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誰能告訴我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2021-03-04 09:07:57 字數 5640 閱讀 6450

1樓:匿名使用者

祭祖既是國人的傳統,也是國人的文化,本身是傳統與文化合二為一,並一以貫之的歷史現象和現實現象,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縱觀人類歷史,祭祖現象可以說遍布世界,只是表現多樣、程度有別而已。

所謂中華民族擁有不間斷的文明,與我們更加重視以祭祖為具體表現之一的慎終追遠、追本朔源文化應該說有很大關聯。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不僅是現實的根基,還可以是未來的指向,如數軸的負向支撐正向,二者互為存在的依據。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是炎黃子孫行世存義的根本所在,祭祀先祖不忘本,對離世和在世的親人心有敬愛,才會對其他人有信義。所以中國人重情義親情,與人和善。當前社會浮躁,不正常事件多有發生,就是像很多人不敬父母、不愛子女,就是缺少傳統文化修養。

個人愚見,非專業人士,僅供參考。

3樓:im土豆酋長

祭祖商朝已有之,《中國思想史》張豈之著中提到,商人認為天上地上各有乙個王統治分管統治,而商王是地上之王,商人的宗教是一元神的宗教,他們祭奉的至神上帝也就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亦即卜辭中的「高祖夔」也就是山海經裡面的帝俊,而這位始祖傳說中是接受了上帝的禪讓。上帝和祖先的分離源自於周朝.......可以看看感覺有幫助......

如何正確認識**信仰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4樓:飛軍玲

這很正常。很多**徒都這樣。

首先要看,中國傳統文化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如果是正確的,儘管學習,這是可以的。如果是不正確的,比如一些落後的思想,可以不學習。

每一種文化中都有精華與糟粕,**徒這點和別人一樣,精華的就吸收,糟粕就擯棄,沒什麼不可以。

清明、端午此類節日,倒真和迷信有關,比如清明祭祖、端午祭屈原、中秋祭月等,純屬迷信活動,不參加更好。**徒可以紀念先人,但不必祭拜,可以紀念屈原,但不必敬拜。這很簡單。

誰能告訴我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5樓:

由儒學發展演變而來的「儒教」.從來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宗教.因為它始終孝著執著的人世精神和人本主義傳統。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中.儒家思想的影響刁僅久遠深刻而且也極為廣泛,它作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滲透到中國人的生活乏俗和思想情感之中。儒家思想甚至可以被視為是使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得以維繫留思想文化基礎。

也許正因為儒學對於中國社會所起的這種作用。相當於**教福西方社會中的作用,再加上儒學本身就具有「神道設教」這種特殊的帶有宗教性屈的思想,同時又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因而儒學才被稱為「儒教」或者「孔教」。硇這種新神學在制度上,以《四書》、《五經》作為經典,有著祭天、祭孔、祭祖的禮儀而且在全國各地都有孔廟、文廟作為朝拜聖地。

對於中國社會的歷史程序和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文化發展和演進,儒學與「儒教」有著巨大而深邃的影響作用。儒學與儒教的倫理思想深入到中國人精神情感的內部,直到今天它還影響到現代人的道德和價值觀念。可以說,在儒學與「儒教」的作用下才形成了中國的民族文化特徵,這種文化特徵與西方文化是截烈不同的。

中國古代祭拜祖宗的傳統什麼時候開始

6樓:匿名使用者

從遠古時期時候開始。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於遠古時期,古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物件。

他們認為祖先雖然過世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在歷史演變程序中,很多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嶺南一帶重視傳統習俗,祭祖習俗至今仍盛行。

中國數千年來承襲了祭祖的傳統,其中有著多重心理作用,其中至為重要的一種,便是飲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

擴充套件資料

祭祀時間

清明節:四月初五,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因與寒食節相鄰也就成為了掃墓祭祀先人的節日。清明節是中國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之一。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

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

7樓:cj的瓜娃子

祭祀就是通過固定的儀式向神靈致以敬意,並且用豐厚的祭品供奉它,請求神靈幫助人們實現靠人力難以達成的願望。祭祀的物件就是神靈。從本質上說,祭祀是對神靈的討好與收買。

祭祀的產生與人類早期對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懼有關。風雨雷電,日月星辰,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認為是有神靈主宰,「萬物有靈」的觀念也由此產生,人類感激神靈,但也對他們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們又相信人死後具有靈魂,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人們已經具有較為發達的靈魂和鬼神觀念,』並且產生了大規模的祭祀活動。

