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隆中對》中對諸葛亮的人物分析!(

2023-04-23 20:50:02 字數 4171 閱讀 1422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心懷鴻鵠之志,是乙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無雙國士」。諸葛亮在發表《隆中對》之前一直在鄉下種田,在當時那種通訊閉塞的環境下,竟然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而且什麼事情都分析得頭頭是道,可見他一直留心政局、收集外部資訊。從他的分析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一是他的資訊採集工作做得非常好,二是他一直在對政局進行深入思考。

如果乙個人不是心懷天下,希望「入世」實現自己的抱負,他不可能這麼關心政治;就算是出於愛好而關心,那麼也不可能對政局發展有如此精闢的見解。

其次,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心懷傳統政治思想,始終把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諸葛亮在發表《隆中對》之前已經知道曹操和孫權已經各自建立了穩定的割據政權,而且當時天下沒有第三個可以匹敵者,如果劉備不出來打拼,天下就是孫曹兩家瓜分的格局。諸葛亮寧可待在隆中高臥種田,也不出山找曹操或孫權尋求仕途;而說劉備,又說他是【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可見他心中有著強烈的漢室正統思想,難以接受曹操和孫權,最後給劉備也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第三,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治國理念明確,只言片語便盡顯偉大政治家本色。諸葛亮的治國理念很明確地體現在寥寥數語中,要招攬人才、任賢用能、內修國政、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要以孫權為援,以曹操為假想敵,實行聯吳抗曹戰略——這些在後來諸葛亮治蜀都得到了實踐。當然,這些能力與他在隆中隱居讀書的歷練生活是分不開的。

2樓:玉葉金小屋

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了乙個魏、蜀、吳鼎足三分之勢的藍圖。這個藍圖,是建立在對現實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劉備後來就是基本上按照這個政治方案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

歷史的實踐雄辯地證明,諸葛亮的預見非常英明。只是由於劉備、關羽曾一度沒有堅定地執行聯孫抗曹的外交政策,結果遭到了孫、曹兩面的夾攻,而失去了荊州。特別是吳、蜀彝陵一戰,西蜀元氣大傷,再加上劉備和諸葛亮相繼死去,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西蜀每況愈下,致使諸葛亮「興復漢室」,統一中國的規劃完全落空。

諸葛亮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不僅表現在他為建立蜀漢政權,統一中國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政治方案,而且也表現在他深知治國之本。他分析政治形勢,除考慮到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軍事實力而外,還特別突出地強調恤民和用賢兩事。他在論述東吳「不可圖」時,指出「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論述益州「可圖」時,指出益州、漢中「民殷國富」而其主劉璋、張魯「不知存恤」,致使「賢能之士思得明君」。

他把能否取得政權和鞏固政權,從是否恤民和舉賢著眼,這就更加顯示了乙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卓見。

諸葛亮高臥隆中,「躬耕隴畝」的十年,過的也並非是與那種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諸葛亮認真研讀史籍,總結歷代興亡的經驗教訓;密切注意當時的政治形勢,冷靜地觀察與分析各個政治集團實力的消長和鬥爭的成敗。並且經常與當地及因避戰禍而流亡到荊州的名士司馬徽、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縱論時局變換,交換政見,暢談未來。

他最佩服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管仲和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將樂毅,並「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立志要象管仲、樂毅那樣,幹一番有益於天下統一的事業。為此,諸葛亮高臥隆中,靜觀天下風雲變幻,等待時機,期遇明主,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巨集偉抱負。

諸葛亮《隆中對》全文

隆中對體現諸葛亮才幹的具體分析

3樓:信必鑫服務平台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隆中對》選自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乙個戰略遠景。這一千古名篇,許多人能夠倒背如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此篇文章入選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上冊)。

