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國在理嗎

2021-03-08 11:21:28 字數 3743 閱讀 7850

1樓:匿名使用者

辨析易中天《品三國》的「士族論」(要點一)

一、先強調說明一下本人對漢末三國時期「士族」的基本看法,以便和易中天先生的觀點有所區分。首先,可以先很肯定地說出乙個本人的結論:在東漢末期和三國時期,還沒有士族這個階層,也沒有士族這個概念。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下)》中反覆論述的「士族」這個重要詞彙,在整本《三國志》中一次也沒有出現過。換句話說,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一直掛在嘴邊的「士族」,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只是歷史的乙個候補演員,還沒有機會在這段時期的歷史大片中正式露臉。易先生把士人的概念理解成為了士族的概念。

士族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是三國末期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完全是門閥制度的產物,是九品中正制異化的結果。也就是說,易中天先生把士人和士族的概念混淆了,混為一談了。正是在這個基本點上的混淆,造成了易中天先生的士族決定論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道理很不通。

這點在下文會詳細論述。

辨析易中天《品三國》的「士族論」(要點二)

二、士人的概念和士族的概念是不同的,在這裡需要做個必要的解釋。春秋前,士屬於貴族中的低階層,這點看有歷史文字遺存的那時的禮樂制度就知道。春秋後,士階層通過做貴族的家臣再向平民漸次過渡,變為當時知識分子。

按照《漢書食貨志》的說法:「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可知漢朝的時候士階層是全民、全社會的乙個組成部分,主要特徵就是掌握知識。

與士這個詞相關的,還有士大夫,士林,士人,士民的各種說法,這些說法有乙個共同要素,都是指有文化的、專門受過教育的一類人、一群人(極個別有自學成材的),即通過掌握知識可以出仕做官而不事生產、享受俸祿的這批人,這些人統稱為士人。代表乙個社會階層,代表成分或階級的時候,叫士民;說到單獨個體的時候叫士,如高士,隱士,名士,國士,等。當官的階層叫士大夫;專門研究學問的傾向於說士林。

這些叫法在史書上很普遍,一部中國歷史,幾乎就是士人的歷史。但是,各種說法中,在後漢三國時期,卻偏偏就沒有士族的這個叫法,這是為什呢?查《三國志》包括裴注裡面,生生地就是沒有一處處現士族這個詞,這是不是很奇怪呢?

在《三國志》裡面有士家的說法,可以看《三國志辛毗傳》,魏文帝想遷徙十萬士家,辛毗提出反對意見,這裡的士家的概念是另外一種意思,是指不計入編戶的專門出壯丁打仗的家庭。可見,那時人寫歷史是很嚴謹的,每個重要的名詞都是專有所指,不輕易下乙個定論,用每乙個說法都很慎重。

辨析易中天《品三國》的「士族論」(要點三)

三、族的意思在古代是與血緣或家族密切相關的,是個很嚴重的說法,不像今天拇指族,月光族,暴走族之類,說得很輕巧,隨便一群人或某類人就叫做某某一族,完全不顧及是否有血親關聯。士人並不是士族,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三國志》中沒有士族的說法,其實是很符合當時情況的。

談到士族,就一定和繼承、世襲有關,需要具備繼承、世襲的特性,是要傳代的,不會「一代就出乙個貴族」。晉朝以後通常說的士族,是在門閥制度之下產生的特殊階層,是所謂「壟斷仕途」的乙個特殊階層,甚至世襲官位和爵位,這在三國時代的後期才漸成趨勢,在晉朝統一三國之後才徹底固化下來。前人總結得很好:

「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別。」也就是說,真正的士族的定性和定位,是東漢後魏晉時候的事情,那時候不僅貧富懸殊,而且貴賤分明,兩極分化很嚴重,士族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佔統治地位的社會力量。但是,東漢時期,包括漢末三國時期,還不是這種情況。

比較有名的袁氏家族,楊氏家族,做到了幾世幾公,但那可不是世襲繼承來的,每個人還都是從小官吏做起,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還隨時有被撤掉的情況發生,比如有**、日食這樣的事情出現,三公當得好好的,說**就得**,也有說上台就上台的,也有說上台就上台但是出身微賤的例子。「士族在東漢末年已經壟斷仕途,控制**,變成豪強。」(《品三國(下》)第250頁)這種說法儘管在以往的歷史教科書有這樣寫的,但距離當時的情況相差很遠。

東漢末年,經過黨錮之禍的**,包括在黨錮之禍前,士人階層並沒有達到這種誇張的地步。如果認為那時確實有個士族階級存在,那麼上面易先生提到的站在魏、蜀、吳三國領導人對面的那些人,可以很肯定地說沒有乙個符合士族的條件。「孫權與陸遜、張溫、虞翻的矛盾,實際上就是他與士族、與名士的矛盾。

這其實也是曹操、劉備、諸葛亮遇到的共同問題。也就是說,魏、蜀、吳三大政權,都與士族有衝突。」易先生還舉例來說明:

「曹操殺邊讓、殺孔融、殺崔琰、殺楊修,劉備殺張裕,諸葛亮殺彭羕、廢來敏、廢廖立,都是這一矛盾衝突的表現。」上面說到的這些人,首先都不是「士族」,而是士人;同時,這些人沒有「壟斷仕途,控制**,變成豪強」的能量。

