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必修二 稜柱 稜錐的問題

2025-05-26 20:05:11 字數 1882 閱讀 2097

1樓:利翼金寰

單研究側面△sac時。

sac為腰為4

底為2的等腰三掘做角形。

此時c到直線sa的最短距離為c到sa的距離。

設為x則可列方程。

x²+16)=√4-x)²+4]

解得x=1/2

且正三稜錐中判乎衡△sac≌△sab

則同理b到sa的距離為1/2

所以頃正△pbc的最小周長為2+1/2+1/2=3

正稜柱,正稜錐 的所有性質,高二數學。

2樓:局迎荷蕭菊

正稜錐性質:①正稜錐的各側稜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並型裂角形底邊上的高(叫側高)也相等。②正稜錐的高、斜高、斜高在底面的射影(底面的內切圓的半徑)、側稜、側稜在底面的射影(底面的外接圓的半徑)、底面絕閉的半邊長可組成四個直角三角形租茄。

數學必修2稜錐

3樓:lili_麗

1.乙個底面稜長為2的正四稜錐,連線兩個相鄰側面的中心e、f,則線段ef的長(1/3)*2倍根號2 根號2 (√2)/2 2/3

2道高二 稜柱稜錐題 跪求解答過程 謝

4樓:匿名使用者

1.過每個側稜中點的截面的面積 ,其實就是求正三稜柱頂面的面積,也就是邊長為a的等邊拿納枯三角形的面積。

s=1/2a*a*sin60°=√3a�0�5/42.設稜錐的高為消洞h,根據面積比等於相似茄哪比的平方得。

54/150=(h-12)�0�5/h�0�5h=30cm,無論是幾稜錐,都成立)

5樓:匿名使用者

1.底面面積=8分之根號3 a^2

如果稜錐被平行於底面的平面所截,則截得的小稜錐與已知原州李稜錐的側面積之比也等於它們對應高的平方比;截得的稜錐與已知稜錐的側面積之比也等於它們的底面積之比。

所以截得的稜錐與已知稜纖缺錐的側面積之比=1:4所以截面的面積=32分之根號3 a^2。

2.如果稜錐被平行於底面的平面所截,那麼所得的截面與底面相似,截面面積與底面面積的比等於頂點到截面距離與稜錐高的平方比。 解:設稜錐毀跡辯的高為h.

截面面積與底面面積的比=54/150=(h-12)^2/h^2解得h= ?自己解沒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求正三稜柱 要求過每個測稜中點的截面的面積 其實就是求 正三稜柱頂面的面積 那麼 面積=1/2(底*高) 底=a 高=根號(3a)

由圓面積可知 面積磨纖緩=πr�0�5 那麼兩個圓面的半徑之比= 根號下(54:150)=3:5

則根據圓錐側面截面的三角形比例關係 可得 到截面的高度:到底面的高度=3:5 那麼豎櫻截面到底面的高度是12=2/5圓錐高 那麼圓錐高=30

具瞎模體就這樣 希望能幫上你忙!!

7樓:匿名使用者

解法1 直接法:共面而不悉團共線的四點可成為四稜錐的底面,再在平面外找一點為頂點就形成了四稜錐,於是可從四稜錐的底面四點著眼,將構成稜錐的5個頂點的取法分類。按照構成四稜錐的底面四點分為以下四類;(1)四點取在稜柱的底面上有2c c =50個;(2)四點取在唯租稜柱的側面上有5c =30個;(3)四點取在稜柱的對角面上有5c =30個;(4)四點取在以過乙個底面中的一條對角線和另乙個底面中與其平行的一邊所確定的面上有2×5c =60個。

所指陸兆以共可組成50+30+30+60=170個四稜錐。 解法2 間接法。 c 中去掉五點共面和無四點共面的兩種情況,算式為c -2c -4×4c =170(個)。

8樓:匿名使用者

1.求正三稜柱 要求過每個測稜中點的截面的面積 其實就是求 正三稜柱頂面的面積,s為李明基以a為邊長的正三哪謹角形,槐信s=根號三*a^2

高中數學必修 2 知識點總結,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摘要答題技巧 現在數學這個科目也是必須學習 的內容,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們都不喜歡這個科目,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做這些題,導致這個科目拉他們的總分,該怎樣學好高中數學?對於數學題,他們都分為哪些型別?老師在上數學課 我相信數學你們應該都知道吧,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是學習上面...

高中數學必修一函式求定義域,高中數學必修一 定義域與值域怎麼求?有哪些方法?

f x 是函式的符號bai,它代表 du函式圖象上每zhi乙個點的縱dao 座標的數值版,因此函式影象權上所有點的縱座標構成乙個集合,這個集合就是函式的值域。x是自變數,它代表著函式圖象上每一點的橫座標,自變數的取值範圍就是函式的定義域。對代數式的認識。每乙個代數式它的本質就是乙個函式。像x2 1這...

高中數學問題,高中數學入門問題

其實我覺得在看到三角函式的時候就要想到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那些公式,而且我覺得公式要熟練運用,就是那種反過來推和正著推都要一瞬間反應過來,到時候碰上這類題就知道怎麼用了 f x x4 x3 x2 x 1 x4 x2 1 1 x3 x x4 x2 1 注意到後面是個奇函式因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是0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