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生產中如何殺滅大腸桿菌 求具體的操作步驟 謝謝!

2025-06-09 11:51:40 字數 4249 閱讀 1929

1樓:九日日日

牛奶歲橘爛一般是採用巴氏滅菌法,或uht超高溫瞬伍轎時滅菌法,沒有什麼溼熱滅菌法,巴氏滅菌奶由於溫度較低(65~90度左右的樣子,這個溫度下一般的致病菌都可以殺死,除了部分嗜熱的及耐熱的乎漏芽孢,溫度越低需要的時間越長),口感和風味就儲存的比較好,超高溫也就135~140這樣子,持續時間就4秒到10秒左右,由於時間比較短,蛋白質還是可以儲存的比較好的,不會變性(不是變質哦)。

2樓:

大腸菌群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衛生檢驗工作中。大腸菌群多存在於溫血動物糞便、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及有糞差昌便汙染的地方,大腸菌群數的高低,表明了食品及食品生產過程中受汙染的程度。

大腸菌群測試片(filmplatetm

enumeration of coliformbe211)含有選擇性培養基、大腸菌群特異性虛櫻扒半乳糖苷酶的顯色指示劑和高分子吸水凝膠,運用專有技術,做成一次性快速檢驗產品。深圳三方圓產品適合於食品、飲用水及原料中大腸菌群的計數,也可用於食品加工頌銀裝置表面的衛生檢測。執行標準:

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

牛奶生產過程**現大腸桿菌怎麼殺死

3樓:網友

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鐘。採用這一方法,可殺死牛奶中各種生長型致病菌,滅菌效率可達,經消毒後殘留的只是部分嗜熱菌及耐熱性菌以及芽孢等,但這些細菌多數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對人無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種方法將牛奶加熱到75~90℃,保溫15~16秒,其殺菌時間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殺菌的基本原則是,能將病原菌殺死即可,溫度太高反而會有較多的營養損失。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還使用超高溫滅菌法(高於100℃,但是加熱時間很短,對營養成分破壞小)對牛奶進行處理。經過這樣處理的牛奶的保質期更長。我們看到的那種紙盒包裝的牛奶大多是採用這種方法。

4樓:網友

巴氏滅菌法和超高溫滅菌法。

5樓:網友

uht滅菌。

即產品被加熱到135℃~150℃,保持4~15秒,隨後將牛奶進行無菌包裝,保護產品不接觸光線和空氣中的氧,因此可在環境溫度下貯存。

超高溫技術能有效地消滅細菌,但同時可儲存牛奶原有的營養成分。研究報告顯示,uht處理對牛奶中脂肪、礦物質及主要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不構成影響,同時,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的營養價值只有極微量的改變。 uht超高溫滅菌奶需要採用新鮮優質的奶源。

在進入生產車間後,首先要進行預處理這項特有工藝。原料奶在密封的管道內被加溫至75℃,這樣做是為了把牛奶中的細菌啟用,隨後採用超高溫滅菌時效果才能大大提高。因為牛奶如果要做到無菌,原料奶在進行超高溫滅菌之前就必須保證每毫公升細菌數不超過3萬,這其實已達到了巴氏飲用奶的標準,但uht奶的標準更高。

經過預處理的牛奶接下來就要進入uht超高溫滅菌工藝,這一流程同樣也是在完全密閉無菌的環境下進行的。外部的工作人員通過三次公升溫將密閉管道內的牛奶加熱到137℃,並持續幾秒鐘,再迅速冷卻。這樣一來牛奶中的細菌不但能夠被充分殺滅,而且由於公升溫的時間很短,只有4秒鐘左右,因此牛奶中的營養成分不會遭到破壞。

如何消滅大腸桿菌?

6樓:匿名使用者

最近以來,我廠固體車間經常出現大腸桿菌,這不僅僅是引起菌檢不合格的問題,而且還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為了更好地改善這一情況,我們大家必須一起行動起來,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制措施。

雖然大腸桿菌在自然環境中幾乎無處不在,但是隻要我們截斷大腸桿菌的源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徹底告別「大腸桿菌」。

我個人認為大腸桿菌在車間頻頻出現,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衛生條件不甚好、通風裝置不理想、管理不善。雖然消毒可以暫時解決「大腸」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清楚消毒的重要目的,其一是通過消毒創造乙個沒有致病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良好的環境:

其二是殺滅和抑制已經產生的致病微生物,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在上述基礎上尤其要注重加強管理的意識:認識———服從———執行———監督。

在車間生產中,幾個方面要注意:1、水源及制純化水必須合格。2、定期檢察、測定。

3、避免交叉汙染。4、對於難清洗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如迴風口、死角等地方)。5、不定期地更換消毒劑。

6、時刻提醒自己,自覺執行。

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預防大腸桿菌,爭取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搞好管理,儘可能地排除一切外因:認真搞好、管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不定期地更換消毒劑。

也許現在我們可以輕鬆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提高自己的意識、加強管理的話,這也許將永遠成為乙個不變的話題。

7樓:網友

我認為既然是可以食用的食物,就不會含有太多吧!你可以先進行高溫加工後食用,最後喝點白酒。應該不會有問題。

8樓:網友

最近以來,我廠固體車間經常出現大腸桿菌。

養大腸桿菌的具體步驟

9樓:一枝獨秀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又叫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在年發現的。

