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陳家港小吳
尊老愛幼」是我國傳統美德,為此針對60週歲以上的老人還特別設立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各項權益從法律層面予以強制保障。
雖然大部分老年人能自覺約束好自己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老年人法律意識淡薄、文化層次較低,又存在「佔小便宜」、「倚老賣老」、「性格衝動」的情況,所以老年人違法犯罪是很難徹底杜絕的。
際上,很多國家對待老年人刑事犯罪都設定了優待條款,比如從輕處罰、從寬處理等,我國也不例外,司法實踐中,對於涉及老年人的違法犯罪伍帆,本著「當嚴則嚴」、「埋渣該寬則寬彎橘悄」的原則:
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注意這條規定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故意」犯罪,那麼「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法律上「可以」的意思就是「酌情」,當然另一層意思就是「也可以不從輕或減輕」;另一種是「過失」犯罪,這種情況下「應當」從輕或減輕,「應當」在法律用語上的意思近似於「必須」。
由此可見,75週歲以上的老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犯罪,處罰程度相對來說都要輕一些。
當然,如果刑期在3年以上,或者情節較重、沒有悔罪表現、具有再犯罪的危險或者對居住社群有重大不良影響中的任何一條,那麼「緩刑」就不適用了。
2樓:都燕果
滿足一定法定條件時可以緩刑的
根據《刑法宴和》第七十二條的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中華人民大脊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 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通過以上法條,我們可以知道,75週歲的老人犯罪的,仍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該判刑坐牢的依然要坐牢,只是說在處理75週歲以上的老人的案件中,法院在量刑上也會有所考量,符合條件的,才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 【死刑適用物件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週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滾祥滲的時候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這條規定說明「75週歲以上的人不適用死刑」,並不是說七十五週歲的老年人犯罪一定不適用死刑,也有特殊情況,具體量刑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罪犯到底是犯了何種罪名,犯罪情節是否嚴重的實際情況來判定。
75歲老人犯罪能判緩刑嗎?
3樓:航程事務所
首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於實際年齡原因,可能會有酌情處理,但是行為一旦惡略,會正常處罰。
75歲能判緩刑嗎
4樓:網友
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了老年人不能免去刑事責任,但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實際中,老年人犯罪同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即使是特殊群體這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具體需要承擔何種刑罰要根據具體案情而定:
1、如果老年人已經滿75週歲,故意犯罪的,就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如果確定從輕處罰的,那寬散麼刑期的計算要在法定刑期範圍內,根據犯罪嫌疑人具有的從輕處罰的情節,比照正常罪犯的刑期,選擇較輕的刑種或較短的刑期進行處罰。
2、過失犯罪的,就會從輕減輕外。
罰。3、審判時已滿75守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條件的,就要對老人宣告緩刑。
在確定犯罪老人滿足上面的條件之後,在要求從輕或是減輕處罰的時候,一般可以根據戶口簿、身份證、出生證明、學籍證明、人口普查登記、無利害關係人的證言等證據資料綜合判斷年齡。
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意義。
一)符合寬嚴相濟的刑罰原則。
刑罰的適用根本目的在於預防犯。
罪,其中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它所要關注的不只是刑罰公正的實現,還有罪犯再社會化和社會預防犯罪的雙重需要。老年人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由於他們在。
生理上已近生命的終點,因此,對他們的改造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就一般預防而言,在準確定罪、恰當量刑的幅度內,對老年人適用嚴厲的刑罰不但不能起到嚇阻不穩定分子的一般預防目的,而且讓身體狀況極差的老年人,去接受其健康狀況難以承受的司法審判,會使社會公眾認為刑法不人道而產生反感、牴觸,不利於社會的和蠢談諧其次老年犯罪。一定年齡的老年人犯罪後,受其年齡及其生理因素所限即使不適用刑罰,也往往不會再繼續犯罪。
另慎檔氏外,人生活自理能力本已較差,有的還有多種疾病,需要其他人照理,自然就無法承當繁重的生產活動,因此依靠對其限制自由進行羈押改造的方式意義不大況日國家還要為其提供必要的醫療等。
75歲老人犯罪會判刑嗎?
5樓:苗懷濤
在社會中,一些老人如果犯法該是如何處置的?是免於處罰,還是相關的法律對於這個問題有進一步的規定,又或者是法律對於可以免於刑罰的老人有什麼特殊的規定,還可能是對於不同的犯罪行為有不同的規定。那麼老年人犯罪如何處罰?
70歲以上老人犯罪真的不用坐牢嗎?
人民律師事務所曾雨佳律師解答: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搭殲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曾雨佳律師補充:
1、從打擊方面來說,重點是猛枝局把握老年人違法犯罪的懲治尺度。儘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後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於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群服務等。
司法實踐表明,只要刑罰的後果大於違法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發揮其預防功能和作用。給老年違法犯罪者處罰,哪怕是較輕的處罰,就足以防止他們再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震懾犯罪的作用。
2、從預防方面來說,通過普及法律知識來遏制老年人違法犯罪,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預防老年人步入歧途就是對老年人權益最大的維護。不可否認,一些老年人由於各種原因過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進入老年後又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往往觀念更加偏枝讓執,更容易觸犯法律。
而現在社會的普法重點往往都放在青少年身上,開展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宣傳教育可謂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全社會開展普法教育,同樣不能忽視了曾給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老人們。
曾雨佳律師總結:
根據最新《刑法》的規定,已滿75週歲的老人犯罪的,若是故意犯罪,則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要是過失犯罪的話,那麼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70歲老人犯罪判刑不
6樓:劉高鋒
法律分伍型析:70歲的老人犯罪了要坐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七條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畝悔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迅橘正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犯罪了需要坐牢嗎
70歲老人觸犯刑法的量刑的相關規定,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70歲以上的老人犯罪的,仍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該判刑坐牢的依然要坐牢,但是對於已年滿75周歲的老人來說,符合條件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當然了,要是老人犯了殺人 ...
從犯被判刑,主犯可以判緩刑嗎,主犯判緩刑從犯是不是也判緩刑
從犯被判實刑,主犯不可以判緩刑。要求從犯比照主犯從輕處罰。如果主犯可以判緩刑從犯肯定也是緩刑。主犯判緩刑從犯是不是也判緩刑 主犯判緩刑,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處罰,也會判緩刑或者免除處罰。刑法 第二十七條規定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 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視情況而...
為什麼7O歲以上老人犯罪不用坐年
你好,70歲以上老人犯罪也是 要 坐牢 的。概念界定 首先明確一下概念,坐牢只是承擔刑事責任的一種方式,常表現為拘役和徒刑,刑事責任還包括管制和死刑。通常老百姓所說的 坐牢 其實是指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你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七十歲以上老人犯罪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具體分析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