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孩閱讀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

2021-03-04 08:55:01 字數 5400 閱讀 9228

1樓:濤的

一、盡可能的增加孩子的閱讀時間。

二、多注意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

三、一些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語言一定要避免。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

2樓:浮石林冰水泉

幫助孩子加強閱讀的科學性和目的性,從孩子實際出發,培養朗讀與默讀的能力。閱讀文章並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應最終理解其含義,這才是目的。所謂科學性表現在閱讀時應正確、流利,口齒清楚,口腦並用,有感情地朗讀,並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再向孩子提出問題: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麼?文章的結構又如何?父母要檢查孩子在閱讀中是否正確,是否抓住了重點。

當孩子朗讀能力提高後,就應著力培養其默讀及默讀的速度。父母應向孩子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他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更有助於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訓練孩子加強對段落、層次的分析能力,讓孩子了解、掌握文章的脈絡,促進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父母要幫助孩子逐字逐句地弄懂乙個自然段的意思,理解句與句之間的層次關係,理解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絡;

指導孩子模仿課文中一些段落的語言邏輯關係和組織語言的方法,進而進行語言的訓練;讓孩子重視詞語的搭配,培養他準確地用詞表達的能力。

3樓:火殘翼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於年幼的孩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就是非常好的啟蒙方式。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親子共讀之後,有些家長就開始著急,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獨立閱讀呢?

到底什麼是獨立閱讀?當孩子開始識字,能夠把書中的文字磕磕絆絆地讀下來,就算是獨立閱讀嗎?不是的,認字,並不等於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

在我看來,獨立閱讀應該是孩子能夠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籍,自主掌握閱讀的節奏,沉浸其中,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從閱讀中汲取滋養。

獨立閱讀,可以從圖畫書開始,不識字的孩子能夠通過「讀」圖來了解整個故事情節,就可以算是獨立閱讀。然後,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多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再逐漸過渡到橋梁書和章節書。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步驟來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

正如「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所說:「圖畫書對於幼兒來說,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是的,只有當孩子體會到了閱讀圖畫書帶來的快樂,才能培養起閱讀的習慣。

選擇圖畫書,因為它是用圖畫和文本來共同講述乙個故事,圖畫是它的生命。所以,即便是不識字的孩子,也可以通過看圖去理解故事的大體情節。

父母給孩子「讀」書,是引領孩子進入圖畫書世界最有效的方式。孩子一邊用眼睛看圖畫,一邊用耳朵聽父母唸出的文字,理解書中的內容,並在書中尋找樂趣。親子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孩子的心理播種一粒幸福的種子,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地發芽、開花、結果。

孩子能夠記住的不僅是書中的內容,還有你們共讀圖畫書這段美好的經歷。

高品質的圖畫書對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高品質的書籍,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持續、大量地輸入,逐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當孩子的閱讀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輸出書中的內容。比如他們在生活中準確地使用了書中的句子,或是把書中的文字從頭到尾複述了一遍,又或是拿著書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講故事。只有當孩子理解了書中的內容,才會有這樣的輸出。

親子共讀,要尊重孩子的閱讀節奏。

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除非孩子主動停下來,否則不要打斷故事的節奏。讀完之後,如果孩子想要再獨自翻閱一遍甚至幾遍,那麼,一定不要破壞這個氣氛,就讓孩子自己去回味、去理解,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打斷這種專注的狀態,這是向獨立閱讀過渡的關鍵時刻。

只有當孩子專注於書中的內容並融入其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和幸福。這其實是乙個「深度工作」的過程,此時孩子會進入一種忘我的「心流」狀態,過後還會得到一種充滿能量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只要孩子進入過一次「心流」狀態,就會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專注閱讀去重複獲得這種美妙的體驗。

有了前面的積累,孩子自己翻閱圖畫書的次數和時間會逐漸增加,當有不能理解的部分,還是會讓你幫忙讀出某個句子,或是與你**其中的細節。這時家長一定要通過自身豐富的閱歷去幫助孩子準確深刻地理解書中的蘊意,去昇華孩子的認知。

從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是乙個非常微妙的過渡過程,界線並不明顯。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父母應該盡可能陪伴左右。即便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我們也應該將親子共讀堅持下去。

因為親子共讀圖畫書,能夠讓孩子與父母具有共通的體驗和語言,相互了解,並加深心靈上的交流。

4樓:鈄珍瑞的春天

家長往往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孩子幼年的時候「讀教科書就是一切」。假如看其他的家長就焦慮、擔心、緊張。其實不然,孩子從教科書上學習的知識是今後成才絕對不能忽視的基本因素,但教科書以外各類知識卻是靠日積月累閱讀獲得的。

怎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兒童閱讀呢?在指導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要領呢?這是乙個很值得**的問題。

事實告訴我們:只有首先了解兒童閱讀心理,了解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傾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要清楚讀書是通過寫在紙上的文本來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所敘述的事物。要完成這種思想交流就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構成因素包括:

