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專項施工方案 10,隧道施工方法

2023-05-26 15:10:02 字數 1868 閱讀 3598

隧道施工方法

1樓:賈寶驊律師

隧道施工方法,具體如下:

1、全斷面開挖法,全斷面開挖法就是按照設計輪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後修建襯砌的施工方法。適用條件,i~iv級圍巖,在用於ⅳ級圍巖時,圍巖應具備從全斷面開挖到初期支護前這段時間內,保持其自身穩定的條件。有鑽孔臺車或自製作業臺架及高效率裝運機械裝置。

隧道長度或施工區段長度不宜太短,根據經驗一般不應小於lkm,否則採用大型機械化施工,其經濟性較差;

2、臺階法施工,臺階法是先開挖上半斷面,待開挖至一定長度後同時開挖下半斷面,上、下半斷面同時並進的施工方法,按臺階長短有長臺階、短臺階和超短臺階三種。近年由於大斷面隧道的設計,又有三臺階臨時仰拱法,甚至多臺階法,臺階開挖法可以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和相當的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業有干擾,臺階開挖雖增加對圍巖的擾動次數,但臺階有利於開挖面的穩定。

尤其是上部開挖支護後,下部作業就較為安全,但應注意下部作業時對上部穩定性的影響;

3、環形開挖留核心土法;

4、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5、雙側壁導坑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第四十七條 在大中型公路橋樑和渡口周圍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範圍內,以及在公路兩側一定距離內,不得挖砂、採石、取土、傾倒廢棄物,不得進行爆破作業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樑、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動。在前款範圍內因搶險、防汛需要修築堤壩、壓縮或者拓寬河床的,應當事先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交通主管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採取有效的保護有關的公路、公路橋樑、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措施。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怎麼施工

2樓:名成教育

1、施工順序可以概括為:開挖→一次支護→二次支護。

2、開挖作業的內容依次包括:鑽孔、裝藥、爆破、通風、出渣等。開挖作業與一次支護作業同時交叉進行,為保護圍巖的自身支撐能力,第一次支護工作應儘快進行。

為了衝分利用圍巖的自身支撐能力開挖應採用灌面爆破(控制爆破)或機械開挖,並儘量採用全斷面開挖,地質條件較差時可以採用分塊多次開挖。一次開挖長度應根據巖質條件和開挖方式確定。巖質條件好時,長度可大一些,巖質條件差時長度可小一些,在同等巖質條件下,分塊多次開挖長度可大一些,全斷面開挖長度就要小一些。

一般在中硬巖中長度約為米,在膨脹性地層中大約為。

0米。3、第一次支護作業包括:一次噴射混凝土、打錨杆、聯網、立鋼拱架、復噴混凝土。

4、在巷道開挖後,應儘快地噴一層薄層混凝土(3-5mm),為爭取時間在較鬆散的圍巖掘進中第一次支護作業是在開挖的渣堆上進行的,待把未被渣堆覆蓋的開挖面的一次噴射混凝土完成後再出渣。

5、按一定系統佈置錨杆,加固深度圍巖,在圍巖內形成承載拱,由噴層、錨杆及巖面承載拱構成外拱,起臨時支護作用,同時又是永久支護的一部分。復噴後應達到設計厚度(一般為10-15mm),並要求將錨杆、金屬網、鋼拱架等覆裹在噴射混凝土內。

6、完成第一次支護的時間非常重要,一般情況應在開挖後圍巖自穩時間的二分之一時間內完成。目前的施工經驗是鬆散圍巖應在爆破後三小時內完成,主要由施工條件決定。

7、在地質條件非常差的破碎帶或膨脹性地層(如風華花崗岩)中開挖巷道,為了延長圍巖的自穩時間,為了給一次支護爭取時間,安全的作業,需要在開挖工作面的前方圍巖進行超前支護(預支護),然後再開挖。

8、在安裝錨杆的同時,在圍巖和支護中埋設儀器或測點,進行圍巖位移和應力的現場測量:依據測量得到的資訊來了解圍巖的動態,以及支護抗力與圍巖的相適應程度。

9、一次支護後,在圍巖變形趨於穩定時,進行第二次支護和封底,即永久性的支護(或是補噴射混凝土,或是澆注混凝土內拱),起到提高安全度和整個支護承載能力增強的作用,而此支護時機可以由監測結果得到。

10、對於底板不穩,底鼓變形嚴重,必然牽動側牆及頂部支護不穩,所以應儘快封底,形成封閉式的支護,以謀求圍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