祭品人們既然對神靈有所祈求,祭祀神靈就理應拿出最好的東西祭獻,以博得神靈的歡心。為了討好不同的神靈,祭品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主要有食物、玉帛、人牲等。古人對豐厚的祭品也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燔燒、灌注、埋、沉沒、懸和投等,分別用來祭天、地、山、水等神。

人牲就是以人為祭祀品,「人是神最受歡迎的犧牲」。人祭成為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最高形式的獻祭。早期的祭祀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隨地均可祭獻,後來逐漸規範化,出現了固定的地點,主要有平地、壇,另外還有平坑、宮廟和墳墓等場地。

注重恭敬虔誠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文化的特徵之一。面對神靈一定要發自內心的恭敬,祭神時要相信神靈的存在,內心如若不相信神靈的存在,就無法與神靈溝通,如此祭祀便沒有什麼意義。所以,祭祀的原則是「敬享」、「貴誠」。

《易·既濟·九五》有「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祭實受其福」之說,原因就在於祭祀貴在態度的誠敬,而不在於祭品豐儉。一般人祭祀要誠敬,天子、諸侯祭祀更要至誠至敬。由於注重恭敬虔誠,《禮記·祭義》引出祭祀「貴質」和祭祀「不數」、「不疏」的主張。

祭祀「貴質」就是主張祭祀場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質樸。祭品崇尚用一種薄酒和清水、粗布、草蓆和竹蓆:祭祀進獻的羹不加作料、祭祀用的圭不加雕琢;郊祭的場所只是打掃乾淨地面,沒有什麼建築:

天子郊祭乘坐不加彩繪的車。這些都體現著祭祀「貴質」的主張。祭祀「不數」、「不疏」,就是祭祀的次數要適中,不要過於頻繁,也不要過於稀少。

祭祀過於頻繁會使人產生厭煩情緒,導致不恭敬:祭祀過於稀少會使人產生怠慢心理,導致遺忘。只有「不數」、「不疏」,祭祀時才能保持深厚的情感。

祭天萬物有靈的觀念形成了多神崇拜,人們的祭祀物件也隨之增多。在古代,各部族祭祀的物件和內容互不統屬。中國古代宇宙觀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眾多的神靈可以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祗。

在古人看來,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萬物之父。它控制著萬物的生死禍福,甚至是人間的改朝換代。人們對它望而生畏,自然產生了對它的崇拜和祭祀。

幾千年來,無論帝王將相或是貧民百姓,無不信天、敬天、拜天,他們都以種種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護。祭天大約從周王時就有了,王被稱為「天子」,所以要隆重的祭天。祭天是郊祭。

天的功德至高無上,祭天也最隆重。祭天突出乙個「尊」字,天子才有資格祭天。通過祭天,君王的權威也會得到加強。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祭天與王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趨勢。

祭天,是國家的第一大禮,也是王室的特權,所以,祭天已成為一種必備的政治儀式,歷代帝王不論是開國奠基者,還是承繼中興者,或是危亡喪國者,都不敢忘記祭祀上天。秦漢之際,祭天有了更加正規的儀式,主要有封禪和郊祭。至唐宋之世,祭天已完全成為了政治倫理中必備的儀式,即使是異族君王,也會採納漢制舊俗。

元代作為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統治者除了祭拜蒙古族自己的「長生天」外,依循舊制也進行祭天的儀式。明代祭天也很合乎禮儀,永樂年問,北京的南郊專門建起了天壇來進行祭祀『,祭祀禮儀繁瑣。清朝祭祀除了本民族的祭禮之外,也沿襲了漢族的祭祀禮儀,在皇帝登基、冊立太子、冊立皇后、皇帝出征、重大節日時,都會去天壇祭天。

祭地對地界神靈的祭祀最早沒有地神與社神的分別,自秦漢經唐宋至明清,祭地與祭天是同時進行的,成為郊祀大地。祭地之前3天,皇帝提前齋戒,致祭當天,祭壇各方位擺放各方神位,然後根據禮官的要求進行迎神燔柴、奠玉帛、進俎、行獻禮、望燎、獻犧牲和玉帛等程式。祭地是社祭。

祭地突出乙個「親」字,百姓可以祭地。臘祭是每年歲末合祭萬物而舉行的祭祀。臘祭的物件包括與農耕有關的各神,甚至包括督促農耕的田畯之神、撲食傷害莊稼的田鼠、野豬的貓神、虎神,還包括堤防之神和水溝之神。

