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跑長途怎么辦,古代人跑長途怎麼辦?

2022-09-25 05:35:02 字數 5334 閱讀 2024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出行遠途,路途凶險,山賊,猛獸襲擊頻發。很多路上遇害失蹤的案件不了了之。家人毫無知情,到老死都還盼望親人能回來。

一般有權勢的大戶 多是一百幾十人的人馬上路。 窮人也至少三兩人為伴。古代女子出行,一般都有多人隊伍為伴。

但是遇到規模作案的山賊也凶多吉少。(有不少案例 縣官大批人馬去外地上任,結果路途被山賊全數截殺,強搶女眷,冒充 前去上任的事情。)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心態好,

人生節奏慢.

廣東到北京路上走二個月(馬車乙個月)也很正常,並不急得要死要活的.

六百裡加急快報(換馬不換人)也得乙個星期以上.

因為大家都沒有,所以平衡的很.

不象現在有錢坐專機,

沒錢火車站票都買不上.

但是因為時間長,盤纏路費是一大筆開支.

無論是趕考的舉子,還是赴任的地方官,

都得先籌措銀子,盤纏夠了才能成行,

或就此放棄的也不在少數.

走的慢的半道上聽聞訊息已變了的也有.

不過古人相對能吃苦,條件都是不能和現在比的.

很疑問,古代人們跑長途,都是怎麼識路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各個城市之間,都有官道連線的

太平年代,官道比較安全,也有各種設施供旅人使用

順著官道走就是

古時候的普通百姓是怎麼出行的呢?

4樓:汪嘰

因為古代的科學技術非常的落後,所以說他們的交通工具是非常簡陋的,並且效率也不是特別高。我們可以從影視劇或者是歷史書上記載中看到古代的百姓通常是很少出遠門的,而且他們出行的方式大概可以分為靠人力出行,也就是步行趕路,還有用牲畜充當動力來拉車,還有一種就是依靠輪船出行。

其實古代中最常見的出行方式就是步行,這在平民百姓中是非常常見的,適用於短途的旅行。我們可以在很多的歷史書籍的記載中看到,有許多的百姓通常在非常早的時間就已經起床準備東西,然後幾人成群結隊的出一趟遠門,或者是去比較大的城鎮買點東西,但是這通常也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還有一種平民百姓們最喜歡的出行方式就是坐牛車或者是驢車。雖然我們在很多的影視劇上看到的古代人出行的方式都是坐馬車或者是直接騎馬,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古代的百姓們因為生活的比較艱苦,身份也比較低下,所以說馬這一種東西他們通常都是接觸不到的更不要說是坐馬車了。所以說他們就會用其他的動物來代替馬拉車,比如說牛,這也是最常見的。

在許多遺留下來的歷史畫卷上我們也能看到牛車或者驢車的影子。

因為古代的許多人都是臨水而居的,所以說坐船這一出行方式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常見的。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船的影子,但是那個時候都是用來運輸物品。然後慢慢的發展中隨著製船工業的完善,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用來出行的船隻,所以古代的出行也逐漸的分為陸路和水路兩種。

其實有許多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些出行的方式,比如說轎子,這通常都是達官貴族才能夠用上的,在古代的平民百姓中都是不常見的。而且有一句詩叫做父母在不遠遊,所以說平民百姓是很少進行長途的旅行的。

5樓:我叫女子喬

古代的百姓除了步行之外,還可以坐船,如獨木舟,也可以騎馬出行,後來就有了馬車,也有的人坐轎子出行,不過轎子一般是比較有錢的人家。

6樓:我的你

大多數普通百姓都會選擇步行,一些可能稍微富裕一點的百姓可能會選擇騎馬或者做轎子。

7樓:查令呀

古時候的普通百姓大多是靠步行,太遠的話可能會有馬車和牛車。稍微有點錢財的,可能有自己的車伕、轎伕等

8樓:luu陽光的

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出行大多都只有走路的方式,只有少數貴族能夠用馬車出現,所以古代出行是很麻煩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都是步行的,因為交通條件比較落後,還有的是靠船和牛車出行,有些錢的人家可以用馬車。