養大腸桿菌的方法和具體步驟:

1、發酵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在下的培養基上進行大腸桿菌的培養,該培養基含有螢光底物,需要培養 24 h。

然後對螢光底物進行釋放,需要採用葡萄糖醛酸進行,讓培養基能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出螢光。主要步驟包括髮酵、分離培養、二次發酵、顯微鏡觀察等。

2、濾膜法主要過程:加入 10 ml 左右的無菌水於濾器中,然後摻入一些無菌水進行清潔濾器的內壁,再進行過濾,將濾膜放在 m-fc 培養基中,兩者之間不能夠有氣泡,然後進行密封,存放溫度為 ,存放時間約 24 h,直到大腸桿菌的菌群變成藍色或藍綠色。

10樓:自戀狂

(1)製作培養基(含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無基鹽)(2)給培養基消毒(很重要)

3)接種。4)培養。

11樓:網友

1.配一瓶lb,然後滅菌。

2.將儲存的菌塗或者挑在固體培養基上,37度培養。

3.將長出的菌挑單菌落到滅好的lb中,200轉每分鐘左右,37度振盪培養。

12樓:網友

復甦:配製lb固體bai培du養基,高壓蒸汽滅菌,倒平板zhi。

挑取菌種dao,在培專養基上劃線。

37℃培養24h至長出。

屬菌落。搖菌 配製lb液體培養基。高壓蒸汽滅菌。

無菌試管內加入3ml lb培養基,挑取單菌落加入培養基中,37℃,200rpm搖菌過夜。

擴大培養:配製lb液體培養基。高壓蒸汽滅菌。

三角瓶中加入50ml液體lb培養基,加入1ml菌液,37℃,200rpm搖菌至所需od值。

注:培養基內需加入菌株所具有抗性的抗生素。

工具:超淨工作臺、酒精燈、接種針、試管、高壓滅菌鍋、培養皿等。

注意無菌操作。

大腸桿菌怎麼殺死

13樓:網友

青黴素,頭孢等抗生素。

在多少溫度下可以殺滅牛奶中的大腸桿菌?

14樓:網友

家庭可以採用低溫滅菌。將牛奶煮到60度,停止加熱,放幾小時,再煮到60。

15樓:張拭鋒

牛奶的滅菌主要有兩種方法:巴氏滅菌法和超高溫滅菌法。

前者的通常做法是將原奶加溫到攝氏72-80度3-15分鐘,這樣就能儘可能的殺滅原奶中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並能最大限度的儲存牛奶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後者則是使用特殊的裝置,將原奶加溫到攝氏135-140度,保持1-3秒,徹底消滅原奶中的一切微生物,

16樓:孤單的左側圍

70-80度就可以了,時間不要太長,

大腸桿菌發酵的實驗步驟 詳細點(比如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謝謝

17樓:網友

1、種子接種:將凍幹管或甘油管種子接種到lb培養基搖瓶中進行活化,一般可以加抗性標記對應的抗生素。然後搖床恆溫培養。

2、發酵培養基準備:搖瓶的話好說,滅菌鍋就行。發酵罐的話,要先將罐子清洗乾淨,然後配料,然後滅菌。

3、將培養好的種子液,按一定的接種量接到發酵培養基中。如果是搖瓶發酵的話一般不用中控,時間到了放瓶即可。如果是發酵罐發酵的話,中間過程需要補料、調節ph值、控制好溶氧轉速等等。

要注意取樣時樣液的密封性,如果樣液到處亂撒,容易導致噬菌體汙染。

4、不論是產酶、蛋白、氨基酸還是別的什麼,產物量都是必須檢測的哦。

5、放罐後,也要注意料液的收集、使用和滅活,嚴防噬菌體汙染。

農業生產中如何正確的使用農藥

為了保護樹體和果實不受病蟲為害,園內經常噴灑農藥。然而,蘋果梨對某些農藥比較敏感,使用不當時常易發生藥害。有些農藥傷害果面,影響果實外觀 有些農藥造成葉片傷害,影響光合作用而降低風味品質 有些農藥有疏除花果作用,使用不當造成落花落果,降低產量。因此,使用農藥時必須加以注意。現從提高果實品質角度,簡要...

在光纜生產中光纖餘長是如何產生的

光纜餘長形成主要 於二次被覆和成纜工序,它們一起決定了光纜餘長的大小。而二次被覆工序是光纜餘長和餘長調節的最重要工序,它可以通過調節其他工藝引數來達到調節餘長的目的。光纖從放線架以一定放線張力下放出,通過油槍進入主機擠出系統,再通過熱水槽冷卻進入輪牽,在這個過程中光纖是以直線運動。1.由於光纖油膏有...

如何清洗工業生產中的水迴圈系統?旭公升

清洗工業生產中的水迴圈系統,一般是是採用水溶性清洗劑掘檔輪進行打迴圈清洗,國標gb 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判信有嚴格的控制要求,檢驗標準有gb t 以及gb t 。蠢蘆。清洗工業生產中的水不能迴圈使用。膠質汙漬如何快速清洗?旭公升 衣服上的膠質可以用溫水浸泡一下,當汙漬被水溶解後,再用手揉搓,清洗不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