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漢語語法在哪些方面過於繁瑣嗎?

2025-06-15 09:40:21 字數 5292 閱讀 5218

1樓:樹安霜

懂點語言但不懂語言學的人,當這是乙個調查題,陳其可否。我有個猜想是:「語法」意識甚後於漢語的形成,這和我們的音節密度、換氣頻率有關。

因為我們音節非常稀鬆,換氣相當低頻,所以說起話來,大珠小珠落玉盤;語序變換可以很自由,更要命的,可以毀缺迅隨其節奏任意加減一些位元組,當其成了習慣,就更是出來一些現象,如四字詞、四字句成串,否則就說不出口了;如凡說到形容詞,前必加個「很」字,否則就別有意味:

她很美。(只是陳述乙個事實)她美。扮緩(卻是宣告一種本質)她是美的。(更像揭示本質,甚至以她來定義「美」)她是美的。(醜的那個是她妹妹……)

所以這樣簡單的表達,就涉出這麼多的語氣暗示之微,然而方向不同,於是咫尺千里。我不知道這現象,算不算語法份內;但若語法學家試圖從語法去給出解釋,只能越理越繁難。因為那幾個例子,造成的意味的區別,不在於「語法」理解的「法」,而在於位元組吐露的習慣度。

她很美」最順嘴,也所以最平常;「她美」最果決,也所以最接近斷言、定義;「纖此她是美的」,則gentle and subtle了許多。與之相比,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beautiful,--這音節密度與換氣頻率簡直無殊,所以當然在意味上毫無差別。

錢鍾書提到過我們會有「不忿」恰好表達「忿」的習慣。不知漢語究竟是怎麼乙個樣子,從geography到geology,他那裡可有過一些俏皮但是深刻的解釋?<>

2樓:小皓粉絲團

了」字的位置。

以前見過不少外國人對這個掌握不好。比如英語中,對於過去時態,只需要把動詞變成過去式的就行了,完成時態就用過去分詞,但是在漢語裡的規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候需要加「了」,有時候不需要,「了」字的位置不一樣還會影響意思。

比如 i ate eggs yesterday, 可以翻譯成 「我昨天液談吃了雞蛋」,也可能就要翻譯成 「我昨天吃雞蛋了」,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 what did you say, 可以翻譯成「你說什麼」,也可以翻譯成「你說了什麼」,還可以翻譯成「你說什伏緩麼了」,三者也是不一樣的。

還有 i did something,可以翻譯成「我做了一些事」,但是不能說「我做一些事了」。這些估計都不是可以通過只學語法來掌鬧廳碰握的,表達的方式比英語要多很多,對漢語初學者來說應該是比較「繁瑣」,比較難的。<>

3樓:康小寧

漢語中疊詞結構應該夠非漢字文化圈的人喝一壺了。特別是疊詞結構中的雙重疊詞與部分疊詞。單疊詞英文中也睜輪還是比較常悉帶信見的,比如haha,nonono,但以下疊詞對非漢語圈的人來說就非常麻煩了:

雙行臘重疊詞,比如說熱熱鬧鬧,歡歡喜喜這種,還有意思意思,開心開心這種。部分疊詞,種類比較多:aab,談談心,聊聊天,耍耍賴;abb,風蕭蕭,情深深,雨濛濛;aba,動一動,走呀走,擼啊擼;aabc,冤冤相報,多多益善,井井有條;bcaa,千里迢迢,風塵僕僕,日月昭昭;abac,一板一眼,糊里糊塗,要死要活。

漢語語法在哪些方面過於繁瑣?

4樓:卷枋茵

在古代漢語中,需要表示螞指的專有名詞悶陸配比較少,且文言中乙個字即為乙個詞,所以古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多為普專(強調一下,是大多,不是全部,也有特專。

如「荊州」,「荊」為專名,「州」為通名)。

但是,很多單字的專有名詞在使用時其偏旁部首「形聲」特性可直接從字中分辨「專」和「通」(通的部分為字的「形「,專的部分為「聲」)。

例如:悉物「河」(專指黃河)。

強調一下,並非所有專有名詞都是單字,只是文言重專有名詞多為多單字)

5樓:匿名使用者

在很多方面都是過於繁瑣的,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6樓:桂弘

主要是多音字這一塊。

漢語的語法在什麼方面過於繁瑣?