10樓:徐秉冬

古時候普通百姓一般都是步行或者騎馬出行,因為當時商人的地位比較低,就算富商出門也只能乘坐兩人轎。

11樓:豬油炒菜真香

一般都是步行,因為在那個時候基本上就是只有有權有勢的人才能夠乘坐馬車什麼的。如果普通百姓家裡面都牛什麼的,還是可以騎牛或者是其他的牲畜出行的

12樓:懶小膽

普通百姓基本都是用雙腳走路的,有養牲畜的可能以馬、牛等出行,稍微有點錢財的,可能有自己的車伕、轎伕等。

13樓:嫣然

一般的出行都是考慮兩條腿走路的,遠一點的就騎馬或者牛車之類的,有錢人出行有抬橋,或者是坐馬車。

14樓:

古時候的普通百姓出行大多都靠步行,太遠的話可能是馬車牛車,水路的話就是普通船隻或者跟著貨船

古人跑步嗎?

1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樓主題意不明哦,是當做一種訓練或者健身方式跑步還是常規的跑步,如果是後者,那肯定啦,只要是四肢健全的人,就都要跑,如果是前者,看下邊。

我說乙個很簡單的東西。古代的時候也有軍隊,軍隊是怎麼訓練的?所以古人也要跑步滴~

可追問,可補充,若有幫助請採納~o(∩_∩)o~謝謝

16樓:匿名使用者

跑步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從遠古世代起,人類就靠跑步來躲避掠食動物的追捕和用來狩獵

中國古代有很多關於跑步的記載:

到了周朝時,出現了「跟隨馬車跑步的步兵」,西周青銅銘文《令鼎》中記載了一件步兵跟隨馬車跑步的事情。因為西周的戰車--「駟」,是四馬一車,但是在戰場上除了有駟在前面衝鋒,掃清障礙,但是後面也要跟著72銘步卒才能擴大戰果,這種配合非常重要,因而要求步卒必須要具有長跑能力。當年周成王就是用賞奴隸十名來激勵手下的步兵堅持長跑。

到了漢代,出現了職業跟隨馬車跑步的人「五百」,或者叫「伍伯」。其職務是在高階官吏的馬車前做鳴聲開道的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就要能跟上馬車的跑步速度,其實漢代的競賽蹴鞠也是用遊戲的方法來訓練跑步能力。

另外,漢代還出現了興奮劑--其實應該算是養生的藥方--《疾行方》(共十條),就是如何提高跑步能力的方子,其中有五條是服藥法。漢代畫像石中有多幅《伍伯圖》,我們就看到了許多雄壯有力,跑步姿態矯健,能與馬車賽跑的伍伯。

東漢伍伯畫像磚拓本

戰國墓出土《出行圖》

《魏書》記載了乙個楊大眼的故事。魏高祖徵兵南伐,派尚書李沖典選軍將。有個叫楊大眼的人,在考試完騎射兵器擊刺之後,向主考官請求說:

我還有一項絕技,請求測試。李沖答應了他。楊大眼取出長繩三丈系在頭上,快跑之後,繩子被拉直成一條直線;又與快馬一同比試,比馬跑得還快。

雖然沒有具體成績,但是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一些資料,三丈長的繩子跑起來被拉成一條直線,一百公尺的速度大約是在11秒左右。

宋代在郵遞行業出現了--急腳遞,可以說這是疾跑人才從軍事轉向了城市商業文化。

沈括的《夢溪筆談》裡說,宋朝的驛站傳遞有步遞、馬遞和急腳遞三種,步遞和馬遞就是用步行和馬跑來傳遞檔案,而急腳遞的速度也是相當快的,可以達到日行400裡。金代,急腳遞是一種長途負重接力跑,每10裡至15裡為一站,傳遞者都是健碩之人,揹負文書,防身**和雨具,而且腰懸響鈴。這些擔任急腳遞的傳遞者都是來自軍中的善跑能手,可以說是最早的職業長跑家了。

他們所採用的長跑接力方法,既免於疲勞過度,又保證了傳遞的迅捷,對後世我國一些群眾性的體育活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元代出現長跑比賽--「貴由赤」

在現代奧運會上,長跑「馬拉松」是引人注目的田徑專案之一,這個專案以其超長的賽跑距離和它起源於西元前490年雅典人長距離奔跑報告抗敵勝利訊息的著名史實,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在元代,曾出現過奔跑距離比西方「馬拉松」要長一倍的中國古代馬拉松--「貴由赤」長跑賽。

在西方,也有很多跑步的記載,還發展出了古代奧運會

2500多年前在古希臘埃拉多斯山巖上刻著的三句名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古希臘城市奧林匹亞從西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一共舉行了292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最初古代奧運會(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古代奧運會)只有200公尺賽跑(合今天的長度192.27公尺)乙個專案這個專案在古代奧運會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相當於今天奧運會的百公尺飛人大戰。而且其他的中距離和遠距離跑步的長度,都是192.

