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誤周郎顧是什麼典故
1樓:豬尾巴juju彎彎
曲有誤,周郎顧。』」意思汪兄是,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顧,微微一笑,提醒撫琴者,錯音了。
因此有兩句歌謠道:「曲有誤,周郎顧。」
李端(唐)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釋義: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絃。
顧曲周郎指的是誰?
2樓:網友
顧曲周郎 三國時吳國的都督周瑜,字公瑾,當時吳中人們都習慣地稱他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謀,善於作戰,而且精於音律,有很高的**欣賞能舉乎慶力。《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周瑜聽人演奏的頃陪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說:「喂,你錯了。
因此有兩句歌謠道:「曲有誤,周郎顧。」
唐代詩人李端的《聽箏》詩,有兩句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為了讓心愛的人多看我幾眼,老是故意地彈錯)。就是用的這正握個典故。
後來,欣賞**或聽歌、聽戲,就叫做「顧曲」。
顧曲周郎中的周郎指的是誰
3樓:筱鴨娛樂
周瑜。
顧曲周郎,漢語成語,拼音是gù qǔ zhōu láng,意思是指周瑜業於**,後泛指通**戲曲的人。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主人公資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西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讀音,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誰第乙個字怎麼讀
鑿壁偷光 z o b t u gu ng 生詞本基本釋義 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褒義出 處 晉 葛洪 西京雜記 匡衡字稚圭 勤學而無燭 鄰舍有燭而熾不逮 衡乃穿壁引光 以書映光而讀書。例 句古人囊螢映雪,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精神,實在令我們敬佩。近反義詞 近義...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破釜沉舟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破釜沉舟主人公 項羽 破釜沉舟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釜 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孫子兵法 所說的 焚舟破釜 雖然也表示誓死決戰的意義 是項羽。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被稱為西楚霸王。應該是項羽,項羽攻秦,把船鑿破,代表決心,無路可退,只有進攻,項羽 西元前232年...
焚書坑儒主人公,焚書坑儒的主人公是誰
焚書坑儒,又稱 焚詩書,坑術士 一說述士,即儒生 西漢之後稱 焚書坑儒 秦始皇在西元前213年和西元前212年焚毀書籍 坑殺 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 西元前213年 博士齊人淳於越反對當時實行的 郡縣制 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