7樓:今天有話聊

中文在國際上一度被認為是最難學習的語言,很多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過程可謂是苦不堪言,在他們看來中文的難主要難在了兩點,第一點就是中文的寫法上,不同的筆畫組成了不同的字,這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記憶;第二點則主要是難在了漢語的語法上。漢語的語法不同於英語那麼簡單,漢語當中存在不同的聲母,韻母,而且還用很多假音。

擬聲,象聲等,因此想要了解完全漢語的語法,可不是乙個簡單的事情。

漢語的語法在很多人看來咐散都鎮備比較難懂,如果不是從小就接受漢語的薰陶,那想要搞懂漢語可得花費好大的功夫。首先發音方面就是乙個巨大的難題,對於很多瞭解英語的人來說,英文的發音只要符合音標。

就行,看著音標讀出來就好,沒有什麼太大的難題;而中文則有很大的不同,韻母聲母是一方面,漢語發音。

很多時刻都需要用到捲舌來區分音節的的不同,前後鼻音,捲舌音。

翹舌音等都是漢語需要學習的地方。

此外,漢語的用字造句方面,我們漢語的使用多數時刻還存在多音字。

重音等習慣,字雖然是乙個字,但表達的意思卻大不相同;發聲雖然相同,但是重音放置的位置不同,導致語言表達的意思就不相同,漢語不單單能夠表達字面意思,還能夠表達人物的情感,我們總能夠從漢語中聽出說話人的情感流露,這也是漢語的獨特魅力之一。

在造句方面,御簡毀漢語還有疊詞。

成語,俗語等,不同的用語隱藏的意思也不盡相同,這需要深刻了解中國歷史,瞭解中國文化。

才能夠熟練運用並理解,因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漢語都是一大難題。

8樓:喵喵休閒娛樂

相對於英語等語言來說,漢語的語碧鏈凳法是非常複雜的。漢語中有主語,謂喚凱語也有倒裝句,需要精通漢語才能悔旅融會貫通。

9樓:節丫

漢語中的專名和通名在使用上確實與悉磨好外語(主要是英語)有所不同,讓老外覺得「過於繁瑣」 。還有介詞補語。別的語言修飾動詞的介詞短語一般要麼全放前面要麼全放後面,現代漢語則遊扒是兩種都有,而且關係還比較複雜。睜鉛。

10樓:安妮的心動錄目

拼音方面特別繁瑣,有的人在學習漢語的時候覺得拼音在學習的時候特別的困難。也是難度最大的乙個地方。

11樓:巨集盛

拼音方面是非常繁瑣的,也讓很多人感覺到了非常的困難,學習來也非常不容易。

漢語語法為什麼是世界上最亂的語法,請詳細闡述一下理由並舉例,非常感謝。

12樓:愛是地獄

世界上那麼多語言,其語法文字各不相同,法語的語法很像科學推理那樣嚴肅硬板;

而漢語單從古詩詞就可以看出她的語法很混亂更像做的夢一樣飄渺夢幻。

法語是說明文、**,漢語則是詩是畫,乙個傾向於西方理性的端點,另乙個則代表了東方的感性的特點。

漢語語法為什麼是世界上最亂的語法,五點來說吧。

1。文字:漢字是由筆畫構成而非字母。而且比較恐怖的是漢字不象絕大多數的語言(如英語),字型和讀音基本麼什麼關係。外國人習慣於將語音和字型聯絡起來學習,結果是崩潰。

2。語音,漢語是唯一有四個聲調的語言。長短音在不同情況下還有不同的感情含義,這一點連很多中國人都無法理解。何況外國人。

3。含義,根據聯合國教課文組織統計,漢語的一詞多意是世界最多的,形象點說就是英語的倍。

4。語法:拿省略和詞性活用來說吧,大多數語言在這方面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的意思是,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一定規律,只要掌握了這規律就會容易一些)但是,但是,漢語在這方面,說話的人省略的部分,表達的詞性,大多是依照個人喜號,一人乙個習慣,還有各式各樣的方言。

這一點真的是讓人絕望,乙個例子,從中學到大學都沒有的知識。斷句不同解釋不同,這個就是不嚴謹的語法。(從中/學到/大學都沒有的知識and從中學到大學/都沒有的知識)

5。文化,這是可以讓所有中國人都引以自傲的。我們有數千年的歷史,而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積澱,語言有連續性,也有間斷地方,今人不知古人言,今字曾經照古人。

13樓:海瑞兩千

是誰想你傳播「漢語是世界上最亂的語法」這樣的觀點的?——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判定是否「最亂」,是要有標準的,說漢語語法「最亂」,判定的標準是什麼?

