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粹庭的個人成就
1樓:星語
樊粹庭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為劇作家,他一生共創作劇本37個,改編劇本20個,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劇:《滌恥血》、《三拂袖》、《霄壤恨》、《義烈風》;四大喜劇《洛陽橋》、《凌雲志》、《女貞花》、《柳綠雲》;四大歷史劇《王佐斷臂》、《水工鄭國》、《宋景詩與武訓》、《再生鐵》;四大神話劇《紅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
作為導演藝術家,他是豫劇的第一位專業導演,既是學者型又是專家型,敢於借鑑,勇於創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雙美。「樊戲」的風格,「樊戲」的美,也可以說是「樊戲」豫劇特色,從他所導演的數百部戲中就十分鮮明而又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作為戲劇教育家、劇團管理家,也是碩果累累,成就卓著。
從1934年的開封豫聲劇院,到1941年的西安獅吼兒童劇團,90時代工作室再到解放初期的獅吼劇團新生部,先後辦訓練班八次,培養出優秀人才數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請高水平的名家執教,這在當時的一般劇團是很難做到的。從樊先生的戲劇思想和一系列的戲劇實踐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他的乙個總目標,就是一切為了豫劇改革,他的最有戲曲文化史意義的貢獻就在於對豫劇的改革。
正是由於改革,使豫劇由藝人豫劇向文人藝人結合型方面轉換,為豫劇開創出了一種新的文化模式;由於改革,使豫劇結束了只有表演沒有劇本的時代;由於改革,使傳統豫劇向現代豫劇轉換,為豫劇開創了第二傳統;由於改革,使豫劇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地方戲中獅吼而起,獨樹一幟。沒有樊先生的豫劇改革,不知豫劇要落後其他地方戲多少年。總之,樊粹庭、「樊戲」、獅吼劇團,給豫劇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也給河南和陝西留下了乙份寶貴的戲曲文化資源,也可以說是一部寶貴的「樊戲學」。
樊粹庭的藝術特色
2樓:手機使用者
樊粹庭的劇目創作中有乙個特點,就是在他這近60部作品中以女性為主的佔了絕大多數,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深知豫劇已發展到了「吃包子吃餡兒,聽戲聽旦兒」這樣乙個旦行佔據舞臺中心的地步,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作為乙個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痛感封建社會中國婦女的壓迫之深,同時他對婦女在中國社會地位的低下深懷同情之心。正因如此,在他的劇目中,塑造了一系列他理想中的婦女形象,《滌恥血》中的劉芳、《義烈風》中的童玉珊、《女貞花》中的邱麗玉、《克敵榮歸》中的華慧娟、《楊滿堂》中的楊滿堂等許多女性形象。在這些劇目中,他從不單純去表現婦女地位的低下,也從不塑造逆來順受的婦女形象,而是著力表現女性人物的同情心和大智大勇。
她們或殺敵雪恥,以身殉國(《滌恥血》中的劉芳),或俠肝義膽,仗義平冤(《義烈風》中的童玉珊),或送夫從軍,義不受辱(《克敵榮歸》中的華慧娟),或心靈美好,捨己救人(《女貞花》中的邱麗玉),或襟懷坦蕩,不輸鬚眉(《楊滿堂》中的楊滿堂)。可以說他作品中的婦女形象是繼承發展了中國戲曲中的民主精華,同時又極具當代新女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他之所以能夠創作出這樣的人物形象,是與他作品中的人民性分不開的,而他這種人民性,就是他總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去歌頌、去讚美中國人民的勤勞和勇敢,去讚美、去讚頌中國婦女對中國的社會進步和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樊粹庭的作品在創作方法上繼承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特點,通俗易懂,而且在通俗之中見真情。30年代他創作的《義烈風》、《滌恥血》等劇在開封大受歡迎,其中重要的乙個原因就是其唱詞的通俗易懂。他是個知識分子,但從不以難懂的詞句去顯示自己的學問,而是以好聽、好記、易懂為最高原則。
