誌。為了強調定語,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的後面。意為富貴的花。

2樓:匿名使用者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結構組詞,的。

2、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代詞,它,指代核舟。

3、孔子雲:「何陋之有?」:結構組詞,賓語提前的標誌。

4、花之富貴者也:結構組詞,的。

3樓:淳於冰嵐禚家

虛詞「之」

在疑問句或者否定句中常用在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作前置賓語的標誌或前置賓語。閱讀時,把握這個特點,從語法角度分析,就比較容易判斷。如2023年高考廣東卷第7題:

下列各句中的「之」屬於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從所給句子看,a句「官」為名詞,「之」應為動詞「到……去」。b句「罪」為動詞,句子為否定句,正好符合「之」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賓語的特點。c句「之」為代詞,比較明顯。

d句為疑問句,「之」是疑問句中賓語前置的標誌。可見,如果明白了「之」語法意義上的特點,選項就豁然開朗了。答案:

b。而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係:

l.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十則》)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承接關係,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③環而攻之而不勝。前乙個「而」就表示承接關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轉折關係,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遊記》)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③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後乙個「而」字表示轉折關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遞進關係,譯作「而且」「並且」或不譯。如: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5.修飾關係,可譯為「地」「著」,或不譯。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為

士卒多為用者

為壇而盟

釀泉為酒

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解釋下面虛詞「之」的用法和意義

4樓:匿名使用者

虛詞「之」 在疑問句或者否定句中常用在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作前置賓

語的標誌或前置賓語。閱讀時,把握這個特點,從語法角度分析,就比較容易判斷。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第7題:下列各句中的「之」屬於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從所給句子看,a句「官」為名詞,「之」應為動詞「到……去」。b句「罪」為動詞,句子為否定句,正好符合「之」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賓語的特點。c句「之」為代詞,比較明顯。

d句為疑問句,「之」是疑問句中賓語前置的標誌。可見,如果明白了「之」語法意義上的特點,選項就豁然開朗了。答案:

b。而 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係:

l.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十則》)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承接關係,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③環而攻之而不勝。

前乙個「而」就表示承接關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轉折關係,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遊記》)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③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後乙個「而」字表示轉折關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遞進關係,譯作「而且」「並且」或不譯。如: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5.修飾關係,可譯為「地」「著」,或不譯。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為

士卒多為用者

為壇而盟

釀泉為酒

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之,其,乃,以的意義和用法

5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賈誼《鵬鳥賦》。

西元前2世紀乙個初夏的黃昏,謫居長沙的賈誼看見有只野鳥飛進了自己的屋子。於是,他取出占卜的書來察看,書上說:「野鳥入室,主人將去。

」「將去」是指離開此地,還是個陰沉的暗示(即死亡)?於是賈誼寫了一篇《鵬鳥賦》來表達自己的困惑。

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 (之:助詞「的」;其:代詞作定語「它的」,其期指前文所說離去的時間)

鵩乃嘆息,舉首奮翼 (乃:副詞,表示時間上的順承,可譯作「於是」)口不能言,請對以臆 (以:介詞,用,表示方式。這裡是顧問中常用的倒置,同「請以臆對」)

6樓:黑旋風席捲而來

同意樓上的,他們把書都copy過來了。

之的意義和用法

7樓:116貝貝愛

用法: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

意義:1、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2、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往,到。

4、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5、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之拼音:zhī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質言之[zhì yán zhī]

直截了當地說。

2、五之氣[wǔ zhī qì]

主氣之第五氣。

3、一技之長[yī jì zhī cháng]掌握某種技能,具備某種專長。

4、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放在考慮之外。多用來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5、已之[yǐ zhī]

引申為罷免。

文言文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文言文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文言文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文言文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下 一 之。意義 之 作文言虛詞時,起到取消句子獨立性或調整音節的意義。用法 作結構助詞時,之 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作音節助詞時,之 用在形容詞 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二 以。意義 以 作文言虛詞時,表示行為動作的原因 ...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義1問所從來,具答之

1 代詞,他或她 這裡指提問的那個人 2 第乙個,的 的意思 第二個,代詞,這裡指 聞 的人或事 3 表示 的 意思 4 放句中,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不譯祝,學習進步,望採納。閱讀文言文,完成1 5題。甲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 1 祖先躲避戰亂 隋煬帝...

翻譯幾個文言文句子,並解釋「之」的用法,謝謝

1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現在天下統一,土地 人口很多,與商湯 夏禹時間差不多。之,助詞,不譯。2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竟不能挖掉魁父的一塊小山。之,結構助詞,的。3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比較這兩個計策,寧可答應 秦 以便使秦國承擔理虧的責任。之,指示代詞,這 4 我杜之行為士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