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什麼蜀國有諸葛亮和五虎大將,可還是最先滅亡

2022-01-24 13:05:09 字數 5569 閱讀 4807

1樓:手機使用者

首先所謂五虎大將是不存在的 那只是演義的改造 而不是正史 正史中從來沒有五虎的名號。

其次 此五員大將 只有關羽是真正獨擋一面的大將 張飛雖然地位也不低 但也沒有獨擋一面。趙雲的能力則被嚴重誇大。黃忠大氣晚成 斬殺夏侯淵後沒多久就病逝。

馬超也是投奔劉備沒有幾年就去世 沒能發揮其在西涼的影響力。

再次 諸葛亮的能力也被演義嚴重誇大 事實是諸葛亮的主要才能在內政方面 軍事方面其實並無突出之處 除了第一次北伐因為是突然襲擊所以取得一定戰果外 其餘幾次基本都沒有成效。

蜀國滅亡是由於其國力大大遜色於中原 以一州之地抗中原七州之力 除非中原混亂 否則被中原壓制直至統一是遲早的事情。而事實是中原並無大的混亂 其實力一直在平穩發展 而蜀國連年用兵 實力一直在倒退。兩者差距越來越懸殊 其滅亡時間也就越早。

2樓:匿名使用者

青黃不接,蜀國到後期年青一代相對不給力

三國時期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

3樓:方寸齋主人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最先被魏國滅掉的卻是在戰爭中表現更加突出的蜀國,這是因為蜀國的地理位置更加靠近魏國的軍事中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並且戰爭意圖也更加強烈,所以必須被優先消滅。

首先,蜀國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國內土地肥沃,糧食產量較高,具備對外發動戰爭的潛力。而且蜀國靠近當時的涼州,得涼州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兵馬,組建一支機動性和攻擊能力都極強的騎兵部隊,這對當時的戰爭形勢來說極具威脅力。如果蜀國從祁山突破魏國的防線,就可以直逼中原腹地,甚至可以佔據長安,威脅魏國的後方。

對於這樣乙個有較大戰爭威脅的國家,必須要優先進行打擊,這樣才能保證後方安定,有餘力進行對外擴張。

而吳國與魏國隔著一道長江,吳國的水軍部隊十分強勢,但是在陸軍方面卻沒有太大的優勢,即便吳國可以突破長江防線,距離衛國的政治中心也有較遠的距離,不具備威脅國家穩定的主要因素。整體來說,吳國的戰爭潛力是最小的,基本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對於這樣弱小的國家可以暫緩打擊,集中優勢兵力消滅強勢對手。

如果魏國對吳國先發動戰爭,蜀國就有可能趁虛而入,攻擊魏國的後方,甚至有機會鯨吞天下。魏國,同樣有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不可能沒有看到這樣明顯的一點,所以肯定要優先拔出蜀國的威脅,之後才會發動統一全國的戰爭。

吳國雖然經歷兩代雄主,但是偏安一隅的心思比較重,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具備發展大規模軍隊的實力,只能依託地理環境與魏國硬耗,這種敵人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威脅。到了吳國後期,甚至沒有對外發動戰爭的慾望,只想要儲存國祚,但是在這樣的時代,明顯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在古代戰爭中,如果多方進行會戰,明顯就要先針對強勢的一方進行打擊,誰也不想把自己的後方留給這麼乙個強力的對手。所以蜀國的策略一直是聯吳抗曹,而魏國後期的軍事策略也一直針對蜀國,這是戰爭策略的集中體現。可以說在整部三國歷史的後期,吳國就像是乙個打醬油的存在,已經不具備影響天下大勢的能力,無論誰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吳國肯定是最後乙個被滅亡的國家。

4樓:美日說武場

在中國的歷史中,最為值得說道的是中國漢末時期的三國時代,漢末之後,群英薈萃,英雄豪傑,智囊人物層出不窮,大有你方唱罷我方上之勢。

那麼在周三國時期,雖然名氣不如三國鼎立時期的氣勢那麼強大,那麼後三國,也有十分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然後也有乙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在後三國的時候,為什麼蜀國是最先被滅亡的。

要知道在當時的三國,可以說當時的三國中,吳國的國力是最弱的。而且當時是孫浩掌權,社會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一片火熱之中,國力遠不如當時孫權在世的時候,那麼蒸蒸日上。

那麼如果是司馬懿進行進攻的時候,首先應該撿軟柿子捏,也就是從吳國開始,這樣也就是一兩年的時光,就可以把吳國給滅了。為什麼偏偏去滅亡蜀國,而且耗費的精力以及時間和金錢都比較多。然而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蜀國在當時是僅次於魏國的第二大國家,而且蜀國無時無刻不在高喊著進行北伐戰爭,那麼這時候的曹魏就注定先要滅亡蜀國,因為如果曹魏的軍隊在攻打吳國的時候,蜀國的軍隊乘機攻襲,是非常嚴重的後果,這個是一定要考慮的。

