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建都長安唐朝之後,為什麼再沒有朝代在長安建都?

2021-03-07 18:57:49 字數 5026 閱讀 9761

1樓:何處惹丨塵埃

長安的地理優勢很好。

長安這個地方,夠牢固,夠堅挺。當年春秋戰國的時候,那麼多諸侯國,那麼多能打的人,最後都給擋在外面,連長安的大門都沒摸到。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王叛亂,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了一次。

長安能這麼猛,更它的地理優勢有很大關係。

長安這個地方,由四個關口扼守要塞。這四個關口,分別是潼關、武關、大散關和蕭關。個個都是險要關口。

以潼關為例,在古代,潼關不僅頂著」天下第一關「的名號,更主要的一點在於,它跟秦嶺、禁谷連線起來,又有黃河作為屏障,再加上刻意修建的城池,只允許一輛車經過的寬度。

這麼乙個險要地方,對於李淵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大唐新立,根基不穩,先不說北方的突厥,光是應對國內的局面,都足夠李淵頭疼了。所以最後定都長安。

2樓:霜舞殘陽

唐朝在長安建都自有其深意。

首先,古代都城選址對自然條件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謂自然條件,第一就是山水條件。有一種說法叫選都城背山面水,也就是我們搞建築。

都城是乙個建築群體,跟蓋房子一樣。蓋房子要採光、要朝陽。建都城呢,要選地形,要大的地形。

背山面水的目的是什麼呢?麵水是為了生活需要,背山當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

因此地形對於都城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慮政治的安全,考慮它經濟的發展,或者正常的乙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運作。所以說不考慮基本的經濟條件、基本的環境條件是不行的。

第二個還要考慮居中,天下居中。不管是夏王朝,還是商王朝,它盡量考慮它的都城要能夠便於控制它的國家。但居中這個理念並不完全的就處於整個國土的中間。

長期以來,我覺得中國首都,在我統計了,千年以上首都立都的是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洛陽,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居中的地區,是居中的。而且是交通的乙個中心樞紐。古代人重視交通,首先交通好多路是後人修的,沒有修路條件是不行的。

比如秦始皇上台以後就要修路,實際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交通網,有各種道路,有直道,一直到現在的包頭,從西安到包頭。有弛道,還有各種道路。東邊可以到現在的遼寧綏中,甚至山東半島。

西面呢它可以也走的會很遠,南面也修,一直修到現在長江三峽。有的通過棧道連的。因此呢,因為當時要想對國家行使統治,行使權利,沒有必要的交通設施,那根本沒法達到,沒法滿足你的要求。

因此首都在選址當中,這些因素呢,就是地理形勢、地理位置,都是非常關心的。

再乙個就是人文的和經濟發展條件。人文條件呢,包括它的發家、發展。比如秦人他起於甘肅東部和陝西西部,因此他的首都,就是他大本營。

他首都往往定都在長安。我們說西周王朝,它也是,它主要起源於現在的岐山、扶風一帶。就是寶雞地區那一代,所以他把首都定在那兒。

再乙個人文背景,這地區相對應該說比較發達的或者比較先進吧,經濟上應該比較發達,不能說經濟上太貧窮或者說自然條件太惡劣。但是最起碼的生活沒法維持,這也就是定都的必要條件。比如說像秦定都完咸陽以後,到漢朝為什麼不定都在洛陽而定都在長安呢?

乙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長安在當時的人認為來講,人們把全國的土地分為九等,上中下三大部分,上中下又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六九等,分了九等。而現在的所謂的大西北,渭河流域,關中地區,當初是上上的,被稱為「天府之國」。現在我們天府之國是指成都平原,當時指天府之國是關中平原。

當然這個很重要的原因,和秦始皇在西元前240多年,讓乙個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叫鄭國的給他修一條渠,叫鄭國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渠。鄭國渠就是引涇河的水,大家知道有個成語叫「涇渭分明」。就是涇河的水和渭河的水,乙個清的乙個渾的。

把涇河水引到叫渭北高原,從而把它的當地產量大大提高,國力大大增強。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定都特別要注意的地形。產量提高了,糧食應該是最基本的。