27公尺的倍數。

這四張圖就是古奧運會遺址,下面兩張圖就是「200公尺」(也許該叫200步,因為最初的距離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賽場遺址。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好像也練跑步,但那些都是官兵臨時抓農民來磨槍的,並不是高手

真正的高手只練馬步,不練跑步,就能力壯氣足,箭步如飛,參看馬步百科。

18樓:飛翔正義

就算是原始人,不會跑步怎麼打獵

19樓:匿名使用者

你認為古人沒有腿嗎?

古代士兵都是跟著將軍身後一直跑的,他們的體力真的有那麼好嗎?

20樓:毒舌小紅帽

並非如此,士兵也是人,不可能個個都能跑馬拉松,何況戰線很長,數百里數千里都有可能,如果一直跟在將軍馬匹的身後跑,那可能還沒到戰場就猝死了。我們都是被電視劇集片段給欺騙了,強行拍出這種急行軍的狀態,完全是藝術的加工。古代士兵的體力在訓練之下,肯定要比普通人強出不少,但絕對不可能和四條腿的馬匹相比。

那真實的情況就是,古代打仗大多數不像想象中那麼緊張,往往都是領導們坐車馬車在前面走,士兵們也亦步亦趨的跟著後面走,到了夜間就安營紮寨休息,第二天再繼續趕路。那走得快的是誰呢?是戰場探子,他們這些人需要快馬加鞭在前方檢視敵情,再返回來匯報。

但你不可否認的是,古代軍人體力再不濟也比現代大多數養尊處優的你我要好。那時候的普通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從小就從事體力勞動,交通基本靠雙腳,也更能吃苦,所以他們在嚴苛的環境下也能生存。加上進入部隊後日復一日的體能訓練,**訓練,順利到達交戰地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了。

長途跋涉是很多將領都會避免的事情,因為一路上士兵會疲憊不堪造成損失,也會軍心渙散缺乏戰鬥力,諸葛亮北伐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於情於理,那種急匆匆的行軍方式都不是主流推崇的,電視劇集裡的場面不過是為了營造緊張的氣氛,特意拍出來的片段。

2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我們所想是那樣的

第一,古代人缺乏先進的技術和工具,所以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活動,和現代會是完全不一樣的,而現在的社會因為科技的發達,所以製造出了許多可以代替手的機器,這樣就解放了他們的雙手,而長時間下來,人們的體力自然是會有所下降的。而除此之外,士兵們還會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和挑戰。自然在古代,軍人的力量就不是我們現在可以相比的了。

在古代的行軍打仗中士兵的軍行是很慢的,能一天走幾十公里就已經很不錯了。但重要的是在古代大仗中忌諱的是長途奔襲,在歷史的眾多戰事中也是有很多的長途奔襲而導致戰爭失敗的事例。其中最著名的之一就是諸葛亮的那幾次北伐事件了。

古代人用怎樣記錄時間,古代人如何記錄時間 怎麼表達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雞鳴,又名荒雞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日出,又名日始 破曉 旭日等 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

古代人怎麼測時間,古代人怎麼測時間

這個呀,古代人都是按經驗來總結的。用農曆記時,或陰曆記時,以天文星象為記年依據,以星星及太陽 地球公轉 月球的位置變化確定以年 月為單位的時間段,以此確定農作物的栽培種植。古人一日之內的時間常用日晷,滴漏計時,日晷由於季節的變化有誤差,滴漏當然誤差也是很大的。漏刻是我國最古老的測時裝置。漏,是漏水的...

古代人去哪裡了,古代人都哪裡去了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您好!走到 了古代人會說 行何適。現代的走,古代叫做 行 古代的走,相當於現在的跑,疾走,就是狂奔的意思。擴充套件資料 1 古漢語詞彙中單音詞佔優勢。古漢語詞彙特別是先秦到三國兩晉時期的書面語言詞彙,單音詞佔大多數。古代漢語的詞往往就是乙個字就代表了乙個詞語甚至一句話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