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銀心
製作風箏的步驟如下:
工具材料:彩紙、剪刀、畫筆、透明膠、繩子。
1、將長方形紙對摺。
<>3、沿著摺痕對摺,另一邊也是。
4、剪出兩個長條作風箏的尾巴。
5、再用紙卷出一根杆作為風箏支架。
<>7、用剪刀剪去多餘部分。
8、將風箏尾巴粘上。
<>10、在標記處鑽個孔。
11、用繩子穿過孔並綁好。
11、乙個風箏猜絕就做好了。
製作風箏的過程
1、材料選擇:選擇輕盈、堅韌且耐用的材料來製作風箏。常用的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紙張、竹子或者輕質的布料。確保材料足夠堅固,能夠經受住風的吹拂。
2、結構設計:設計風箏的結構時要考慮穩定性和平衡性。風箏通常採用三角形或者幾何形狀的結構,可以增加穩定性和減少抗風的阻力。含虛確保支撐框架牢固,並且線條拉力均勻分佈。
3、使用適當的膠水:在連線和固定風箏的部件時,選擇適合材料的膠水。對於紙張和布料,可以使用膠水或者膠帶進行粘合。對於竹子或者木材結構,可以使用魚線或者細繩進行捆紮。
4、新增尾部談兆燃穩定器:為了增加風箏的穩定性,可以在風箏下方新增尾部穩定器,如長條形的布條或者細繩。這樣可以幫助減少風箏顛簸和旋轉。
5、安全注意:在風箏飛行時,確保選擇乙個開闊無障礙的空地,並遠離電線、樹木和人群。使用足夠長且強度足夠的線材來操控風箏,確保風箏可以安全地控制和**。
6、風力選擇:在選擇飛行風力時,要根據風箏的設計和材料來決定。太強的風力可能過於吹拂風箏,使其失去平衡或發生損壞,而風力太弱則無法使風箏公升空。
7、請遵循當地法規:在一些地區,可能有特定的規定和限制風箏的飛行。請確保瞭解和遵守所在地的當地法規和規定。
2樓:木馬木馬駕駕駕
風箏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乙個玩具之一,它是由一張報紙和竹片還有一捆培坦線來組成,我們把紙裁剪成自己心目中喜歡棚態的樣子,然後鏈中源把竹片綁在紙片上面,然後用一根線系在竹片的上面,這樣就可以佔秋高氣爽的時候出去放風箏了。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
3樓:段先生聊生活
風箏的製作過程如下:
準備材料/工具:報紙,剪刀,竹籤、膠帶、繩子。
1、首先要熟悉風箏的構造準備材料。
2、選一張質輕的報紙,在上面畫乙個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下下來。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對角線上擺放竹籤,構成風箏的脊骨。長竹籤作脊骨,短竹籤做梁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籤作梁骨,與脊骨垂直。放在紙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條對角線上。梁骨應垂直平分脊骨。用繩子和膠帶固定兩根竹籤的交叉處。用萬能膠更牢固。
5、蒜再用繩子連線脊骨和梁骨的四個端點,並把它們固定在紙上,剪去竹籤外的紙。此時應構成菱形。
6、風箏的基本輪廓做好後,在中心和四角用膠帶加固。
7、在梁骨和脊骨的交叉處四周各戳乙個小孔。
8、用繩子穿過四個小孔並連結,不用綁太緊。這樣就構成了風箏的提線。
9、在風箏尾部安裝一條布條作尾巴。尾巴能增強風箏的穩定性。
10、在提線上連線一條長繩,用作放飛線,放飛線的尾端繞在風箏軸上。
11、這樣就製作出乙個風箏了。
4樓:滇沃
你去買乙個風箏,然後你就做好了乙個風箏。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
5樓:穎子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如下:
1、準備好材料彩紙、竹絲、小刀、膠布、細線。
2、削竹,根據風箏的需要把竹子削成風箏的骨架。
3、在細線或紙塗上漿糊將竹篾扎製成風箏骨架。
4、根據骨架和風箏的輪廓把骨架裱糊在彩紙上,並裁出風箏的樣子就做好了。
風箏
風箏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東周春秋時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
鳶」指的就是風箏。
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做風箏的四個步驟
6樓:麥吉麗市級
做風箏的四個步驟分別是扎、糊、繪、放。
扎」即要達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的受褲枝風面積相當;「糊」即要保證整體平整,乾淨利落;「繪」即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放」即要依據風力調整提線角度。
1、扎綁骨架。
2、把彩繪的紙糊在上面數轎。
3、在風箏上繪畫著色,設計圖案。
4、放風箏一般需要兩個人一起來完成,一位同伴拿著風箏,順著風向走到薯純肆下風處,一人拿著線軸站在上風處。
做風箏的步驟
