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妙乎妙乎 在那一篇

2025-04-24 20:51:36 字數 1966 閱讀 5433

1樓:鑑寶達人我最行

孫敏枝譁子以水為喻,指出「兵形象水搭渣」,並一再強調「無形」的觀念,在《虛實篇》中說:「橋行形兵之極,至於無形。」又說:「微乎微乎,至於無形。

你最喜歡《孫子兵法》中的哪一篇?

2樓:畫雲墨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孫武,大約成書於春秋末年。

孫子兵法》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乙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開啟了方便之門。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保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8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向人透露:他的軍事著作中所闡述的觀點,其實在2500年前的《孫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

他也確實對孫武及其著作深感興趣,不僅為《孫子兵法》英譯本作序,還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戰略論》前面大段引述孫武的格言。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都奉命攜帶一本《孫子兵法》,以便在戰場上閱讀。

孫子兵法》歷代都有著錄。1972年4月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書《孫子兵法》為迄磨含今最早的傳世本,可惜為殘簡,不能窺其全貌。

現存重要的版本為南宋寧宗時所刻《十一寬遊態家注孫子》,宋刻與宋抄《武經七書》本,其中宋本《慎源十一家注孫子》經清代孫星衍校定考辯後,成了近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敷實用的讀本。

孫子兵法求翻譯,就下面這一段就好

3樓:要解體成分子的人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圯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凡是用兵之法,將接受國君的命令,合軍聚眾,橋地不捨,衢地交合,絕對地沒有留下,圍地則計劃,死地則戰;塗有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有些地方不爭,在某些情況下,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4樓:大美家長

對於用兵的方法,將軍受命於君主,合攏軍隊聚集士卒,山林險陰沼澤的地方不能宿營,在與多國相鄰的地方要重視與鄰國結交,在缺乏生存條件或地形十分險惡的地方部隊不能停留,當部隊進入四面地形險惡、敵軍可以任意往來而我軍卻難以出入的地區應當設計儘快離開,當部隊陷入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的死地時只有與敵作決戰之戰;部隊進軍時有的道路不能走,有的敵不能進行攻擊,有的城池不能去攻擊,有的土地不能去爭奪,有的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請幫我翻譯孫子兵法裡的一段話,順便講解一下

5樓:邶忠茹胭

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

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

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

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

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

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

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

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

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

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產生條件,孫子兵法產生的根源

中國孫子兵法研究史大致可分成7個時期。一 孕育產生時期 遠古至春秋 學界一般認為,孫子兵法 產生於我國春秋末期 亦有認為成書於戰國或更後者。關於此書的作者,多認為系孫武親著,又經後人校理。對於孫武的生活時代,學術界也有不同觀點,一般認其為春秋末期人,大約與孔子同時。孫子兵法 在產生以前,應經歷了乙個...

孫子兵法共有多少字,孫子兵法多少字呢

孫子兵法 共有十三篇,包括始計篇 作戰篇 謀攻篇 軍形篇 兵勢篇 虛實宴孝篇 軍爭篇 行軍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間篇等,共餘字,本書提出了十分完備的軍事思想體系和戰略戰術原則,系統地揭臘纖示了戰爭的客輪祥仿觀。孫子兵法 又稱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孫子兵書 孫武兵書 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

孫子兵法中的地形篇,孫子兵法 地形篇

十 地 形 篇 原文 孫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 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 引而去之,令敵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