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為何東漢和西漢的賦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2025-05-22 23:55:15 字數 1243 閱讀 5115

1樓:網友

西漢是由漢高祖劉孫猛姿邦。

建立的朝代西漢時期開始是騷體賦,是仿照楚國著名大詩人屈原的賦,代表作品有吊屈原賦,之後西漢的鼎盛時期,也就是漢武帝統治時期出現了由知冊司馬相如為代表的抒情大夫,比如子虛賦內容非常的富麗,東漢是由漢光武帝劉秀。

建立的朝代東漢時期流行的賦多是抒情小賦,的清麗宜人則絕,這是因為東漢和西漢的國力不同。

漢賦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創作形式有何特點?

2樓:網友

漢賦主要分為散體賦和騷體賦兩大類。

漢賦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

1、散體賦的形成標誌 枚乘《七發》

2、漢大賦時期 即漢武帝時期,賦的主要特點是巨集大,主要以司馬相如為代表,奠定了散體賦的體制。

3、西漢後期至東漢中葉 依舊以散體大賦為主。

4、騷體賦 東漢末年逐漸興盛,但最初也有幾篇著名的代表作《過秦論》、《長門賦》

漢賦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創作形式有何特點

3樓:低調小貓愛吃魚

漢朝世界上就有漢服了,所以每個階段都有。

漢賦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哪三個階段?

4樓:鬼舞

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在西漢、東漢400年間,一般文人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寫作,因而盛極一時,後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漢代文學的代表。賦是什麼?

賦作為一種文體,早在戰國時代後期便已經產生了。它的主要特點是「不歌而誦」,適宜於口誦朗讀。它的抒情成分少,著重鋪敘和描寫,接近於散文;行文時又往往韻散間出,具有半詩半文的性質;在篇章結構上,則多采用問答的形式。

漢賦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1、漢初的賦家,繼承楚辭的餘緒,這時流行的是所謂「騷體賦」,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賈誼的《吊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枚乘的《七發》等; 2、其後則逐漸演變為有獨立特徵的所謂散體大賦,這是漢賦的主體,也是漢賦最興盛的階段,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揚雄的《甘泉》、《河東》、《羽獵》、《長楊》,班固的《兩都賦》等; 3、東漢中葉以後,散體大賦逐漸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賦開始興起,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張衡的《二京賦》、《歸田賦》,趙壹的《刺世嫉邪賦》,蔡邕的《述行賦》,禰衡的《鸚鵡賦》等。漢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儘管散體大賦有其華而不實、矯揉造作的弊病,但在中國文學史上,漢賦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它在豐富文學作品的詞彙、辭句以及技法方面,在促進文學觀念的形成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黃河頌結合時代背景,說說作者借讚美黃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 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 偉大堅強 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熱情歌頌了歷史悠久的偉大祖國,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意志 同時為擁有黃河而驕傲,為自己是黃河哺育下的中華兒女而自豪。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

李清照的時代背景,李清照的寫作背景

李清照 1084 1155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縣人。父李格非為元佑四學士之一,母王氏,亦善屬文。李清照十八歲適趙明誠 趙挺之季子。趙挺之時任吏部侍郎,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後李格非列入元佑黨籍,趙挺之則官至尚書左丞。宋徽宗大觀元年 1107 趙挺之罷相,五日後卒,此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屏居青州 今山東...

李四光回國貢獻的時代背景,李四光的時代背景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 地質力學 和 構造體系 概念,建立了 構造體系 的概念,建立了地質力學學派 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