判定漢語語法的「正、亂」與否,能以英語、法語、阿拉伯語、印地語等等的語法為標準嗎?——不能!

估計你說的所謂「亂」,大概是這樣一種情況:

主要是指書面語言的所謂「語法」,而不是「口頭語言」:

漢字是表意文字,沒有拼音文字那種形式化的標識語法特徵的詞彙形式,如:各種具有語法意義的動詞形式(時態變化、各種分詞形式等);名詞的格、陰性、陽性等等)。

簡而言之,漢語不是形式化的語言。

14樓:人永師

非常遺憾,我不能苟同您的觀點。

我認為,漢語和其他語言的基本構成是一樣的,雖然它有著民族的獨特性,但是最基本的語法功能和其他的語言還是相通的。如果您認為漢語語法是很亂的理論的話,只能說您還沒有真正進入漢語語法的天地,光看看它的某一點就讓您害怕了。所謂一葉障目可能就是您現在的狀態吧?

其實漢語語法分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大型別,如果您真的想否定中國的母語的話,就請先認真鑽研,找到「毛病」後再下結論吧!

到時候我定仔細請教。

15樓:網友

現在通行的語法,是用西方語法來套漢語,自然混亂。實際上古人並不講語法,卻運用得純熟。

16樓:網友

那你能說出它有什麼語法嗎?你現在學的都是在說了幾千年之後,效仿西方語法,在近幾年裡生拉硬拽出來的。

漢語語法在哪些方面過於繁瑣?

17樓:辰星

漢語不存在系統的語法,但是說漢語原始,這個說法說不過去。漢語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經過一段曲折語的時期,即詞彙有複雜的曲折變化。這個觀點高本漢在『漢語的本質與歷史』中有很精彩的闡述,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而且語法簡單絕不證明原始,反而是古典語言此現代的語言語法更加複雜。如古希臘語比希臘語,拉丁語比現諸拉丁族的語言等等。

18樓:編號

我覺得漢語中的專名和通名在使用上確實與外語(主要是英語)有所不同,讓老外覺得「過於繁瑣」。首先解釋相關名詞:「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是表示人、地方、事物等特有的名詞(通常簡稱「專名」,與下面的「專名」含義不同,在下面的討論中為區分我不用簡稱)。有兩類:1.

不用加通名直接使用的專有名詞,如「曹操」。(以下我竊稱「普專」)2.需要加通名配合使用的專名名詞,如「淮河」。

以下我竊稱「特專」)

特專由兩部分構成:1.「專名」:

指某些專有名詞中(特專)反應個體屬性的部分例如「淮河」中的「淮」。2.「通名」:

指某些專有名詞中(特專)反應類別屬性的部分,例如「淮河」中的「河」。在古代漢語中,需要表示的專有名詞比較少,且文言中乙個字即為乙個詞,所以古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多為普專。

我覺得,古人對專名和通名沒有嚴格的區分,這不影響當時的理解。到現在,大多數使用漢語的人,對漢語中的專名和通名也沒有太大的概念,但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影響理解。

你的五官在哪些方面可以進行調整呢

都還沒搞清楚自己的五官特徵傳遞的風格是怎樣?是不是適合你風格塑造的?是不是已經有鮮明風格?清楚這些以後,再根據自己希望的風格定位微調也是可以的,不要一上來都還搞不清楚情況就直接整容。風格的個性化正是體現在反常規的五官構成或比例中,哪些你最可能看不慣的區域性說不定恰恰是你的風格精髓,整了幹嘛?都調成標...

漢武帝時期西漢的強盛表現在哪些方面?知道的幫個忙吧

漢武帝劉徹 西元前156年 西元前87年 漢族,出生於長安,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五代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 漢文帝劉恆的孫子 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娡。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諡法 說 威強睿德曰武 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

想知道寶駿530 dct在哪些方面比較好

寶駿530dct變速箱優勢有 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油耗更低。雙離合變速器dct有別於一般的自動變速器系統,它基於手動變速器而又不是自動變速器,除了擁有手動變速器的靈活性及自動變速器的舒適性外,還能提供無間斷的動力輸出。而傳統的手動變速器使用一台離合器,當換擋時,駕駛員須踩下離合器踏板,使不同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