諸葛亮《隆中對》全文

從《隆中對》中看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從《隆中對》中看諸葛亮是個學習能力比較強,知識面廣而雜,但是創造性思維不足,做事謀定而後動、臨場應變不足的人。1、《隆中對》中包括了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知識,知識面廣而雜的理由充足。2、《隆中對》的主體思想並非諸葛亮單獨思考完成,而是借鑑了劉邦定天下以及魯肅的二分天下戰略雜合而成的一種戰略思路,能夠從幾種不同的戰略思路中找到相對適合的戰略,證明了其學習能力強。

但同時《隆中對》中所表現出來的戰略思想並不是完全創新,而是繼承前人的思想。在新的對抗形式中這種思想已經不適合當前形式,諸葛亮並沒有做出合理的更改,而是單方面完整繼承,頂多是上述所說的思想的合併體。由此判斷,諸葛亮的創造性思維不足,或者說當時的諸葛亮知識雖廣,沒有足夠專的知識來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戰略分析,從而發展出適合當時形勢的戰略思想。

他很像現在網路資訊時代的人,知識面足夠,但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很多人能夠熟練使用高科技產品,或者利用這些高科技產品製造出新產品,脫離這些卻連肥皂都不會做的人。例如:

我。3、做事謀定而後動、臨場應變不足是由於知識面足夠廣而雜,但不專,創造性思維不足,所以很多謀略他能夠識破,或者給與足夠的時間,他能夠把這些知識綜合起來形成戰術思路。但是就像對陳宮的評價:

有謀而遲。更甚就是現在所講的事後諸葛亮。當然,這些弱點隨著參政時間的增長、經驗的積累、地位的提高都有所改善。

但當時的諸葛亮更適合的工作是——參謀。劉備放諸葛亮到領下施政,是對諸葛亮最好的培養了!!

5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27歲出山。幫助劉備打天下。為蜀漢兢兢業業了27年。真正的作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樓:匿名使用者

很有抱復的熱血青年,不同於年齡的沉穩和對當時局勢獨特的見解!雖足不出戶卻知天下事!

7樓:匿名使用者

那當然是料事如神的啦 分析的那麼準確。

《隆中對》 諸葛亮

8樓:匿名使用者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葛之利。

9樓:逆風的翅膀

他給劉提出的政治藍圖是「這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最開頭是「兩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他提出的戰略,戰策從(若跨有荊』『』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是乙個遠見卓識,才華橫溢,雄才偉略的人。

《隆中對》中,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勢的?他是怎樣一步步通過說理提出策略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形勢: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說理: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1樓:蘭念許

1。劉備不可爭鋒與曹操:軍事優勢和政治優勢2。不可圖與孫權:地利人和3。奪取荊益二州:地理優勢,其主不能守。

策略:1聯吳抗曹2奪取荊益二州3修養生息等待時機。

隆中對 諸葛亮是乙個怎麼樣的人(用原文回答)

12樓:網友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13樓:匿名使用者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14樓:匿名使用者

知人心,懂天文地理。

誰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諸葛亮的 隆中對 是誰記載的 ?

自董卓 已來,豪傑並起,跨州 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 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 寡。然操遂能剋紹,以 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 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 諸侯,此誠不可與爭 鋒。孫權據有江東,已 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 據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

《隆中對》中諸葛亮是對什麼時期天下形勢的分析

隆中對 中諸葛亮是對東漢末期天下形勢的分析。公元207年漢建安十二年曹操接受謀士郭嘉的意見,發輕兵北征,以除袁家之後。8月,曹操派張遼大敗 斬殺烏桓領袖蹋頓。9月,公孫康斬袁尚 袁熙,將首級送予曹操。遼東太守公孫度長子。公孫度死後,任遼東太守,曾經斬了勢窮來投的袁熙 袁尚兄弟,將二人首級送給曹操。死...

陳壽的《隆中對》說諸葛亮“身長八尺”,說明諸葛亮多高?(那時候一尺等於多少釐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諸葛亮 身長八尺 說明諸葛亮 193.6 cm.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