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京杭大運河中使用的「梯級船閘系統」是什麼?

2025-04-20 08:36:09 字數 1909 閱讀 5178

1樓:熱愛生活的小枕

中國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拍案叫絕。京杭大運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最長,發揮效益最高的一條人工運河。為了解決河道暢通問題,京杭大運河創造性的建設了梯級船閘系統,藉由船閘實現水位公升降,船就像坐電梯一樣,實現翻山越嶺。

西元423年,揚州附近的運河建造的兩座斗門是最早在京杭大運河工程上使用的。北宋時期,在原來的基礎上裝上真州閘,是世界上最早的複式船閘,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元朝時期,在會通河上建立了31做船閘來保證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

到了明朝時期,梯級船閘增至38座,比現在的三峽大壩還雄偉壯觀。這些技術的使用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京杭大運河是連線長江,黃河,淮河交匯時大運河。船閘來解決落差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同時也兼有通過彎曲來解決行進中落差問題。一般情況下,河流的水位要高於運河,也用船閘方式來解決與河流轉換的問題,通常在河流的兩岸的船閘錯開是方式通過,一方面這樣可以可根據地勢高低選擇船閘位置,另一方面船閘具有防洩功能,還可以利用水流銜接到船閘。

船閘是克服河流上建壩(或天然)形成的集中水位差的一種過船建築物。閘室灌水和洩水,使水位公升降,像一種特殊的水梯。它是由上下閘首,閘門,閘室等組成的。

閘首,閘室,閘門圍成固定不動的閘廂,起擋水作用。船舶過閘時,由廊道和閘門構成輸水系統向閘室灌水,閘室水位上公升,閘室向外洩水,閘室水位降落。<>

停在閘室的船舶靠水的浮力,隨閘室的水位公升降,與上游或下游水面齊平,達到克服水位差的目的。<>

2樓:史海**

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或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運河,全長超過1800公里。它始建於西元前5世紀,經過幾個世紀的擴建和完善。這條運河被用來在中國南北地區之間運送貨物和人員,連線北京、天津、蘇州和杭州等城市。

梯級船閘系統是一系列用於運河航行的船閘,允許船隻克服高程變化。船閘是手動操作的,使用閘門和水閘系統將船隻公升高或降低到不同的高度。這使得船只可以在不同水位的地區航行,如河流、湖泊和運河。

梯級船閘系統是運河的乙個關鍵特徵,因為它允許船隻在低水位時也能在運河中航行。它對控制水流也很重要,這有助於防止洪水和保持運河水位。鎖系統由地方當局維護和操作,需要大量勞動力和資源來保持其正常工作。

儘管如此,它還是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個世紀以來在運河沿線貨物和人員的運輸和**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3樓:邂逅浪漫

藉由船閘實現水位公升降:通過開閘、關閘、注水、放水,就可以讓船像爬樓梯一樣逐級往上。這是一項智慧,科技與文化的偉大工程。

4樓:番茄味雞腿堡

不同的區域水位的高低差是不一樣的,可以分割槽域的讓船輛駛入,然後將兩個區域的水保持平衡,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運輸。

京杭大運河的船閘順序

5樓:好好新星聞

順序是:

1、通惠河,天津以北到北京段,流向是北向南;

2、北運河;流向是南向北;

3、南運河;流向是南向北;

4、魯運河;流向是南向北;

5、中運河;流向是北向南;

6、裡運河;流向是北向南;

7、江南運河。流向是北向南。

京杭大運河。

始建於春秋時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

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畢局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坦早工程,是中國文化。

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

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

長江、錢塘江。

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

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手信讓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的作文,京杭大運河的作文800字

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 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 嬴政 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

京杭大運河流經最長的省份,京杭大運河流經了六個省市,有哪幾個省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公尺,在江蘇境內全長690公里,是流經長度最長的省份。排在其後的是山東省,山東境內全長643公里。京杭大運河流經了六個省市,有哪幾個省 浙江 江蘇 山東 河北 天津 北京 大運河南起餘杭 今杭州 北到涿郡 今北京 途經今浙江 江蘇 山東 河北四省及天津 北京兩市,貫通海河 黃...

京杭大運河在元朝被修直的原因,京杭大運河,直取於元代是什麼意思?

隋朝的大運河全長四千多裡,以洛陽為中心,共分四段,自沁水入黃河處至涿郡 今北京 名日永濟渠 自洛陽至盱眙 xu yi,今江蘇盱眙 入準,日通濟渠 自山陽 今江蘇淮安 至江都 今江蘇揚州 名邗溝 自江都至餘杭 杭州 名江南河。元朝定都大都 今北京 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