如果說20世紀30年代的創作在通俗之中還有些粗俗的話,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20世紀40年代後他的創作就完全進入了乙個通俗而不粗俗,易懂但有文采的境界。此外,他的創作還有乙個特點就是極重視情感。可以說他的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情取勝。
他寫戲重情感,但從不濫用情感,對於傳統劇目中的戲串、戲套更是從來不用,因為他認為這些東西沒有個性,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他劇中人物的情感及其所要求的客觀環境。
樊粹庭的主要作品
3樓:乖寶寶釋毓
1935年至1936年樊粹庭先生為陳素真大師量身打造的劇目有七部《凌雲志》、《義烈風》、《三拂袖》、《柳綠雲》、《霄壤恨》、《滌恥血》、《女貞花》 。
1937年至1941年樊粹庭先生為抗戰編寫的八部烈女大戲,由陳素真大師首演《花媚娘》、《殲毒記》、《好妻子》、《為國紓難》、《巾幗俠》、《孟香屏》、《伉儷箭》、《克敵榮歸》。
還有樊粹庭先生為陳素真大師改編的傳統劇目《洛陽橋》又名《梵王宮》、《齒痕記》又名《桃花庵》、《三回頭》、《櫃中緣》、《白蛇傳》。 樊粹庭文集》
歷時7年編纂而成的《樊粹庭文集》(1卷—6卷)共300多萬字,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容納了樊粹庭編創、執導的50部戲劇文字,還輯錄了他40年藝術生涯的自傳、日記、**、隨筆、劇評、書信等文字,並附有彌足珍貴的**資料,全息式地描繪出豫劇趨於成熟的動態軌跡,詮釋了樊粹庭作為「現代豫劇的奠基者和開路先鋒」的時代內涵,填補了早期河南梆子到現代豫劇這一變革程序中戲劇文獻的空白。
樊粹庭的介紹
4樓:桃醬
樊粹庭1(1905~1966),原名樊鬱。河南遂平人。著名豫劇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稱為「現代豫劇之父」。
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委員會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等職務。1929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文科碩士學位。因酷愛京劇,在校期間組建國劇(京劇)隊,自任隊長,並粉墨登場年創辦豫聲劇院,自任院長、編劇和導演,並與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共同改革豫劇的表演、**、服裝及化妝年開始編寫劇本,在20餘年中創作、改編劇本58部,他的多數劇作結構嚴謹、情節曲折、手法新穎,思想內容比較健康、進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4。
任賢齊是哪裡人?歌手任賢齊是哪裡人
祖籍中國湖北 武漢市 江夏區人,現在居住中國香港!是中國人!本來我想說中國人的。想不到被的搶先了。那我就頂下的吧 呵呵 小齊從小是從台灣彰化縣乙個農村長大的!但他的祖籍是湖北省。不管是 的,他都是中國的種!歌手任賢齊是 人 任賢齊,1966年6月23日出生於台灣彰化縣,祖籍湖北省武昌縣。中國台灣歌手...
李煒哪裡人,李煒是哪裡人啊
籍 貫 福建。英文名 well lee 生日 1988 12 6 生肖 龍 血型 o型 星座 射手座 身高 181cm 體重 63 kg 暱稱 李先森 微博和部落格說的 李小煒 煒小寶 小撲克 緊張小王子 煒寶 呆煒 睡衣帝。收藏 運動鞋 牛仔褲 籍 貫 福建 曾就讀學校 連江二實小 連江鳳城中學 ...
徐小鳳是哪裡人啊?徐小鳳是哪裡人
湖北武漢的。徐小鳳,1949年1月1日出生於湖北武漢,是香港女歌手兼女演員。畢業於慈航佛教中學。於1951和家人在香港定居。1966,參加了 香港之鶯 的歌唱比賽,並用 愛之火 贏得了冠軍。1969年,他發行了他的第一張 牆 從此進入了 界。1972年,出演了第一部電影 輕煙 1973年,與永恆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