而且那時候,蜀國也可謂是精兵強將。軍事上有姜維,此人基本上在很大的程度上繼承了諸葛亮的兵法,而且具有很好的戰略的眼光,蜀軍中有姜維存在,對魏軍是乙個強有力的震撼。而且外有姜維,內有費禕、董允此忠臣良將,可以說那時候的蜀國,在內,無憂患。

在外上,軍事也是乙個比較強大的存在。

直接就對曹魏構成了乙個威脅。而且蜀國有著良好的天險的自然的屏障。這樣就很容易易守難攻。

而且當時魏國的軍隊在攻打蜀國的時候,整整用了十年的時間,才把蜀國的國都給攻破。而且那時候蜀國的軍隊很有很大的一部分在外,這些都是由戰鬥力的部隊,而且在外的軍隊在姜維的手中,依然可以進行回防到蜀國的國都。

但是由於蜀國的君主劉禪無能,而且那時候還是奸臣黃皓當道,所以就加快了蜀國的滅亡。而且在當時的地圖的防禦手冊來看,必須要把蜀國攻占下來之後,才能去進攻吳國,所以在戰爭中,蜀國最先滅亡,在滅亡了之後,兩年的時間就攻打下了吳國。

5樓:

先說抄襲複製者死

蜀國什麼時候建國?221年

三國故事什麼時候開始?這裡都多少年了,可見蜀國是邊轉移邊打出來的,建國都50了,古代50算老年人啦

蜀國建立之前好不容易得到個臥龍,又是個被三國演義誇大的人物,草船借箭是孫權,空城記是黃蓋,火燒新野全是劉備想得,這些是確定的,還有一些是猜測就不說了

第二的文官,龐統智商高,死的早,在蜀國沒幹什麼

第三的是徐庶被曹操騙走了

武將方面五虎將就早亡二虎,魏嚴叛亂,其他武將就沒什麼牛人了

從地理上看蜀國深居內陸,海拔偏高,耕地比不上,人口比不上,倒是野生動物蠻多的,還會吃點士兵

蜀國被少數民族包圍,南蠻,姜,還有外國的騷擾

蜀國隨有許多天險可守,但反過來在你進攻的路上別人也會利用這些天險

如果要說蜀國什麼時候開始衰敗的,那一定是關羽死後,荊州丟了,兄弟死了,張飛也為此而死,劉備在奪取荊州的路上受重傷,不久也死了

關羽走麥城之前蜀國版圖不斷擴大,荊州一丟版圖開始漸漸減小,直到諸葛亮六出祁山時才略微擴大,只是沒有守住擴大得領土,而南蠻的叛亂是蜀國第二個衰敗點,諸葛亮的死導致得魏嚴叛變讓蜀國無力翻身,而吳魏國的聯合進攻徹底使其陷入被動局面,最後姜維死了,蜀國最後的文官沒了,蜀國也就沒了

蜀國的滅亡不怪劉禪,智商是沒法改變的,要怪就怪劉備摔的太重了

6樓:匿名使用者

1 人才缺失 諸葛及五虎將後 要文沒 要武沒 滅亡是必然2 資源缺失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那是唐還有這個說法 漢末更不必說路途之難 必然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唯一水道還被吳國給奪回去了 所以 人為因素除外 戰爭拼的是還是資源 蜀中除了糧食 有的只有南蠻和羌等外族的騷擾了。

3 國策不準確 明知道國力不強 為了名聲和祖先的意志還勉強討伐魏國 空耗國力 劉禪的政治目標性也沒有 所以也導致蜀國國力下降。

以上幾點說明蜀國的滅亡不是偶然的。

7樓:顛紅

蜀國滅亡時全國人口才100多萬,蜀國建立後一直想光復漢室,一直在大規模發動戰爭,實力與日俱下,連年窮兵黷武,老百姓不得安心生產,蜀主無能,諸葛亮死後,越發沒落。

8樓:燦爛了寂寞

一是沒有人才,二是四川是劉備搶來的,人心還沒有團結,三是有事沒事就打戰,能打的都打死了,四是劉禪太沒用了,五是劉備不該稱帝

9樓:曉小小曉曉曉

因為蜀國國土最小,人口最少,到蜀亡的時候只有90多萬人口,蜀國大概有10多萬兵力,而魏國有幾十萬大軍,當然阿斗誤國也有重大責任

10樓:千古風流魏武帝

國力太弱,只有中國西南一部,同時沒有特別傑出的軍事家,缺少人才,對手魏國太強大。

11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老了 最後幾次決策都錯了,不該伐吳,然後人才凋敝,五虎上將老了後就沒什麼大將了,但是魏國有司馬懿這樣nb的人物,

12樓:嶺南名士

蜀國雖然有 諸葛亮 的「援助」,可諸葛連一死,就什麼都沒有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家族看蜀國是乙個隨時強盛國家 先斬草除根 吳國不必擔心 有孫浩殘暴呢

14樓:月魔武士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先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國力弱,還有內部矛盾

1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面積最小僅佔益州一州,這就導致了人口少,自然而然的兵員匱乏,與此同時蜀國後期人才稀缺,兒謠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最後其君主劉禪昏聵無能,首先滅亡,毋庸置疑。

16樓:君問天道

蜀漢後期,因為諸葛孔明急於達成先帝遺願,實現自己早期的政治理想,多次北伐,使得蜀漢政權後期經濟凋敝,完全落後於魏國和吳國,此外也因為內部缺少良將和治國的大才,使得蜀國國力江河日下,最終在孔明死後,被魏滅國!