除了地神,人們還要祭拜的比較重要的地界神靈有社神,社是土地的象徵,社與五穀之長的稷相連,稱為社稷,表示整個農業,而農業又關係到王朝興衰,所以社稷成了國家政權的代名詞。它也作為王朝的重要的祭祀物件傳承下來,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官方的社祭只留下了外在的形式,而民間的社稷演變成了城隍神與土地神。

地上的神靈很多,人們要祭祀的物件也很多。有些神靈在人們心中並不佔特別重要的地位,但他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所以人們也會進行一些祭祀。除了祭祀地神、社神外,山林、川谷、丘陵供給民眾生存需要的物資,都有功於人類,人們也會祭祀山神(山鬼)、水神、石神、火神等地界神靈。

祭祖原始社會便有了鬼魂的觀念,經過長時間言語口傳的渲染,祖先儼然具有了一種神秘的力量。他們能於冥冥之中監視子孫的行為並加以佑護或者懲罰,子孫也深信經由祭祀的儀式和祭品的供奉,可使祖神保佑與賜福自身。因此,與祭天、祭社合為古代的三大祭禮之一的祭祖活動也就有了基礎。

殷商時期人們尊崇的鬼神非常多,但對祖先神的崇拜卻尤為突出。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表明,殷人對自上甲以來的祖先進行頻繁複雜的祭祀活動。殷人的祭祖活動會用人祭,手段也是非常殘忍的,如砍頭、活埋,甚至把他們剁為肉泥,焚燒、肢解就更是常見。

祭祖活動在周代就已形成定製,周代也為後世的祭祖活動樹立了典範,歷經千百年而不衰。在《詩經》中,祭祀祖先的詩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詩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詩歌為多。初時的祭祖除了死時厚葬及人殉之外,還要定期的供奉酒食玉帛,後來發展為燒紙錢供祖先花銷。

而祭祀也是給了祖先遊蕩的魂靈乙個歸宿。對祖先而言,由於他在冥冥之中影響乃至支配人間子孫的一切事情,所以子孫如有重要的活動或發生災難,就要祈求祖先保護。同時對已故長者的敬畏,也使人們定時為祖先供奉衣食。

如此代代相傳,遂成定習。

春秋時期,祭祖內涵已發生了變化,對祖先的敬畏與祈求已轉化為「致意思慕之情」的倫理觀念。秦漢時期,在平民社會中,祭祖與社祭成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靈上的寄託,社祭扮演著凝聚社會功能的角色,而在各個家庭中,祭祖則成為全年中不可或缺的行為。魏晉後,佛教思想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也融入祭祖思想中,形成了儒佛整合後的時代面貌。

此後,又歷經元明清朝,經過千百年的沿革變遷,中國古代的祭祖匯成了一種傳統,歷代相承,雖然偶有枝節增減,但其主流趨勢儼然成形。在近現代中國的多數地區,祖先祭祀成為了各種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種。幾千年間,對其他神靈的祭祀或淡漠或消亡,或併入佛道兩教之中,惟有對祖先的祭祀歷經千年而不衰。

祭聖賢對於人界神靈的祭祀,除了祭祖先之外,還有祭聖賢的禮儀,如對黃帝、炎帝、孔子和關公的祭祀。另外古代各行各業都有行業神,還有行業神的祭祀。比如學算命先拜鬼谷子,木匠、水泥匠、瓦匠、油漆匠等很多行業則尊奉魯班。

還有人們繼承下來的祭奠家神,比如門神、灶神、井神等。

黃帝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文化的組成部分。黃帝崩,當時人們自然要根據傳統習慣祭祀黃帝。據馬肅引證《竹書紀年》及《博物志》,黃帝死後,他的臣子左取其衣冠几杖建廟加以祭祀。

起始於史前的黃帝祭祀,沒有隨著歷史時代的更替而消失,而是被封建國家當作三皇之一納入**的歷代帝王廟中享受祭祀,經歷了史前、三代、春秋戰國和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帝王陵寢之一的黃帝陵受到祭祀,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傳統文化與品牌應如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怎麼完美結合

找到兩者的共同之處,或 形式上的,或內在的,最好注重二者的內在聯絡,或精神內涵方面。可在品牌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底蘊,讓品牌依託傳統文化,使品牌得到質的昇華 另一方面,在品牌中體現傳統文化的真諦,使傳統文化在品牌中得到展現和發揚。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天精地髓真玉飾品,品牌推廣與中國文化之探索品牌推廣與中...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古詩 詞語 樂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 射覆 酒令 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 均按農曆 有 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新年 ...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中國傳統文化剪紙篇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 金銀箔 樹皮 樹葉 布 皮 革等片狀材料。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