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全是菜雞
採用新的翼面設計來提公升機動效能 蘇霍伊設計局。
採用該機採用翼身融合氣動佈局和放寬靜安定技術,前置鴨翼。
主翼、平尾「非穩一體化三翼面」設計增強蘇-35的機動效能。前置鴨翼可分別操縱,由液壓裝置驅動,沿用蘇-33的設計。與蘇-27相比,過載能力增加,靈活性增加,滾轉以及高攻角。
穩定度增加。
採用了四餘度數字式三維電傳飛控系統,使得蘇-35沒有攻角限制。機載裝置大量更新 蘇-35裝備新型數字駕駛控制和數字發動機控制系統,更換最初蘇-27的模擬計算機。機首裝有一部n011m脈衝都卜勒雷達。
最大探測距離散粗棗150公里,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6個目標。
2樓:匿名使用者
引數:重量:空重1 84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ji 200千克。
外形尺寸:機長22 20公尺,機高6 36公尺,翼展i 5公尺。
效能資料:最大平飛備茄速度2300千公尺/小時,實用公升限i 8000公尺,作戰半徑1 500千公尺。
**系統:嫌世1門jo公釐機炮,1 4個外掛架,最芹滾肢大載彈量8000千克。
蘇35戰機怎麼樣,為何能在3代機中稱霸?
3樓:帳號已登出
蘇-35戰鬥機很強,可嫌蠢以說是跡含五代機之外最強的戰鬥機,因為其機動性強,芹州陪作戰半徑元,並且擁有超視距作戰能力。
4樓:乾煸新鮮事
這款戰鬥機是非常強的,技術非常發達,不管是攻擊還是速度都很可以。
5樓:庾布儂
蘇35戰鬥機還不錯。在三代機中數一數二,因此可以媲美四代機。
俄羅斯蘇-34和蘇-35戰機各有什麼特點和效能?
6樓:海弗藍
那些效能資料我就不給樓主列舉了,百科裡都有。我簡單跟樓主說下,蘇-34是戰鬥轟炸機,蘇-35是多用途制空戰鬥機,它們本身設計目的就不一樣,蘇-34主要用於對地、對海攻擊,或者負責戰術轟炸,制空能力很弱。而蘇-35則兼有制空與對地攻擊能力,但還是以制空為主。
因此論載彈量與航程,蘇-34要大。但是論機動性和速度效能,蘇-35要強。
由於都屬於側衛家族,2者在外觀上都和蘇-27很接近。但還是有區別,新蘇-35在外觀上和傳統蘇-27幾乎相同,很難分辨。但是蘇-34由於前機身完全重新設計,所以比較好區分。
相比於蘇-35的長圓機頭,蘇-34機頭較為扁平(所以蘇-34有個綽號「鴨嘴獸」)。然後,蘇-34採用並列雙座,也就是2個飛行員並排坐(蘇-27ub、蘇-30採用的串列雙坐,一前一後,),而蘇-35是單坐。另外蘇-35採用的是傳統佈局,而蘇-34採用三翼面佈局,也就是說蘇-34有鴨翼,而蘇-35沒有。
另外,蘇-34的尾錐比蘇-35要長、粗。
總的來說,這2者可比性不強,畢竟是針對不同任務來設計的。就像拿f-15比f-111,比不到一塊去。順便說一句,蘇-35有2種不同機型,分老蘇-35和新蘇-35,這2個型號沒啥直接關係,上邊說的都是新蘇-35(蘇-35bm)。
7樓:葉子豬
su-34和su-35都是su-27的衍生性,su-34出現的較早,電子裝置也比較落後,蘇-34型戰鬥轟炸機的翼展為公尺,機長公尺,機高公尺,翼面積 平方公尺。該機空重14000公斤,正常起飛重量390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45000公斤,最大**載重8000公斤,公升限15000公尺,最大航程為4000公里。
最大起飛重量:35000kg
戰鬥外掛重量:8000kg
機長:公尺。機高:公尺 ]翼展:公尺。
最大起飛重量:噸。
最大戰鬥載荷:8噸。
最大航速:馬赫。
最大航程:3600公里、4500公里(帶副油箱)在資料對比上可以看出su-34更側重於對地對海的打擊續航能力更強,而su-35的綜合能力更強,另外su-35的電子裝置比較先進,而且加入的隱身設計。所以兩者的可比性不是很強。
8樓:網友
蘇-34:戰鬥轟炸機,主要是對地對海攻擊,沒有多少空戰能力。
蘇-35:空優多用途戰鬥機,主要任務是空戰。有需要也能對地對海攻擊。
j20戰鬥機引數,殲20戰機效能引數
這三款戰鬥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殲20戰機只能排第三!專案研究的目標肯定是朝著4代方向去的。但4s現在是肯定達不到的。噴口看來,是ws10引擎,我也問過空軍之翼論壇的幾個技術資料流高手,確定是ws10的大改型號。超音速巡航 這個基本不可能是做不到的。超機動 也不可能 4代的超機動一般就是指向量噴口 w...
F 22戰機的主要效能引數
f22主要引數 乘員 1人 首飛 1997年9月7日 服役 2005年12月15日 生產 洛克希德 馬丁公司 波音公司 通用動力公司單位造價 售價 1.2424億美元11 3.5億美元現況 現役 主要使用者 美國 技術資料 長度 18.92公尺 62呎1吋 翼展 13.56公尺 44呎6吋 高度 5...
中國會仿造蘇35嗎,中國山寨蘇35戰機難度有多大
會仿製的,只是中國並不單純是仿製,中國戰機內部上使用了多國的技術,只是外形像而已。目前國內購買戰機多是從戰略角度來考慮的。以前思路以仿製為主,現在是以快速成軍考慮為多。其實蘇35一直要買的,只是俄羅斯要求至少40架以上,咱們只肯買10架。這次是乙個折中的結果。也不能說是仿造,只能說是借鑑別人的技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