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闡述大運河申請世界遺產的理由

2021-03-07 02:18:25 字數 4624 閱讀 3008

1樓:9點說史

大運河申遺的理由:

1、大運河是隋朝隋煬帝下令建造,是中華人民汗水和智慧型的結晶,與長城同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兩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後的很長時間內,對南北文化,南北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2、對南北文化,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形成有多種文化元素的中國文化,對日後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動作用,作為南水北調的東線方案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

一、社會進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擴充套件資料

大運河文化,上承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下至清宣統末年,續以當代公元兩千之初。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以物態文化創造出的流動的歷史。

因此大運河文化史——時間至少有2400多年,比中國的封建王朝還要長,跨越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四種社會形態。

而長城則是凝固的歷史。「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劉楓說;「如果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相加,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長城媲美。」權威專家鄭孝燮和羅哲文說。

大運河與萬里長城,被列為世界最巨集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和一大批水利專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創造。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人工運河,開鑿於春秋——吳王夫差開鑿的從江都(今揚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溝,完成於隋,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疏通於明清,距今已2400多年的歷史。

清中葉後,南北海運興起,津浦鐵路通車,加之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大運河作用逐漸縮小。

2樓:木棉花花沫

這個答案是我曾經回答相同問題的最佳答案,比較簡潔,希望對你有用。

對南北文化,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形成有多種文化元素的中國文化,對日後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動作用,作為南水北調的東線方案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

一、社會進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3樓:如若回到當初

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巨大,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保護其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地方剛剛好,大運河的傳統功能在逐步衰弱,自然風情獨特。但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工程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京杭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身後。所以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實是為了保留中華民族這一歷史壯舉

4樓:雪雪小豆

2023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乙份提案,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專案。

這58位委員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蘇、河北等大運河沿岸六省市的現任政協主席及原政協主席,也有國家文物局的前後兩任局長——張文彬和單霽翔。舒乙、王鐵城等知名人士也紛紛簽名。

第一提案人劉楓委員說,大運河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站在保護人類文明的高度看,大運河不僅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也為世界所公認。大運河水系綿延數千里,縱貫南北,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情,孕育出濃郁的線形文化景觀,如果再加上還未被很好發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就更加豐富。

「如果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相加,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長城媲美。」兩位權威專家——2023年呼籲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鄭孝燮、羅哲文如此**,「我們堅信,京杭大運河『申遺』的成功率非常大。」

「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劉楓委員提醒說,但是必須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功能逐步衰弱,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如果不注意啟動有如「申遺」這樣重大的、為各地重視的保護工作,她的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等,將不可避免地退化並迅速消亡,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京杭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絕不是某個地方和部門的事。政協委員們建議,應從戰略高度,立即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岸**參加並鼎力支援的研究機構,摸清大運河「家底」,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專案。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

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資訊。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保護好京杭大運河,對於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運輸功能已經改變,河道、沿河風貌和人民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又面臨著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嚴重挑戰。如果再不加強保護,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會不復存在,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對大運河進行搶救性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呼籲━━喚起公眾對大運河重要地位和多重價值的社會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各級**的保護意識,總結和宣傳各地在保護與發掘運河深厚歷史文化內涵方面的經驗,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延續運河文脈,傳承運河文明。

━━從國家戰略高度,建立統一協調機構,制定大運河保護的法律法規,統籌保護與發展規劃,調動各方力量,實施有效保護,科學合理利用,造福子孫後代。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重視並啟動京杭大運河申遺工作,以創新的思路,正確處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係,正確處理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係,切實把申遺的過程變成加強大運河保護與管理的過程。

━━盡快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線城市參加並全力支援的研究機構,收集資料,摸清家底,以嚴肅的科學態度,開展調查研究和價值評估工作,向有關部門提出可行性建議。

━━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大運河沿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實施過程中,更加注重大運河的整體風貌,確保沿線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使古老的運河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

數字京航大運河

為了更好保護京杭大運河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國將「開鑿」「數字京航大運河」

2023年5月初在京召開的全國社會發展科技會議提出,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實施數字京杭大運河專項。

根據國家文物局釋出的《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和技術發展「十一五」規劃》,我國專家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制定京杭大運河住處採集標準,系統開展調查評估工作,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手段建立京杭大運河文化遺產綜合資訊系統。