辨析易中天《品三國》的「士族論」(要點七)

七、理論可以很嚇唬人,但理論的依據要站得住腳。

總結易中天的「士族決定論」的看法,或者叫做理論,大致歸納如下:

1.0版的:士人是士族。這點在前面已經講了很多,要點在於,士族這個用法強調的是血緣性和宗族性,有世襲和傳承的意思。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一書中說的士族,本質上說的是士人。

2.0版的:士族即世族。把士族的概念等同於士人的概念,那「士族即世族」就是這套理論的第一次公升級。

如果士族指的是魏晉之後的事情,士族即世族這個說法是可以的,但同漢末三國時期的情況就沾不上邊了,而易中天先生講的主要內容是漢末三國,並不是魏晉南北朝。

3.0版的:這套理論的第二次公升級是所謂的士族的三大特徵,「壟斷仕途」或「控制**」或「變成豪強」,漢末三國時期的士人並不具備這些特徵。所謂的士族「也簡稱世族、士族、望族、勢族。

」 而且「成為雄視天下稱霸一方的豪強」,這些嚴重的說法,是陸遜、張溫、虞翻,孔融、崔琰、楊修,張裕,來敏、廖立這些人承受不起的,這些人都不具備這些特徵。

4.0版的:「士族」代替「非士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個公升級版本公升級到了改朝換代的地步。

辨析易中天《品三國》的「士族論」(要點八)

八、易中天先生認為「士族」代替「非士族」是必然,這就把蜀漢滅亡的原因很簡單地加在了諸葛亮執行的路線上了,難道諸葛亮也執行魏晉的「士族階級路線」就能取得勝利?殊不知,魏晉那邊本身也問題多多。魏國從曹丕當上皇帝,傳世不過兩代十幾年,實際權力就被別人掌握了。

所謂的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的魏晉,照樣大蓋宮室,照樣盤剝百姓,照樣太后亂朝政,照樣白痴當皇帝,尤其是大搞分封世襲那一套,由此造成的權力鬥爭比東漢還嚴重,最終導致了一系列的內爭和外戰,幾乎導致民族滅絕的悲劇。

拋開對歷史程序有影響的諸多因素,比如地理,人口,軍力等,單純以勝敗論英雄,這連民間的看法都不會認可,起碼,李清照女士不會這樣認為。歷史程序證明了諸葛亮的「興復漢室」最終沒有得到好的結果,但歷史程序也證明了所謂的魏晉的「士族(世族)階級路線」也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在更長的歷史程序中,如果不興復漢朝「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的那些經驗,如果繼承魏晉的「士族(世族)階級路線」搞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那一套,得出的結果不是雲泥之別也是天壤之別。

後來的歷史證明,在漢末三國的亂世之中,諸葛亮所代表的恢復到國家正常體制和社會正常秩序的努力和嘗試失敗了,諸葛亮是悲劇性的失敗,也是悲劇性的英雄。最終,魏晉代表的歷史逆流成為了現實,這個黑暗的現實持續了300多年,留給後世可供借鑑和欣賞的內容幾乎為零。在這個持續了3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國的黑暗時期,只有乙個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很流傳,打仗打到最後要靠女人上陣了,這是一種充滿悲劇色彩和荒誕色彩的流傳。

這,也就是人們終究不會喜歡曹魏的根本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在裡,我聽了個遍,人紅了自然會有一些嫉妒或想站在巨人肩上成名的人,說一些無趣的話,我們是不用理會的.

再說沒個人的看法不同,立場和知識水平不同,又何必要求在一件事上的同一種回答呢?

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有不在理的一方面。要不什麼都在理,那研究三國的人都該下崗了

這要中國失去多少就業崗位啊,這是不允許的,所以這位品三國大校在眾人的施壓下,選擇了講些疏漏的地方

4樓:匿名使用者

在理,因為他是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分析的

《易中天品三國》 劉禪暗弱的原因

蜀中無大將,人才不能安邦。並且劉禪示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蜀國,不引起魏國重視。劉阿斗算什麼暗弱?他就是無道 劉阿斗的原因在其自身重用宦官遠賢臣,最終導致蜀漢顛覆。蜀漢為什麼能型在數十年?就是因為北伐,諸葛亮與姜維以北伐壯其志,以使曹魏不敢貿然侵其土。諸葛亮當年隆中之策是三分天下而非一統天下,後因關羽失...

記得以前看易中天品三國說關羽之死是劉備間接造成的

易中天品三國說關羽之死是劉備間接造成的 答 我也看過你說的這個系列,具體分析來肯定是劉備的間接錯誤啊。1 關羽攻打曹仁駐守的襄樊地區,當時他就簡單的跟劉備朝廷打了個招呼就去了,而且前期非常順利,有大半年了一直是勝利的,好訊息不斷,這樣麻痺了劉備的神經,也因為劉備對這個二弟太信任。2 在長達1年的攻堅...

易中天品三國是不是講得含有厚黑學呀

我也認為不是 我認為,易中天更多的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問題 為了鞏固政權,消除不穩定因素,這是任何乙個政權或統治者都會做的事。曹操殺人就是濫殺無辜,劉備殺的都是罪該萬死?劉備真的就是那麼正派嗎?劉備起兵真的就是救萬民於水火嗎?從現代的角度來說,他還不是為了自己當皇帝 我倒是覺得易老師更是站在較為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