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

2023-05-26 08:10:02 字數 2917 閱讀 9555

1樓:戚廣利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乙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早在2000多年前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建立「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2樓:來自峴山古靈精怪的灰太狼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公尺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

魏晉道家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這樣,正月十五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

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3樓:泉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1][2][3]

元宵節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烟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23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7]

中文名元宵節。

外文名lantern festival

別名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型別。中國傳統節日。

4樓:書丶記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乙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5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烟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型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公尺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參考百科,直接輸入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分別是什麼,元宵節的來歷 意義 習俗分別是什麼?

元宵bai節的來歷 元宵,原意為 du上元節zhi 的晚dao上 因正月十五 上元節 主要專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屬日名稱也演化為 元宵節 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 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習俗 1 吃元宵 這種食品...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國各地元宵佳節的共同風俗,早在漢朝就存在了,和春節 中秋節被稱專之為我國屬三大傳統佳節。每當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象徵團圓吉利,闔家團圓,湯圓和團圓的音相近,因此吃湯圓也代表了人們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嚮往團聚,以及對未來生活寄予的美好期望。元宵 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

元宵節的來歷是什麼?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乙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 試燈 十五日夜為 正燈 民間要點燈盞,又稱 送燈盞 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