社會越落後,歷史越久遠,糧食對人們的重要性越大。到現在來說我們應該說糧食越來越大家覺得無所謂了,社會越進步,飲食在經濟所佔的比例越小,因此農業來說對乙個古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洛陽,洛陽有伊洛流域,伊河、洛河。

這地方呢,應該說各方面條件農業生產相當好。北京這個地區呢。應該說尤其元明清這三個朝代以後,這個時期經濟的發展,因為整個中國經濟的東移,我後面還要講到這些事情。

它不單單是農業,涉及另乙個方面的經濟,經濟重心的東移,而造成都城的東移,也是跟經濟有關。我想呢,作為都城的選址這方面呢,這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乙個單獨的因素,還有個軍事因素。

比如像元代,當然它主要發源地是靠北的,內蒙古或者蒙古。比如清它是東北地區,但是明代為什麼也立都北京呢?從南京要遷過來呢?

應該說在明代的時候,當時作為軍事的主要的來自軍事外邊的威脅,北面比南面要大得多,南面對它沒什麼威脅,在明代的時候,在元明清的時候都是這樣。這樣的話,把政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放在了北京,應該比放在南方,比放在南京更有利。這也就是為什麼選址在北京。

元明清,包括遼的南京,金的中都,它既不再往北走,也再不往南走,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選址這個問題呢。也不單單是看一方面,要看多方面因素。既有軍事的;也有政治的;也有人文環境的;也有地理環境的;綜合多方面因素。

而且不同時代,有不同特點,所謂不同時代有不同特點。因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面臨的不同軍事任務,面臨的軍事形勢。比如在漢代,西漢的時候,它的主要的威脅來自於匈奴,從北部和西部來的匈奴。

因此它擱在長安,到了東漢的時候就變成洛陽了。相對來說那時候的匈奴威脅比西漢小多了。它更便於指揮了,為了和匈奴作戰便於指揮放得更西部地區;再乙個劉秀家的大本營在南陽,南陽在洛陽南部,洛陽離它更近一些;從他的政治勢力發展來說擱在洛陽更好一些。

因此呢,我就說作為都城的選址,我想不但是中國,可能在古代世界許多國家都是由多種因素所形成的。最後導致這麼乙個結果選在哪兒,有時選不好造成王朝的覆亡,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城市選址:

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選擇適中的地理位置,即擇中原則;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即『度地卜食,體國經野『的原則;考慮自然景觀及生態因素,提出『國必依山川『的原則;考慮設險防衛的需要;考慮水源及交通問題,往往選擇水陸交通要衝。中國古代都城,實際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縮影。

應該說是既然是歷史的縮影,中國歷史不管從廣度和深度都是很大、很深的。

3樓:詮釋另一種美

有幾點考慮

首先 長安是隋都 不管從經濟上 文化上 還是政治上這裡的基礎都比較好其次 李淵並不是馬上就做了皇帝 而是先立了乙個楊氏傀儡皇帝再者 符合定都的地方當時有三 乙個是長安 另乙個是洛陽但王世充佔了 還有乙個是他的老巢太原 但太原偏北 不易管理長安周邊等戰略要地

4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是當時國際性的大都市,同時是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有利於控制政權,和維護政權的穩定。

5樓:同甘共昔

長安,形勝之地,,秦有而兼六國,漢有而定天下,一句話地形易守難攻,政權不容易顛覆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那時候煬帝在江都(揚州),農民起義遍布全國,煬帝命令太子監國,太子在長安,李淵攻占長安時還沒稱帝,只稱唐王,在政治上佔優勢,東都洛陽被王世充占領,而又靠近東邊的農民起義軍,長安作為西魏、北周、隋朝的都城,已經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隋朝首都長安,李淵入長安挾天子以令天下,最後在長安建元稱帝

8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開國的根基就是長安

9樓:丁菲飛飛兒

長安是國際性的大都市

10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的經濟結構和地理位置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是隋朝的延續,當然建都長安。

唐朝之後,為什麼再沒有朝代在長安建都?

