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誰,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誰

2022-05-04 17:07:57 字數 4912 閱讀 4580

1樓:可愛的怪獸

春秋五霸:「齊桓、晉文、晉襄、秦穆、楚莊」

「五霸」是中國古代史上的常識,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兩千年來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說法有十幾種,人頭多達十五個。現在,史學界的說法仍有兩種:一為齊桓、晉文、楚莊、吳闔、越勾踐;另一為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

而《歷史辭典》、《辭海》、《辭源》等權威典籍,對「五霸」詞條的解釋則是二說並存,莫衷一是。這個問題似乎成了千古之謎。不過,筆者認為:

只要詳加研究,這個千古之謎是不難解決的。

一、古今」五霸」說的歷史回顧

「五霸」說的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戰國後期至唐宋;二是明清至近代;三是現代。

第乙個時期是「五霸」說的爭鳴時期,各家主要是提出了自已關於「五霸」的說法,但都缺乏論證。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他們的「五霸」說共有六種:

1、「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說。如荀子《王霸》說:「……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強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

是所謂信立而霸也」從之者有《墨子·所染》等。

2、「齊桓、晉文、秦穆、楚莊、越勾踐」說。如王褒《四子講德論》說:「五伯以下,各自取友:

齊桓有管、鮑、隰、寧,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晉文公有咎犯、趙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有王、由、五羖, 攘卻西戎,始開帝緒;楚莊有叔孫、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諸夏;勾踐有種、蠡、諜、庸,克滅強吳,雪會稽之恥。」

3、「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說。如《白虎通·號篇》說:「五霸者,何謂也。

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公晉文公是也。」從之者有服虔《左傳解誼》、高誘《戰國策·齊策一》和《呂氏春秋·先已》注,應劭《風俗通義·皇霸》、崔*(撰:去手+土)《莊子·大宗師》注,杜預《左傳·成二年》注,顏師古《漢書·異姓諸侯王表序》注,孔穎達《左傳·成十八年》正義,楊士勳《穀梁傳·隱八年》疏,丁公著《孟子手音》等。

4、「齊桓、晉文、秦穆、楚莊、吳闔閭」說。如《白虎通·號篇》說:「或曰『五霸』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闔廬也。」

5、「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說。如《白虎通·號篇》說:「或曰『五霸』謂: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也。」趙歧《孟子·告子》注、應劭《風俗通義· 皇霸》、高誘《呂氏春秋·當務》和《淮南子汜論篇》注,陸德明《左傳·成二年》釋文、顏師古《漢書·地理志上》注、司馬貞《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索引等,從之。

6、「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說。如顏師古《漢書·諸王侯表序》注說:「此五霸謂: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也。」

在這六種說法中,從之者較多的有兩說,無從之者的有三說;人頭十乙個,其中完全相同的僅有二人,即齊桓、晉文;十一人有八人在春秋,有三人在夏商二代。

第二個時期是「五霸」的考訂時期。此時史學界開始對以往的「五霸」說進行了新的審視,有人同意以往的說法,有人則提出了新的「五霸」說。這時的「五霸」說有五家(本文由於篇幅有限,其考訂一律從略):

1、「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說。如何燕泉,見《疑耀》卷一;王端履的《重**齋筆錄》;陳立《白虎通疏證》卷二等。

2、「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說。如張萱的《疑耀》卷一;毛奇齡的《四書剩言》;吳漢翃的《春秋提要》等。

3、「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說。如閻若璩《四書·釋地三續》。

4、「齊桓、晉文、晉襄、晉景、晉悼」說。如全祖望《鮚崎亭集外編》卷36。

5、「鄭莊、齊桓、晉文、秦穆、楚莊」說。如近人朱起鳳《辭通》卷十九禡韻「五霸」?酢?br>

這時的「五霸」說與以往相比,考訂掉了三種說法,新增加了兩種說法,人頭也由原來的十一人增加到了十五人。但總的說來,這是期的「五霸」說較之以往無重大改觀。

第三個時期是對傳統「五霸」說進行深人研究的時期。這時期的「五霸」說只有兩種:

1、「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說。如楊伯峻先生的《孟子·告子》注。

2、「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說。如金景芳的《中國奴隸社會史》一書。

這一時期的「五霸」說與傳統相比,由過去的八種說法驟減到了兩種,人頭也由十五人減到了七人,不過這時沒有提出新說法。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關於「五霸」的單一的說法,事實上,自古及今,「五霸」問題還有許多並存的說法:第一時期,如《荀子》、高誘的《呂氏春秋》注,應劭的《風俗通義》、班固的《白虎通》等;第二時期,如顧炎武的《日知錄》和蔣炯的《重**齋筆錄》等;第三時期,如《歷史辭典》、《辭海》、《辭源》等。另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學術以及政治氣候的變化,「五霸」的最流行的說法也不一:

如古代是儒學統治時期,所以清代以前最流行的說法為杜注《左傳》中的「昆吾、豕韋、大彭、齊桓、晉文」與趙注《孟子》中的「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二說。自近代以,來由於《荀子》之被重新發掘,而且據現代人證明,其自然觀接近唯物主義。所以,《荀子·王霸》中的「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 」一說的呼聲頓高,以致發展到了與趙注《孟子》的「五霸」說平分秋色的地步。

然則這都是趕潮人的鬼把戲,非有科學之依據。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歷史上,對「春秋五霸」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3樓:一起找東東

歷史教科書則以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為五霸關於春秋五霸的問題,單就戰國及漢代至少已有四種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稱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為五霸;

《左傳》、應劭、趙岐以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為五霸;

《白虎通義》以齊桓、晉文、秦穆、楚莊、吳闔閭為五霸;

《漢書》顏師古注引江以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為五霸。

也有一說是春秋五霸是為了應五行之說而湊數;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誰

4樓:逗比逗無悔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   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的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擴充套件資料春秋五霸版本: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5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指的是:

尊王攘夷的齊桓公、春秋大義的宋襄公、會盟天下的晉文公、 獨霸西戎的秦穆公、問鼎中原的楚莊王。

戰國七雄分別為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時期參與爭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春秋五霸」並不是勢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戰國七雄:

國名 都城 都城現今所在地 國土在今省份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南韓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樑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戰國七雄: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南韓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樑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別是誰呢,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是誰

戰國七雄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在歷史上,對 春秋五霸 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但是在歷史上宋襄公並沒有成為真正的霸主另一說 五霸 是指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春秋五霸 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戰國七雄 ...

春秋五霸到底是誰 春秋五霸分別是誰?

關於 春秋五霸 史上說法不一,至少出現過8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通常用的傾向於 史記索隱 或 荀子 的版 史記索隱 的說法是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而 荀子 王霸 則是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其他的說法,你可以參考百科,春秋五霸 詞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春秋五...

春秋五霸分別是是誰,春秋五霸分別是哪些人?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另外一種說法是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但這種說法比較勉強,是以會盟成為盟主而定的五霸,但宋襄公其實沒能會成盟,只是名義上的盟主而已,沒幾天就被搶走了。秦穆公霸的是西戎,中原沒他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