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詩詞中品讀蘇東坡的一生 讀《幸會!蘇東坡》有感

2025-07-08 18:55:08 字數 1234 閱讀 4876

蘇軾一生經歷了那些挫折?

1樓:哭著說愛你

1、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

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2、貶謫到黃州。

初到黃州時,蘇軾的內心是抑鬱,迷茫的。雖然鬱悶,到卻沒有被打擊得一蹶不振。很快蘇軾就調整了心態,既然仕途不順,轉而開始創作,通過創作來排解內心的抑鬱之情。

那首《水調歌頭》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3、流落儋州。

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往潁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4、遠貶惠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陽)。

5、身逝常州。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五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鈞臺鄉上瑞裡。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諡號「文忠」。

2樓:小雪老師

蘇軾一生的坎坷經歷: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眉州眉山。嘉祐元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進京應試。

熙寧四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秋,蘇軾調往密州任知州。熙寧十年四月至元豐二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

蘇東坡生命的不同階段的不同詩詞,蘇軾一生的遭遇及當時著名的詩詞

1 豪放風格 這是蘇軾刻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 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融入詩詞中,寫人狀生而以慷慨豪邁的形象與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2 曠達風格 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與性格特點的詩詞風,表達了詩人希望隱居 避開亂世 期待和平的願望。3 婉約風格 蘇軾婉約詩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佔有絕對多的比例,這...

蘇東坡一生經歷了哪些挫折,蘇軾的一生經歷對現在的我們有什麼啟發

回答你好 很高興可以為你解答 蘇軾一生的坎坷經歷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眉州眉山。嘉祐元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 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進京應試。熙寧四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

一生中必看的十部電影,一生中必看的電影

轉來的。希望喜歡 001.三十九級台階 the 39 steps 1935 雖然晚了一些,能接受阿爾弗雷德 希區柯克爵士的教育總是幸福的。002.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 1936 曾經以為不笑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白痴,另一種是資產階級。003.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