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絲綢之路》讀後感怎麼寫
1樓:若風若港
絲綢之路讀後感範文。
西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西元前126年方歸。西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西去聯絡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同時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和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間)、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亞)、安息(帕提亞)、身毒(天竺)各國。司馬遷《史記·大宛傳》稱他的兩次出使為「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開通的道路。
從西元前2世紀開始,在我國西漢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絲綢之路已有南北兩道。西元3世紀以前,天山以南兩道,以南道較為繁榮。西元3世紀至5世紀,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為昌盛。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代還有一條通往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除出口大量絲綢之外,還輸出鐵器、鎳、貴重金屬、銅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亞、西亞直到羅馬。中國從中亞以西輸入毛織品、玻璃、寶石、瑪瑙、香料和化妝品,特別重要的是從大宛輸入汗血馬、天馬;中亞各國的葡萄、苜蓿、蠶豆、石榴、番紅花、芝麻、胡蘿蔔和黃瓜等植物,都傳到中國。從西域和伊朗傳入中國的,還有箜篌、琵琶、篳篥等樂器及繪畫、雕刻、圖案設計等技藝。
安息和羅馬的毛織品、玻璃也源源東來。
絲綢之路讀後感範文。
絲綢之路》這篇文章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生動一幕,展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絲綢之路的**給東西方帶來的巨大影響,讓人驚歎。
絲綢之路」,一條貫穿東西方**的交流之路,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絲綢之路一直擔任著重要角色。在古代,他讓文明上公升了乙個新的高度,在現代,像絲綢之路一樣的開放之路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繁榮。我國的改革開放就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好處。
在遙遠的西方,大量的中國商品湧向國外市場,隨處可見:「made in china」。在中國,文化交流,商品**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電腦、電影、汽車等各種商品**,都為中國人民創造了更好的生活條件。總而言之,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代的改革開放所獲得的成就,都是各國人民溝通、來往、**的功勞,可見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開放交流之路都是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
通過這篇課文,我知道了國家之間只有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才能互相發展,吸收豐富的文化長處,讓國家強大起來,如果你把自己的長處藏起來,不跟別人交流,那你永遠也不會發展。
完成一篇作文《我從「絲綢之路」想到了…(400字)
2樓:實力信譽解封
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
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
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西元前1世紀以前上古時期 大約是漢朝晚期的馬塑像。早在遠古時期,雖然人類面對著難以想象的天然艱險的挑戰,但是歐亞大陸東西之間並非像許多人想象中那樣地隔絕。
在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存在著一條由許多不連貫的小規模**路線大體銜接而成的草原之路。這一點已經被沿路諸多的考古發現所證實。這條路就是最早的絲綢之路的雛形。
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
談談對絲綢之路的認識400字
3樓:野草蒼茫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線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通道,形成於於西元前2世紀與西元1世紀間 ,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2]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專案。
4樓:可愛的zzz聖
絲綢之路,是指從中國內地出發,經過中國西北地區,橫貫亞洲,進而連線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路交通路線。通過這條路線,各地區、各民族間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進行交流。 這個名稱,是19世紀德國傑出的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提出來的。
他注意到中國漢朝時期,在中國與河中地區(指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帶,即今烏茲別克東南費爾幹納盆地為中心的地區)以及中國與南亞地區之間,以絲綢**為媒介和主要動力,形成了一條交通路線。他把這條路線稱為絲綢之路。 當然,今天人們對絲綢之路的認識比較19世紀的認識要豐富得多。
今天,人們都知道,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古代絲綢**的商路,而且還是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求一篇《走進絲綢之路》作文,400字左右
5樓:x黑蓮
找幾篇絲綢之路的作文,絲綢之路的資料,歷史,用途,攙和攙和就行。
絲綢之路的故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 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 今甘肅敦煌西南 西行,經鄯善 今羅布淖爾附近 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于闐 今和田 莎東 蒲犁 今塔什庫爾干 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 今羅馬共和國 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 印...
絲綢之路的故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西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而...
絲綢之路裡的多音字,絲綢之路多音字
絲綢之路 課文中的多音字辨析組詞 將 ji ng 即將 ji ng 猛將 約 y o 約重量 yu 約束 鮮 xu n 鮮美 xi n 朝鮮 絲綢之路多音字 5 1 將ji ng 組詞 將來 將ji ng 組詞 將領 2 鮮xu n 組詞 鮮花 鮮xi n 組詞 淺鮮 3 約y o 組詞 約重量 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