12樓:王先森的水果派

隨著時代的發展,都城注定不再是乙個從事農業生產,而是人口密度巨大的大型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燃料等生活物資。而關中地區經過多年的開發,水土流失問題凸顯,植被覆蓋率下降,土地出現荒漠化,放眼望去的不再是一片綠地,而是出現了大量的裸露黃土,黃土之上,草都不長,談什麼長莊稼。

這個問題自唐朝出現,到北宋完成。所以北宋以後的王朝就不可能在相對貧瘠的陝西定都了,長安無法支撐都城大量的人口。唐代之前,長安水路暢通,還能通過河道運輸,輸入外地的糧食,但是冬季河道冰凍後,長安就可能陷入糧荒。

最終長安不再作為都城了。

反觀歷史上,隋文帝就曾經因為長安糧荒,帶著長安全城到洛陽尋找糧食,隨著江南的開發,使得國家的經濟重心南移,而廣大的東南地區尤其是江浙地區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富庶地區。其實,隋朝就已經意識到長安不適合作為都城,所以隋煬帝興建了洛陽準備作為新都。尤其到了唐朝,雖然依然定都長安,但是很多皇帝,都長期駐洛陽,長安更多時候是一種象徵存在。

隨著中國發展,人口的不斷壯大,我國發展了漕運,從南方往北方運糧食,生活用品,長安,離南方較遠,而且交通不便,基本上都城在漕運的沿岸如洛陽,汴京,南京,北京都是在漕運的沿岸。以至於後來漕運成為了國家的命脈。

13樓:白九是大力

首先唐朝過後是宋朝,宋朝是南方往北方打,根據地在杭州,所以一直在南方,後來的國家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考慮,所以沒有朝代在長安建都

14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在唐朝的時候已經消耗掉了很多資源,而且是曾經這麼繁華過。我覺得如果我是後面的帝王,會有很大的壓力的。

15樓:邢莫

可能是因為再後來,雖然長安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是這樣乙個地方不夠安全和隱蔽,有很多人窺探,所以後來每個人都不會願意選擇這樣乙個地方。

16樓:鍖楃瑱餜悥

我認為是之前很多朝代的都城都是在長安建的,然後就把長安的資源都比較消耗盡了,還有就是因為宋朝是南方往北方打,所以就在一直在北方根據地。

17樓:趴趴貓

很多帝王都城定在長安,也使長安的資源耗盡,長安已經不適合作為乙個國家重要的都城了,為了更好地生存,帝王們也會另擇一片風水寶地。

18樓:星空一角

因為後來的長安不如其他的城市繁華了,而且相比之下,其他的城市更利於統治,經濟中心的南移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9樓:此時無少

我覺得唐朝以後很少有王朝選擇定都長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之後的王朝,充分發現了南方具有的巨大潛力,相比起過度消耗的長安來說,在南方定都更利於自身的發展。

唐朝之後,為什麼再沒有朝代在長安建都

隨著時代的發展,都城注定不再是乙個從事農業生產,而是人口密度巨大的大型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 燃料等生活物資。而關中地區經過多年的開發,水土流失問題凸顯,植被覆蓋率下降,土地出現荒漠化,放眼望去的不再是一片綠地,而是出現了大量的裸露黃土,黃土之上,草都不長,談什麼長莊稼。這個問題自唐朝出現,到北...

唐朝之後為什麼再也無朝代願意定都長安

長安交通不便,不利於中原和江南產糧區的糧食運輸,供養不起大量的城市人口,自然不會被選擇。越到後期,帝都的人口規模越大,需要的物資和糧食越多,沒有便利的交通 是的,古代就是漕運,依仗江河和運河 是沒法建立大型都城的。特別是供養多產出少的帝都。你看看你後面列舉的都城,不是在江河邊就是有運河 吃飯是大事。...

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為什麼還能存在150年

唐朝是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朝代!即使放在過往數千年的世界歷史上來看,相較那些曾經湮沒的強盛帝國,它也依舊表現的熠熠生輝。這個著名的朝代之所以被後世如此稱許至今,除了帝國領土幅員遼闊,國力強盛之外,更重要是它是中華文明第一次真正意義的開始強勢向世界輸出的朝代。它所開創出有名的 貞觀盛世 開元盛世 成為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