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與孟子,孟子對梁惠王說了些什麼?

2023-05-15 06:05:04 字數 2684 閱讀 9856

1樓:吊腳樓紫面冠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見梁惠王》兩章與孟子遊魏關係密切。

西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樑(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又稱梁,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於魏國在幾次重大戰役中慘遭失敗,失去了昔日的強盛。梁惠王說: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孟子·梁惠王上》)齊、魏馬陵之戰(前341),魏割河西郡於秦(前340),楚、魏襄陵之戰(前323),這些失敗,使魏國實力銳減,梁惠王決心重振旗鼓,東山再起。於是,約在西元前321—前320年,梁惠王「卑詞厚幣以招賢者」,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

在這種背景下,六十歲左右的孟子,率領門徒,「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孟子·滕文公下》)浩浩蕩蕩來到魏國。

從《孟子》一書的記載看,孟子與梁惠王交談不多,話不投機。梁惠王處於新敗之後,他招賢的目的是希望遊說之士為魏國的利益出謀劃策,重振旗鼓報仇雪恨,因此,見到孟子劈口就問:「叟!

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而孟子遊說的目的是要推行仁政,仁政以「義」為思想基礎,而梁惠王講利,兩種思想針鋒相對。因此,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當頭潑了一瓢冷水: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同上)

2樓:網友

沒有聽取。孟子的仁政主張就沒有乙個國君過。

《孟子》裡為什麼叫梁惠王為王? 5

3樓:文以立仁

這個問題要從歷史事實來分析。

嚴謹的分封制是西周早中期,那時的諸侯不能稱王。西周的魏國早早就被晉國滅亡了。

梁惠王的魏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西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發動三家分晉,逾越了西周建立的禮教制度,東周威烈王對三家分晉後的諸侯地位的承認是被迫的,實際上根本管不了天下諸侯,楚國率先稱王,各諸侯國紛紛仿效。西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

禮崩樂壞」的局面連儒家祖宗孔子也承認了。也就是說,戰國時期的「王」是客觀史實,不由得孟子及其子弟不承認。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遷都大樑,魏國又被稱為梁國,故魏惠王也就被稱為梁惠王。 對於梁惠王遷都遷都的原因,史籍上有不同記載,對其遷都原因都存有爭議。 世人總結,無外乎兩種原因:

一是為了躲避強秦的騷擾,二是大樑乃中原腹地,占領大樑等同於占領有利的的地理位置,更加利於爭霸中原。

5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最正確的稱呼是魏文侯,也可以叫魏惠王,不過這個王只是自稱,別的國家裡面只有齊國承認;

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樑(今河南開封東南),因此在《孟子》一書中又稱為梁惠王。

希望樓主滿意。

6樓:匿名使用者

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元前361年魏惠王將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樑(今河南開封),此後魏國亦稱梁國,所以從魏惠王開始魏王也稱梁王。

7樓:射手

: 其實最正確的稱呼是魏文侯,也可以叫魏惠王,不過這個王只是自稱,別的國家裡面只有齊國承認;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樑(今河南開。

8樓:步利

梁惠王只是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諸侯王,諸侯國的稱之為王,妻子為王后,所以孟子稱起為王。

9樓:zz白宇宇

別的國家裡面只有齊國承認;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樑(今河南開封東南),因此在《孟子》一書中又稱為梁惠王。

10樓:網友

既然藏了就做好被發現的準備,不過可以買乙個特別小的自己隨時帶到身上,就不會很容易被發現。

孟子對梁惠王說了些什麼?

11樓:小熊玩科技

一、譯文: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封邑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位的人和下位的人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

在乙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乙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他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

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義為後卻以利益為先,不奪得國君的地位不會滿足。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說利呢。」

二、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王何必曰利原文及翻譯, 孟子 梁惠王上 翻譯

原文加粗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 叟!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

孔子與孟子有什么區別,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 農曆八月廿七 前479年4月11日 農曆二月十一 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 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腦筋急轉彎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子 的位置不同。孔子的 子 在左邊,孟子的 子 在上邊 乙個子在前面,乙個在上面 都是儒家的,但就是名字偏旁不同。猿糞吧 乙個叫孔子,乙個叫孟子 腦筋急轉彎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答案是 區別在於孔子的子在左邊,孟子的子在上面。所以答案是 兩者的區別在於孔子的子在上面,而孟子的子在上面。孔子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