7樓:帳號已登出
做風箏的步驟如下:
法一:1、準備好材料:一張韌性好而且輕薄的紙,長度一般為50到70釐公尺為好,寬度最好是30到45釐公尺,你也可以用棉質、宣紙、皮紙、還要兩根木做敬野條,一根30到45釐公尺,一根50到70釐公尺長,還要一卷麻繩和一卷尼龍繩。
2、把二根木條擺成十字形,用麻繩把木條固定好,一定要綁牢,不然風箏在飛的時候就散架了。十字架的頂部高約15到20釐公尺,下部高約35釐公尺。
3、把準備好的紙畫上你喜歡的圖案,風箏的圖案有很多,如南通蝴蝶、龍頭蜈蚣、燕子形風箏然後把紙粘在十字架上,剪去多餘的部分。
4、用一根35到50釐公尺的尼龍繩,繩的兩頭分別綁在短木條的兩端,再用一卷尼龍繩的一頭綁在這根尼龍繩的**,把繩子剪到合適的長度,最後在風箏尾部捆上幾根很輕而且很粗的繩子。
法二:1、準備好做風箏的物品,把細棍子搭建成乙個風箏的輪廓。注意介面處用線綁牢。細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層紙,方便一會兒貼封面。
2、為風箏貼封面。
3、為風箏做三條尾巴,先貼還是不貼,看飛的時候的實際情況。
4、除了三角形,還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狀稍有變化。
5、為風箏綁線和試飛,線最好用牢固一點的,飛高了好收回來。綁線的位置可能會影響風箏起飛,所以要注意調整。
6、關鍵是注意平衡性,就是尾稿並巴和身體要純喊協調一致。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
8樓:帳號已登出
風箏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準備材料:彩紙、竹籤、透明紙、絲線、薄頁紙、剪刀、膠帶、白膠、膠水。
1、首先將透明紙做成長方御叢形的樣子並在周圍塗上白膠。
2、然後將三根竹籤粘上膠水後貼在透明紙上。
3、接著用膠帶來進行固定。
4、繼續將薄頁紙一張張貼在透明紙上,貼出喜歡的圖案。
5、最後將絲線固定貼上在風箏上即可,風箏就製作完成了。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遊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薯拆遲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訊工具數李,第乙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
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濰坊市被稱為風箏之都。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
9樓:oh娜娜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步驟如下
材料準備:細竹條或者有韌性的細棒、裁紙刀卜伍孝、細繩、膠布、卡紙。
操作步驟:1、將風箏面裁剪出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同細竹棒相當,然後將細竹棒按照圖型稿示的方法固定橘姿在風箏面上。
<>2、固定好了,在中間的位置繫上細繩就可以了。
載人風箏怎麼製作 怎麼自己做風箏
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竹子是製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選取壁厚 釐公尺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根據自己的愛好製成各種各樣的風箏骨架,比如蜻蜓狀 蝴蝶狀。紙是蒙糊風箏的主要材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溼耐衝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把紙糊在骨架上,再繫上線,...
蝴蝶風箏怎麼做,製作蝴蝶風箏的簡易做法。
軟翅蝴蝶風箏的製作 軟翅風箏一般以帶翅膀的動物造型為主,它可以紮成平面的,也可以將軀幹紮成立體的,不管何種形式,它的飛行原理是一樣的。下面介紹簡易蝴蝶風箏的扎制方法。一 風箏的設計 圖1 二 材料的選擇 根據設計圖,選取下列材料 竹片 15cm 0.3 0.2 2根15cm 0.1 0.1 4根50...
竹纖維的製作過程,風車的製作過程。
竹纖維的 竹纖維是以3 4年生健壯挺拔的優質青竹為原料,經高溫蒸煮成竹漿,提取纖維素,再經制膠 紡絲等工序而製造出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竹纖維一直享有 會呼吸的生態纖維 和 纖維皇后 的美譽,且被業內專家稱為 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健康面料 是繼 棉 毛 絲 麻 之後的第五次紡織品革命。是因為竹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