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中諸葛亮是對什麼時期天下形勢的分析

2022-01-15 06:58:03 字數 3719 閱讀 5011

1樓:匿名使用者

《隆中對》中諸葛亮是對東漢末期天下形勢的分析。

公元207年漢建安十二年曹操接受謀士郭嘉的意見,發輕兵北征,以除袁家之後。

8月,曹操派張遼大敗、斬殺烏桓領袖蹋頓。

9月,公孫康斬袁尚、袁熙,將首級送予曹操。遼東太守公孫度長子。公孫度死後,任遼東太守,曾經斬了勢窮來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將二人首級送給曹操。

死後,其弟公孫恭襲爵。公元207年,袁熙、袁尚聯合蹋頓單于進攻白狼山,被曹操手下大將張遼擊敗,蹋頓單于被斬首。袁熙、袁尚和數千騎兵逃往遼東,公孫康恐袁熙、袁尚鳩奪鵲巢,又見曹操無進軍之意,於是將二人斬殺,首級送給曹操。

公孫康死後,二子尚幼,遼東太守一職由公孫康之弟公孫恭接任。

孫權西攻黃祖。

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佔據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今湖北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相見。

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亦可以說是「三分天下」之計最早的起源。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劉備集團的命運從此改變。

2樓:守護迷途

當然是當時的天下形勢了。主要是當時天下的發展趨勢。

隆中對中諸葛亮如何分析天下形勢

3樓:匿名使用者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些話說簡單點就是曹操佔據中原 滅了那麼多人 不能和他硬碰硬 孫權這疙瘩有長江天險 不好對付 只能和他搞好關係 一塊打曹操 等曹操滅了 咱再把孫權咔嚓了 益州這地挺好 地勢險要 土地肥沃 而且劉璋張魯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你就把這佔了 以成三分鼎足之勢 荊州是個戰略要地 咱把它佔了 曹操和孫權都是老手了 後台太硬 你得布施仁政 才能收攬英雄將領 對外結交孫權 不能隨便惹什麼羌族蠻族 對內好好修理內政 只要天下的形勢時機一到 你派乙個上將將荊州之軍直指中原一帶 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打到秦川 你如果真的布行仁政 百姓誰能不用簞盛飯 用壺盛漿來歡迎將軍您呢 如果真能這樣做 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 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 你也能再見著那皇帝侄子了。

4樓:天堂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佔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5樓:凌遲龔**

隆中對自相矛盾。***說:「其始誤於隆中對。」蜀漢執行隆中對的結果就是丟失荊州。望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太強了打不過,孫權第二強可作為盟友,劉表和劉璋弱所以就攻下荊州和益州為家,待天下有變從二處出兵北定中原。隱藏的含義:先聯合孫權先滅了曹操,最後再收拾孫權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前形勢,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用原文回答,並寫出分析的具體內容及結論 30

7樓:邵麗

這個對策的核心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策的核心規定了在內政方面、在外交方面、在進軍路線上應怎樣。具體分析如下:

在內政方面應「內修政理」;外交上應「外結好孫權」;將來進軍路線是:出秦川,向宛、洛。

這些戰略方針實現必須有乙個前提是先建立自己得根據地,諸葛亮認為這個家應該安在荊州和益州。

隆中對中諸葛亮對當前形勢,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的?用原文回答,並寫出分析的具體內容及結論 。

諸葛亮這個英明得決策不是隨心所欲得異想天開,而是在正確得分析天下形勢得情況下做出得,他先分析了四個割據勢力。

北方的曹操:軍事優勢「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政治優勢「挾天子而令諸侯」

結論「不可與爭鋒」

江左的孫權:地理優勢「國險」

內部團結「民附」和「賢能為之用」

結論「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荊州的劉表:軍事優勢:用武之國,兵家必爭之地

弱點:其主不能守

益州的劉彰:經濟優勢:天然的糧倉

地理優勢:自古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地勢險要。

弱點:「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還分析了劉備,政治優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北方、東方、荊州、益州都是成就霸業的地方,可是劉備奪取北方行嗎?好象不行,是不是可以發揚一下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英雄主義精神呢?好象那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清醒的諸葛亮意識到了這一點,避其鋒芒,擊其弱處,先取荊州、益州。

(供你參考)

8樓:_龍之怒

對形勢的分析: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結論: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是怎樣分析天下形勢的

9樓:歐陽慕小白

《隆中對》一文中:

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劉備分析天下形勢的句子是:漢室顧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10樓:

三分天下。

採納我的答案吧。。

誰知道諸葛亮的隆中對,諸葛亮的 隆中對 是誰記載的 ?

自董卓 已來,豪傑並起,跨州 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 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 寡。然操遂能剋紹,以 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 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 諸侯,此誠不可與爭 鋒。孫權據有江東,已 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 據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

急!求《隆中對》中對諸葛亮的人物分析!(

首先,從 隆中對 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心懷鴻鵠之志,是乙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 無雙國士 諸葛亮在發表 隆中對 之前一直在鄉下種田,在當時那種通訊閉塞的環境下,竟然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而且什麼事情都分析得頭頭是道,可見他一直留心政局 收集外部資訊。從他的分析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一是他的資訊採集工作做...

陳壽的《隆中對》說諸葛亮“身長八尺”,說明諸葛亮多高?(那時候一尺等於多少釐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 丈夫 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 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諸葛亮 身長八尺 說明諸葛亮 193.6 cm.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