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大不幸與報應

2021-03-04 08:53:58 字數 5168 閱讀 2627

1樓:匿名使用者

生:出生之時,入胎、住胎、出胎皆痛苦不堪,出生以後到了娑婆世界,簡直是來受刑的,因為此世乃是五濁惡世,出生在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這種錯誤的根源就是淫慾和貪愛,情執。

老病:出生以後,前世記憶盡失,本來也是因為出生的痛苦太強而失憶,因此這也是大不幸,出生以後的身體是四大和合之物,有人要問,什麼是四大和合?打個比方,這裡有一攤屎,我們的身體就像這攤屎一樣,骯髒、臭穢,因為二者同為四大和合之物。

如果身體不是這樣骯髒,人就不必洗澡了。

死:任何人都會死,連佛陀也會死,不過這是一種示現,要知道即使是修行四神足成就者也能長劫住世,世尊大徹大悟,怎麼會死呢?佛陀慈悲,必須示現八相成道,生老病死。

不然以後的眾生會誤以為成佛了就無敵了,因此可能會在學佛階段作出可怕的罪業。

人生的三大報應:

不值佛世:遇不到佛陀,是人生第一大慘劇,即使是大藏經,也無法與活生生的佛陀相媲美。

平生業成:這輩子毫無修持,來生已經注定墮入三惡道者,是第二大慘劇,平生業成不僅可以用來說唸佛人,說墮落地獄者同樣可以,平生業成的意思就是活著的時候來生的果報已經確定了,此人造作五逆十惡而不知懺悔,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判了地獄的死刑,只需要等著因緣會遇的時候下地獄就可以了。

不得人身:不論是任何佛法的修行,都離不開人身,畜牲是難以修學佛法的,因此必須珍惜人身,勤修戒定慧,好好修行。

這些都是廢話,你要修行,你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說一些廢話沒有用的,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功夫。比方說兩軍交戰,不是說你嘴上說我能打贏就能打贏,說難聽點這叫做自欺欺人。

學佛重在實幹,成就以實幹為基礎,說再多都沒用。

煩惱與什麼宗教有關

2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哪種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教..., 所有宗教的宗旨都是想給人以解脫,助人驅除煩惱,使人的靈魂從軀體中解放出來,給靈魂以自由。

**教認為是神創造了人,按《聖經》裡說法,耶和華神按著自己的形象轉殖了乙個機械人,就是亞當,乙個男人。後來,覺得亞當乙個人太孤單,就趁亞當睡覺的時候,取下亞當的一條肋骨,和上肌肉,又轉殖成乙個人,就是夏娃,乙個女人。(傳說中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也是兩個人,只不過名字不同,他們是伏羲和女媧)。

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知羞恥(因為沒有給這兩個機械人輸入害羞程式),亞當、夏娃在一種和耶和華作對的非常聰明的生物——蛇(可能是我們所稱為的龍)的縱恿下,兩個人偷吃了伊甸園中的禁果。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就明亮了,他們便和神一樣,知道害羞了,於是,用無花果的葉子為自己編織了裙子,開始知道善惡,有了完整的靈魂。

亞當和夏娃(油畫 德國 丟勒 2023年)

神創造人的初衷是為了打破神的世界的寂寞,給伊甸園添點生機。可是,神沒有想周全,最大的失誤就是轉殖了男人,又轉殖了女人,於是,就有了**,情愛,合起來叫愛情。有了愛情就有了慾望,於是,從有文字開始就有了關於愛的記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愛給人以快樂,但快樂的對立面就是煩惱。愛產生了歡喜,歡喜的對立面就是憂傷。如果愛得複雜了就有了迂迴曲折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愛得嚴重了還有你死我活的爭鬥,再嚴重了還會傾國傾城,就像中國的楊貴妃,埃及的豔后。

縱觀中國和世界歷史,那一朝代沒有相似的演繹?