《規劃》介紹,這一系統能將京杭大運河的文字、**、地圖、遙感影象等非空間資料在同一地理參考座標系下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通過文字和圖形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通過文字和圖形進行雙向查詢、檢索並對圖象進行瀏覽、查詢、分析和製圖,形成基礎資訊資料庫,為實施京杭大運河的保護、研究、展示、管理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京杭大運河治理目標

近年來,太湖流域內年用水總量290億立方公尺,而流域內本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只有162億立方公尺,剔除因汙染不能利用部分,太湖流域3000多萬人口年創造近萬億元gdp,用水量竟是實際資源量的兩倍。由於太湖流域水汙染治理與經濟發展和流域人口數量不相協調,流域水體汙染十分嚴重,使太湖流域面臨水質型缺水的嚴峻形勢。根據1998~2023年三年間連續水質監測評價表明,儘管近幾年來**和地方各級**加大了流域水汙染防治的力度,但太湖水體水質總體上尚未得到明顯好轉,湖泊富營養化在整體上也未得到明顯改善,2023年總磷、總氮、化學耗氧量均遠未達到規劃治理目標;河網的水汙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方還有惡化的趨勢,太湖流域水資源面臨嚴峻的形勢。

另一方面,京杭運河與錢塘江溝通後,隨著杭州城市的發展,船舶運輸在經濟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船舶的噪音和廢氣的排放,已經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品質,船舶航行發生的多起涉橋事故,對拱辰橋等重點保護文物也構成了不可避免的威脅,貨運船舶的參差不齊的外觀形象,也與目前的景觀河道很不協調,並且已經發生了多起船舶碰撞、損壞景觀設施的事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杭州生活品質之城的建設。如果運河杭州到塘栖段停止貨運船舶航行,改為完全的旅遊河道,旅遊經濟產生的效益和沿岸房地產業的經濟效益,將是巨大的。

因此,開闢錢塘江水系富春江與太湖水系東苕溪的航道,溝通錢塘江太湖流域,引富春江的優質水源,自然流經東苕溪,衝排太湖水系的劣質水,為杭嘉湖地區及上海提供優質水源,改善這些地區的水資源環境,在逐步對汙水進行截汙納管後,使京杭運河及其叉河成為杭州、嘉興等城市的優質自來水源,具有現實的意義和可持續發展的遠景。為確保船舶航行安全和水質不受船舶汙染、以及節約土地資源,採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電氣化輕軌控制船舶航行,從而實現低航道等級、高通航能力的安全型、節約型航行方式,在全國率先實現綠色航運。

2023年05月25日,京杭大運河作為中國春秋至清時期的偉大工程,被***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5樓:匿名使用者

1.促進了南北經濟、政治、文化大交流。

2.為唐朝時的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請簡單闡述隋朝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理由。

6樓:木棉花花沫

對南北文化,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形成有多種文化元素的中國文化,對日後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動作用,作為南水北調的東線方案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

一、社會進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

元朝大運河,元朝大運河與隋朝大運河的區別

自隋唐至宋,大運河是以大都為中心的一條南北運輸線,經元朝修會通河和通惠河以後就成為以大都為中心的新型運河了,它就是今天京杭大運河的前身。元代全國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後,為了縮短從北京到杭州繞道洛陽的航線,1283 1293年,先後挖通了北京到通縣的通惠河 山東臨清到東平的會通河 東平到濟寧的濟州河。...

那裡有大運河?大運河在什麼地方

世界三大運河。巴拿馬運河 一九一四年完工,長八十一點三公里,寬九十一至三百零一公尺,是大西洋太平洋間最重要最便捷的國際通道。紅海最北端的埃及蘇伊士運河口。該河全長一百七十二點五公里,寬八十至二百公尺,深十二至十五公尺,可通行四萬六千噸級輪船。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西歐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繞道南非好望角...

隋朝大運河有什麼用,隋朝大運河作用

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 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由於在隋朝之前,江南經濟已趕上北方,那麼,隋朝開鑿運河與江南經濟地位的提高是有關係的。運河,就是為了 河運 隋朝建立大運河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南方的統治。隋運河以洛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分為永濟渠 通濟渠 山陽瀆 邗溝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