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中國的父母在等孩子感謝,中國的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2025-05-31 12:05:05 字數 1602 閱讀 1705

1樓:小康社會說

記得當初剛有第乙個孩子的時候,心裡無比的興奮,孩子在孃胎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做好了一切準備,起碼育兒理論看了一大堆,手機隨便1點開就是國內某知名育兒專家的聖經大道理,當我信心滿滿的準備好將人生第乙個孩子打造的無與倫比時,現實卻給了當爸的一記強烈的耳光,都說一胎是書養,二胎是豬養,然而在現實面前,一切聖經都變得黯然失色,索然無味,誒,豬養就豬養吧,甭管幾胎了,孩子健康就好!

教育理論到實踐的路很長,不是對著手機直播侃侃而談,講的天花亂墜就能做到的,因為我們面慧餘對的是現實,是生活,很多父母都說,包括我自己,有時候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會忍不住怒斥孩子,然後事後會變的後悔,此時育兒聖經浮現眼前(父母若是發現孩子犯錯,想發火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如果換做你,你會是什麼感受,一味地斥責和打罵,會不會只有恐懼,對已經發生了的事,也並沒有什麼作用。試著想一想,犯錯也是一種資源,讓孩子學會承擔和總結經驗,減少犯錯概率不是比吵罵來的有效嗎?這樣你就會冷靜擾碧基下來了)然而,現實呢,我們會有這麼多得自我安慰的心情和耐心嗎?

我想能做到的是少數的,為這類父母點贊,本人緩謹很遺憾,根本無法每次都做到,能做到的只是盡力剋制,盡力改變!

做父母的很不容易,不僅要面對生活的壓力,職場的壓力,還要面對孩子,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道,1個媽媽輔導孩子學習幾年,最後心梗做了2次支架,我想這位媽媽一定也讀過很多育兒聖經,然而在現實面前,我們有時候真的無法剋制,不是我們不愛孩子,而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也是乙個有神經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剋制!

明明很愛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會帶的很煩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每當晚上下班的時候走到小區,會偶然聽到某個媽媽,某個爸爸在家裡輔導孩子做作業大喊大叫,我心裡也是淡淡一笑,都是同道中人。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大家共勉,互相鼓勵,蹣跚而行吧。

2樓:蓉淼經驗之窗

我覺得這說明了中國的父母和孩子互相不理解,其實他們都是從各自的角悉好度來思考問題,這肆耐種教育睜雹鉛方式是不正確的。

3樓:幸福小豬豬

每個父母都為孩子付飢謹出的特別多,覺得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給了孩子,希望得到孩子的回嫌肢悔報,但是孩子卻認為父母對自己有所束縛,不理解自己芹正。

4樓:侃侃談事

是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看宴察扒問題,覺得對晌昌方應該感謝自己,覺得對沒頃方應該對不起自己,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到達共識。

有人說「中國父母永遠在等孩子一句感謝」,這句話你怎麼看?

5樓:呆萌小怪獸

不是很同意這個觀點。

中國的父母為孩子的付出用「盡其所有、力所能及……」等任何詞語來形容都不為過。但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並不是用來交換孩子的回報的!

我們養育孩子,最大的心脊遲願還是希望他能 健康 、快樂的成長。當然,孩子如果能成為乙個對 社會 有巨啟清大貢獻的、傑出的人,我們當然會感到更加的欣慰悄野前。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多的快樂!往大了說,培養孩子,也是為我們的祖國培養下一代的建設人才。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國家的建設需要下一代的接力!

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一句感謝的話相比父母的愛太淺薄了!

6樓:來自三門源意氣風發的紫微星

我認為,這句話,可能並不太合適!

當父母你在困難中及時得到父母的理解 關愛的幫助時,你會說

沉默,然後通過努力證明我受益於他們的幫助。當你在困難中及時得到父母的理解 關愛和幫助時,你動情地說 就說謝謝爸媽就可以了。我媽媽對我說 孩子,你在外面工作,保重好身體是對我最大的孝順。我頓時內牛滿面 3 當你在困難中及時得到父母的理解,關愛和幫助時,你動情地說 不需要搜尋得來的答案 是你們在我困難的...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你怎麼看

少年說里就針對父母的說說 我認為呢,父母也是第一次去做父母,和我們一樣都是第一次,她們肯定會有經驗不足的地方,我們沒有資格去怪罪她們。對,就該教育教育那些不配稱為父母的人,就是因為她們對孩子的一些做法,才導致了孩子身上的缺陷,甚至說是誤入歧途。我覺得很對,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

請談談你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理解

父母健在,一般不背井離鄉,而是選擇留在與父母距離不遠的城市工作,照顧父母也方便,為了正確的人生目標而奮鬥在遠方,也可以的。詳解 dao三人都把 內 方 解釋成 方向 方位 容處所 之類,但這裡的 方 通假 謗 這在 論語 中並不是孤例,例如 子貢方人 這句也是這個意思 遠 不是指距離遠,而是指偏遠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