愛情不只是溫柔,不只是纏綿,也不只是快樂,愛情的延伸是,家庭,親情,物慾,嫉妒,仇恨...。然而,真正快樂的家庭又有多少呢?正像一位名人所說的,快樂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當然,除了性慾之外,還有食慾。性慾決定了種族的生存,食慾決定了個體的生存。除此之外還有佔有慾,自我滿足欲等,但它們都是派生出來的。

社會愈是發展,慾望就愈多,慾望愈多,煩惱也就愈多。記得

六、七十年代,那時,我們只想多弄點糧票、布票、油票,過個溫飽的日子,如果已經有了溫飽,就沒有多少煩惱了。

而現在,孩子,房子,票子,車子,...,為了擁有而奔波,為了沒有而苦惱,為了失去而傷心,為了不平而嫉妒。人類在慾海中掙扎,在慾海中沉浮,甚至在慾海中沉沒。

這一切就組成了所謂的"紅塵"。

難道不是神創造了人,同時又製造了煩惱嗎?

假如,神創造的人不是這個樣子,不區分男人和女人,而是一直以體細胞轉殖的方法延續種族;而且人活著不用吃飯,象道教所說的「辟穀食氣」,人類還有這麼多煩惱嗎?

神是不可以埋怨的,更不應該責備。只是說,慾望是煩惱的根源,要想減少煩惱,先要減少慾望,簡單地說叫節欲。事實上,宗教也都在說教人們,通過節欲來挽救神的這種失誤。

關於節欲,道家說的很明白,請看關於老子的乙個故事:

話說老聃辭官歸隱,騎牛行至梁(今開封)之郊外,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大呼「先生」。老聃聞聲,睜開雙目,發現是**陽子居。 陽子居,魏國人,曾拜老聃為師。

沒想到在樑會與老子相遇,陽子居慌忙從高頭大馬上翻身而下,掀起錦綠長袍,跪拜於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來,扶起陽子居,與之相並同行。 老聃問道:

「**近來忙於何事?」 陽子居施禮道:「來此訪問先祖,購置房產,修飾梁棟,招聘僕役,整治家規。

」 老聃道「有臥身之地、飲食之處則足矣,何需如此張揚?」 陽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靜,行需鬆馳,飲需素清,臥需安寧,非有深宅獨戶,何以能如此?

置深宅獨戶,不招僕役,不備用具,何以能撐之?招聘僕役,置備用具,不立家規,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慾而自寧。

修身何需深宅?腹飢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居家何需眾役?

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陽子居知己淺陋,慚愧道:「**鄙俗,多謝先生指教。

」多麼精微透徹啊。

道家認為,人要想真正解脫,就要節制慾望,做到清靜無為,即 行無求,飲無奢,臥無慾,腹飢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順其自然。如果每天想著如何擺脫煩惱,去刻意創造舒適的條件來避免煩惱,實際上是在製造新的煩惱。

人說佛道同源,一點不假。 佛教有一點說的明白,人一生下來,一聲啼哭,就墮入了苦海,就和苦惱及生死定了合同。親愛的偏偏不到頭,仇怨的糾纏不休,還有天然災害,生態惡化,暴力恐怖等。

無情的意外禍患,任你怎樣有錢有勢,禍患時時還是跟在後面,即使那些都擺脫了,卻沒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可謂「苦海無邊」。

佛教解脫的方法,還是和道家一樣,要通過修煉,減少慾望,脫離煩惱,達到「無掛無礙」「無憂無慮」「四大皆空」的意境,我們看一下後來成為禪宗北派的神秀法師作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而後來成為禪宗南派的慧能法師對曰「菩提本無樹,明淨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使惹塵埃」,看來,慧能的境界要高於神秀的境界,但神秀寫出來的是修煉的過程,慧能寫的是修煉的結果,不可能修煉的開始就達到空靈無物的意境。

可見,道教提倡的「清靜無為」與佛教提倡的「四大皆空」,其目的都是解脫煩惱,「空」和「無為」實際上是一種意境兩種說法,殊途同歸。最終,通道者成仙,信佛者成佛。成仙者飛**國,成佛者進入涅磐,最終脫離紅塵,公升到極樂世界。

那麼,宗教真的能拯救大眾嗎?佛和道的境界,芸芸眾生真的能夠達到嗎?真的能擺脫慾望而脫離苦海嗎?

釋迦牟尼佛和老子都已經誕生2000多年了,2000多年來,有多少人成了佛?有多少人成了仙?人間仍然是紅塵滾滾,苦海無邊,仙和佛們都看到了嗎?

