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本我,超我是什麼意思本我自我超我各是什麼意思啊

2021-03-08 10:18:47 字數 5299 閱讀 9521

1樓:sindy蓀

自我:讀音【zì wǒ 】解釋:自我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在我們的經驗中,覺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區別於周圍其他的物與其他的人,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識。這裡所說自己的一切指我們的軀體,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活動。造句:

犯了錯誤先做自我檢查,再聽取大家的批評。

本我:讀音【běn wǒ 】解釋: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造句:母愛是一本我終生無法讀完的巨著;母愛是一片我永遠也飛不出的天空。

超我:讀音【chāo wǒ 】解釋:為精神一主要成份,大半無意識,少半有意識,產生於自我,對父母、老師或其他權威的勸告、威脅、警告或懲罰表現出順從或抑制,從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會準則,有助於性格形成和保護自我來克服過勝的本我衝動。

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現實,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實際或快樂。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發展而來的。它由兩部分組成:

自我典範和良心。自我典範相當於幼兒觀念中父母認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東西,良心則是父母觀念中的壞的東西。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觀念的兩個方面。

造句:自我心理學實際上提供新的機遇,利用夢來研究自我和超我功能,除了較早將焦點放在驅力派生物上之外。

三者之間的關係

(1)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2)本我(id):位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樂原則"

(3)自我(ego):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個體意識到其認識能力;另一方面使個體為了適應現實而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4)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則"

(5)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始終處於衝突--協調的矛盾運動之中。本我在於尋求自身的生存,尋求本能慾望的滿足,是必要的原動力;超我在監督、控制自我接受社會道德準則行事,以保證正常的人際關係;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慾望,並找到途徑滿足本我慾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監督,還有反映客觀現實,分析現實的條件和自我的處境,以促使人格內部協調並保證與外界交往活動順利進行,不平衡時則會產生心理異常。

2樓:毓城督欣暢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但如果真地想弄明白,還是要自己去看去研究,只言片語是不能理解乙個大家的思想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是弗洛伊德對於人格結構進行分析時所提出的概念,在《自我與本我》一書中對人格的結構有詳盡的介紹。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就像一口沸騰著本能和慾望的大鍋。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洩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

自我(ego)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任何能成為意識的東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許還有仍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東西。

對於本我和自我的關係,弗洛伊德有這樣乙個比喻:本我是馬,自我是馬車伕。馬是驅動力,馬車伕給馬指方向。

自我要駕御本我,但馬可能不聽話,二者就會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對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過去在**,自我即應在**。

」自我又像乙個受氣包,處在「三個暴君」的夾縫裡: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調節三者之間相互衝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嚴厲正經的大家長。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有時會懷疑「這乙個我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

「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慾望和道德的衝突而痛苦不堪?

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出其來的醜惡念頭而惶恐?這種狀況如果持續得久了,或者衝突得比較嚴重,就會導致神經症的產生。

4樓:沐沐a姆姆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就像一口沸騰著本能和慾望的大鍋。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洩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

自我(ego)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任何能成為意識的東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許還有仍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東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嚴厲正經的大家長。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有時會懷疑「這乙個我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

「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慾望和道德的衝突而痛苦不堪?

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出其來的醜惡念頭而惶恐?這種狀況如果持續得久了,或者衝突得比較嚴重,就會導致神經症的產生。

5樓:須心宗德業

本我(id)

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性三者均屬之。本我中之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故而從支配人性的原則言,支配本我的是唯樂原則。

例如嬰兒每感飢餓時即要求立刻餵奶,決不考慮母親有無困難。

自我(ego)

是個體出生後,在現實環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發展而產生,由本我而來的各種需求,如不能在現實中立即獲得滿足,他就必須遷就現實的限制,並學習到如何在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此外,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對本我的衝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衝與調節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是規定自己行為免於犯錯的限制。

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則。

本我 自我 超我 各是什麼意思啊

6樓:匿名使用者

1、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d」,原德文本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2、自我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

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

擴充套件資料:

本我、自我、超我的區別

一、三者奉行的原則不同

1、本我是感性、是本能慾望,奉行享樂原則。

2、自我是理性,是邏輯思維,根據外在環境來調節呈現出來的人格,奉行現實原則。

3、超我是內心的道德底線,源自人類集體認同的規範,奉行道德原則。

二、位於心理結構的層次不同

1、本我位於心理結構的最內層,是心理結構中最原始、最隱秘的部分。如人剛出生時僅有生理需要(物質需要),餓了吃,吃了睡。但隨著生命的成長,人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後天形成的)。

2、自我是本我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中介環節,自我是在幼兒期通過父母的訓練、後天的學習以及與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形成的。

自我是個體人格的執行者。它從「本我」中分化出來,並遵循現實原則。其主要作用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並以合理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求。「自我」是個體最常意識到的部分。

3、超我屬於心理的最外一層, 人的自我之所以有時會約束本我,是因為有超我的監督和可能的懲罰。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 來自個體成長過程中的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及價值觀念,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

它遵循道德原則,並追求完美的境界。「超我」與「本我」相對立,並對「本我」產生抑制,同時也對「自我」發揮監控作用。

7樓:樸柯

這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是弗洛伊德對於人格結構進行分析時所提出的概念,在《自我與本我》一書中對人格的結構有詳盡的介紹。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力,就像一口沸騰著本能和慾望的大鍋。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洩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

自我(ego)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任何能成為意識的東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許還有仍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東西。

對於本我和自我的關係,弗洛伊德有這樣乙個比喻:本我是馬,自我是馬車伕。馬是驅動力,馬車伕給馬指方向。

自我要駕御本我,但馬可能不聽話,二者就會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對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過去在**,自我即應在**。

」自我又像乙個受氣包,處在「三個暴君」的夾縫裡: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調節三者之間相互衝突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嚴厲正經的大家長。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有時會懷疑「這乙個我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

「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慾望和道德的衝突而痛苦不堪?

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出其來的醜惡念頭而惶恐?這種狀況如果持續得久了,或者衝突得比較嚴重,就會導致神經症的產生。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自我,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本我

心理學上 抄的自我 ego 這個概念是許多bai心理學學派所建du構的關鍵概念zhi,雖然各派的用法dao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

本我 自我 超我的區別,本我 自我 超我的區別是什麼?

本我就是最初懂事的那個自己,最原始的那個自己。慢慢長大後有了可能會因為有了一定的學識或者經驗,有了主見的情況下就叫做自我 超我就是已經到了有了自我理想和社會準則,簡單說就是人生經驗已經達到了境界。這種境界可以引導他限制他自己,讓他沒有完美人生都不行 超我說通俗一點就是有了一定的素質,內涵,修養,這些...

什麼是自我 本我和超我?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學說,他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 自我 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 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 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