17樓:顏的法學

1.荊、益二集團矛盾加劇。

2.以一州之地對抗雄踞整個北方的曹魏。

18樓:定義域

諸葛亮大權獨攬,凡軍中事務,無論大小,都要親自過問,難以培養後繼之才,只有姜維一人,蜀中無大將,怎能不滅亡?

19樓:仁帝漢文

補充一點,內部矛盾嚴重。本地士族與跟隨劉備入蜀的外地士族爭權,不團結。估計劉禪也不太支援諸葛,看諸葛死後小劉對諸葛的態度可以猜猜劉禪是很不滿當傀儡的

20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兵敗夷陵,蜀國的軍事實力大大下降,再加上諸葛亮連年征伐,國力日趨下降,這是蜀國最先滅亡的原因。

2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雖然很厲害,但他也間接地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他多次發動北伐戰爭致使蜀國人口凋零國力漸衰,而且他獨攬大權,致使蜀國的人才都得不到培養和發展,諸葛一死蜀國便再無能人,而且蜀地本土階級的利益與劉備從荊襄帶來這的階級的利益衝突一直沒有解決,最終由內而外導致蜀國滅亡

22樓:匿名使用者

1、缺少長江天險

2、諸葛亮六出祁山國力空虛

3、缺少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

4、文臣沒有核心人物

三國時期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

23樓:淋漓盡致的

從歷史層 面來看:

1、人心向背:前期人心思漢,曹操挾天子,劉備「興復漢室」;後期,曹丕篡漢,人民也對漢沒了歸宿感,蜀漢失去政治優勢。

2、關羽大意丟失荊州和蜀漢在夷陵之戰的慘敗,造成諸葛亮著名巨集偉的隆中對計畫無法實現其偉大的戰略意圖,並且以此為轉折點,蜀漢政權開始由鼎盛時期走下坡路了。

3、蜀漢主要領地益州地處相對閉塞落後的西南偏遠地區,無論從人口、文化、資源、軍力、人才等等方面,都比不上中原的曹魏和江南的孫吳。

4、初期蜀漢政權建國時候的人才到後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現了嚴重缺乏人才的局面。

5、蜀漢政權在戰前的軍事上和心理上的準備都很不充分。

6、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了,尤其是在後期的賢臣蔣琬、董允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姜維又長期帶兵在外主持北伐曹魏的事宜,朝廷中已經沒有賢臣輔助。

7、到了蜀漢政權的後期,蜀漢政權內部的政治矛盾已經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勢力之間的歷史矛盾一直就很深。

8、諸葛亮去世,北伐失敗,之後姜維再北伐,又失敗,損耗了蜀漢有限的國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程序。

9、姜維在漢中地區的戰術布置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誤。漢中地區是益州北方最重要門戶,自古就有「無漢中就無益州」的說法。

觀《三國演義》之諸葛亮 《三國演義》之諸葛亮

吾 言亮者 帥才也!怎奈劉備早逝,後繼者,不可扶之阿斗也。大業未成身先死,逆天行事不可成。孔明未出茅廬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見此人洞悉天下,並無終其一生於阡陌之願也。故後者劉備三顧,其雖無意而終許之。此人智異超群,不甘於平庸,雖未能輔佐劉備匡扶漢室,然終成其忠義之名也。劉氏父子欲成大業,勞孔明以致其鞠躬...

觀《三國演義》之諸葛亮,《三國演義》諸葛亮的資料

請問你想問的是什麼?還是說你想和大夥一起談論諸葛丞相?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直接發到三國吧或者諸葛亮吧就好了,這裡是提問題解決困難的地方,understand?應該發到貼吧裡去!呵呵 三國演義 諸葛亮的資料 三國演義諸葛亮故事 三國演義諸葛亮的形象分析 不得不說諸葛亮是 三國演義 中最重要的人物,沒有諸...

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上將都有誰,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上將有哪些人呢?

趙雲 關羽 張飛 黃忠 馬超。但是實際上是沒有五虎將的。是三國演義的虛構。真實的歷史是蜀漢皇帝劉備分封了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前將軍關羽,也是地位最高的上將軍,其他3個是馬超,張飛,黃忠。黃忠因為殺了魏國大將夏侯淵被破格封為上將。其中沒有趙雲,趙雲最高的職位到了翊軍將軍。除了趙雲的那個四大將軍被蜀國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