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上岸的有多少?絕大多數還在苦海中掙扎,在苦海中沉浮。固然,主要是人的悟性不同,因為多數人還在執迷。

首先是不能擺脫物慾的**,富貴者不能捨棄優越的生活,有情人不能擺脫情感的束縛。

繼歌手李娜出家之後,最近又有郝桐陳小旭夫婦雙雙墮入空門。他們有億萬家財,顯然,不存在衣食之憂,不存在人生義務之牽掛,錢,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對他們來講已經看淡,應該是考慮人生歸宿的時候了。更大一部分貧賤者受生活的困擾,現實一點說,假如你「腹飢而食」卻沒得吃,「體乏而息」而無房住,你能超脫的了嗎?

假如,孩子上學還沒有學費,家有病人而沒錢醫,你清靜得了嗎? 所以,拯救人類還不能只依靠宗教,主要應該靠人類自己。要靠人的努力,在整個的社會消滅貧困,健全法制,走向民主,共建和諧。

以此為前提,再充分尊重民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才會有更多的人真正超脫,走向靈魂的解放。正如孫中山先生評價佛教時說:佛教有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扶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看破紅塵就能出家了。

4樓:000劉000鑫

都有關係 虔誠的宗教信仰會使你精神的寄託同時 宗教信仰可以緩解和**心理傷害 也就是可以解決一些沒有必要的煩惱所以都有關係

宗教思想能讓我們真正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嗎?

5樓:百度使用者

要實踐,看看這:

學佛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但我們學佛學什麼?什麼是佛?向佛學習什麼?

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覺者 ,《華嚴經》 雲: 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

這就是佛。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一切。

行止圓滿無缺。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這個,學做乙個明白人,不作糊塗人。

自覺覺他首先是要自覺,了解自心。我們會有人說:難道我還不知道自己嗎?

事實上正是這樣。我們大部分的人並不了解自己,不熟悉自己。為什麼這樣講呢?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如何運轉,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老,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死。這是任何一門科學都無法回答清楚的。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語言邏輯是怎麼產生的。

不了解為什麼有的事情想記記不起來,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該如何做、如何行,什麼才是生活的意義。這是很多哲學家熱衷於**的問題。

甚至於有人為此而發瘋。是任何心理學家也不能徹底搞明白的問題。他或許能夠幫助你解決一部分問題,卻無法解決一切問題。

我們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運作,為什麼就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夢、有幻。有自我,有恐懼,有愛情。這一切的問題無人能夠回答。除了乙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並不是簡單的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幫助我們了解答案。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能夠用語言傳達的。

《佔察善惡業報經》 中講唯心識觀。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什麼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對自己的行動、語言、思維切實詳細地觀察。

隨時隨地、沒有間斷地觀察。經典中講「 隨身語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 」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如何產生。我們要自覺,就要深刻、沒有遺漏地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徹底問題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癒、才能幸福。

這樣的了解最初可以達到乙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實也是前面所提問題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這一切無不是源於自己的心。

這個心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也是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不僅是我們痛苦的源頭,更是我們脫離痛苦、成就幸福,得到無上快樂、清靜、喜樂的鑰匙。

……摘自地藏論壇《唯心識觀(五)-知唯是心》

人生有哪些樂趣,人生的三大樂趣是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每個人的愛好都不同。你喜歡美食,那麼可能街角邊的一碗臭豆腐便是你人生的樂趣。你喜歡 那麼最愛的那幾首歌便是你人生的樂趣。你喜歡動物,那麼看到貓主子曬太陽便是你人生的樂趣。世界這麼大,總有你引以為樂之物。那麼,那些在別人眼中可能微不足道的興趣便是你人生的樂趣。再比如我自己,吃自己最...

人生的四大悲劇是什麼 人生三大悲劇

久旱逢甘雨,一滴。他鄉遇故知,債主。洞房花燭夜,隔壁。金榜題名時,做夢。久旱逢甘雨 不停!他鄉遇故知 借錢!洞房花燭夜 不舉!金榜提名時 無名!看病遇到前女友主治。考試遇到前女友主考。吃飯遇到前女友主廚。喪禮遇到前女友主持。有四大麼?我只聽說過3個,自幼喪父,中年喪偶,老來喪子。還有乙個麼?不清楚 ...

川大匹茲堡學院的畢業證與川大不同嗎

畢業證與四川大學畢業證有所不同 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畢業生不但可以獲得四川大學畢業證,同時還可獲得四川大學 匹茲堡學院的學習證書,而四川大學畢業生只頒發四川大學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同時,該學院學生可選擇在大三或大四時,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畢業可同時獲得四川大學和匹茲堡大學學位,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是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