眼睛的調整能力,讀字能力,詞彙能力,語法能力,理解能力,批判能力,鑑賞能力等。我們知道,讀書的功能是從眼睛不斷地捕捉詞彙開始的,通過眼睛把文字這種語言符號輸送到大腦進行記憶、思考 ,進而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或者寓意。同時讀的物件是被記錄下來的、用以表達意思的文字元號。

因此,要求兒童能記住文字並理解語法,且能對不懂的,不會讀的詞語進行推測、判斷。再次把知識用文字記號化,便成為文章。文章需要讀者以自己的能力來理解它的寓意, 同時需要讀者具備評判文章內容正確與否的批判能力及對文學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

對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同層次的讀者各個不相同,有這樣一句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體現了這一點。

閱讀能力的發展是從入門階段,呀呀學語至看圖識字開始的。還要經過初步閱讀階段,可以獨立完整地閱讀一篇文章,並完成從「機械性」的閱讀向「思考性」的閱讀過渡。最後是閱讀成熟階段,指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對文章具有批判和鑑賞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所謂興趣,是指為滿足精神上、心理上的慾望而產生的意識。閱讀興趣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所以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的就要滿足其不同的閱讀需求,不要褻瀆也不要強加。比如說孩子很小也就是學齡前時,孩子的接受水平就是童話,這時候孩子自己不會讀,家長就應該讀給孩子聽,不應該刻意的強加一些學術性的東西給孩子。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點,並點燃導火索,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深深地吸引學生。

何為突破點、**點呢?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處。問題一旦解決,又能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範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並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

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

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動力,才能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最近讀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有時教師還可以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筆者認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乙個知識廣博愛讀書的人,讀書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旁徵博引常常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的慾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畫制訂個人讀書計畫,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畫落實的情況,適當舉辦讀書之類的活動,如讓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乙個人物;有時讓學生朗頌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我想,到那時,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三、加強課堂閱讀指導

老師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基礎上,著眼全域性,篩選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教學難點教師要設定好坡度,讓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覺,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學重點要鮮明新穎,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白這節課要學會什麼,他們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教師在課堂上起指導和點撥作用,講授的東西少了,學生佔有的時間就更多了,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組織學生語言文字練習,在練習中要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參與學習過程。

閱讀課文前,教師根據文章主旨、人物、情節、線索等提出問題,讓學生讀後掩卷沉思,複述課文,既達到了鍛鍊口頭表達能力,也達到了掌握課文要旨的目的。在閱讀中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形聲的摹擬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閱讀後對重點片段進行必要的模仿訓練,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乙個好方法。

《故鄉》一文中;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反差,少年閏土的聰明、機智;中年閏土的呆板、麻木都是通過對人物進行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的刻畫體現出來的,我們亦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堂上訓練:刻畫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要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手法刻畫出來。若學生在這方面能認真對待,不但訓練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閱讀分析能力。

四、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在當今世界,學習大環境巨變的情況下,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於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因此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一些他們本來應涉獵的好書,擴大閱讀量,以擴大其知識面,提高其閱讀能力,當然這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

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畫地向學生推薦讀物。教師向學生推薦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讀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讀物、作文選、現當代少兒文學作品,體裁多樣,內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課,教師可以推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文章給學生閱讀。

另外,教師還可以推薦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如家鄉的歷史人物、風光名勝、地理環境等讀物、安全防範知識、衛生保健知識。總之,所推薦的讀物,盡可能多種型別,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社會上暢銷的通俗**、流行的熱門作品,如《楊紅櫻**》、《愛的教育》等進行賞讀,從語言的準確性、合理性、審美性等方面體會語言之魅力,提高學生鑑賞作品的能力。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嘗試。不過我相信,只要教師能夠高度重視並努力探索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其實,不管哪個年級,提高孩子語文成績有招嗎?有招!但這個招不會一天就見效,也有可能不會乙個月就見效,而是要孩子長期堅持。這個招就是 多閱讀。孩子讀得多了,語文水平自然就會提高。前段時間新聞裡不是說了嗎,一愛閱讀的小學生做高考題,還考了120分呢!足以見得,閱讀對提高語文成績就是管用。我家孩子雖說語文...

如何提高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能力,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探究能力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是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每天堅持閱讀從一開始和孩子一起閱讀,讀完後讓孩子複述出來到,其次每週堅持看一本小學階段要讀的書本,堅持下來孩子的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成長 如何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 能力 一 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 能力的培養現狀 ...

如何提高小孩的閱讀能力?有哪些好的辦法?

幫助孩子多聽發音,多讀書,就能提高小孩兒的閱讀能力,可以在家裡準備很多的書籍,漫畫書,圖畫書,繪本,或者古詩,都可以給孩子讀,讓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這樣就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陪伴孩子閱讀,在孩子小時候就應該養成閱讀的習慣,多讓孩子讀一些書籍,讓孩子了解到更多的東西,提高孩子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