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測時間,古代人怎麼測時間

2021-03-25 20:20:03 字數 5879 閱讀 9440

1樓:一棵也草

這個呀,古代人都是按經驗來總結的。用農曆記時,或陰曆記時,以天文星象為記年依據,以星星及太陽、地球公轉、月球的位置變化確定以年、月為單位的時間段,以此確定農作物的栽培種植。古人一日之內的時間常用日晷,滴漏計時,日晷由於季節的變化有誤差,滴漏當然誤差也是很大的。

2樓:惜別彼岸的薔薇

漏刻是我國最古老的測時裝置。漏,是漏水的壺,借助水漏出的多少來計量時間的流逝,是守時裝置;刻,是帶有刻度的標尺,用來標明漏水所反映的具體時間,是報時裝置。將漏和刻結合起來,就產生了測時裝置——漏刻。

據梁代的《漏刻經》稱,漏刻起源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先有漏後有刻,即起初以漏多少壺來計量時間,這樣十分麻煩且計時難以準確,於是節制漏水速度並在壺壁上刻有標誌的漏壺就出現了。從記載和考古證明,嚴格意義上的漏刻起用於漢代。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稱:「漏,以銅(銅壺)受水;刻節,晝夜百刻。」由此推知,漢代是以刻來計時的,當時的一刻略小於i5分鐘,這與今天我們稱15分鐘為一刻鐘有一定的聯絡。

漏刻又稱水鐘。在機械鐘沒有出現以前,它一直是宮廷測時的主要裝置。在漢代,出現了帶有補償壺能保持恆定水壓的漏刻。

張衡時,將有虹吸管的漏刻與渾天儀連線起來,製造出了自動水運渾天儀。唐代,一行和尚還把漏刻改造成能自動報時的「自鳴鐘」。到了宋代,燕肅利用漫流原理製造出蓮花漏,才使漏刻的製造形成定式,並沿用了數百年。

3樓:盧敖遊太清

古人測時間有很多方式,乙個是看日月星辰的位置,乙個是製作了日晷、沙漏等儀器,還有一種是短時間測量是用檀香,常聽到「一炷香」,就是這種方式。

4樓:匿名使用者

日晷抄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襲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5樓:毛病不老少

渾天儀,日晷,沙漏,

6樓:匿名使用者

有沙漏,還有圭表~漏刻、自鳴鐘

7樓:匿名使用者

用沙漏或滴水測時或者日影測時

8樓:小蜜蜂學習社群

最初的時候是根據太陽和下午看到月亮來判斷,還有就是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短來判斷。除了用日月星晨來衡量時間外,古人還用水漏,沙漏,日晷[北京故宮保留著最完整的]等方法來計算時間。具體的精確度有待**。

9樓:玉麒麟

具體朝代不同。方法也不一樣。大概就這幾樣。沙漏,觀天象,日晷,.......

10樓:白衣紅裙的巫女

日晷 沙漏都可以,以刻為單位

11樓:匿名使用者

大戶和官家用日晷,平民看天

12樓:木羽檀風

拿根木棍插在地上,看影子方向;或是看太陽的方位;還有就是沙漏

13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大自然的規律測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晷、沙漏、

15樓:匿名使用者

沙漏,還有一種類似滴水壺的吧,原理應該和沙漏差不多,只不過換成水了

16樓:愛媛如茹

日晷 沙漏 等等等等、、、、、、、、、、、、

古人怎麼測量時間 5

17樓:黎明的殤痛

古時候,人們通過不同的時間測量工具來測量時間的。具體如下:

1、日晷

日晷又稱「日規」,是最早的計時工具之一,日晷本意是指太陽的影子,故而它的計時原理也和太陽有關,通過太陽投影的移動方向來確定並劃分時刻,由晷面和晷針組成,晷面上刻有刻度。日晷上面的刻度並不是都相同的,因為不同的緯度太陽光的照射時長不同。因此,日晷有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等。

2、月晷

是與日晷相似,用來指示時間的工具。最基本的月晷是與日晷相同的,但只有在滿月的夜晚才能正確的顯示時間。而因為月出時間平均每天延遲48分鐘,因此假設有足夠的月光能讀出時間,滿月之後指示的時間每天平均會快48分鐘。

因此,在滿月前或後乙個星期,月晷指示的時間會與實際的相差5小時又36分鐘。 比較高階的月晷會包括一張圖表,顯示如何計算以得到正確的時間,並且有轉盤可以調整經度和緯度。

3、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指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圭」則是正南正北方向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圭表可以計時還可以用來測定節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勞苦人民的一天最真實的寫照,所以掌握節氣變化對古代農民來說尤其重要。

夏至日行極北,正午時刻表影最短,冬至日行極南,正午時刻表影最長;春分和秋分太陽出沒於正東西,正午時刻表影適中,進而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

4、漏壺(漏刻)

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5、大明燈漏

2023年,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了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器。因其造型似宮燈,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為大明殿燈漏。

除此之外,還有油燈鐘、蠟燭鐘等計時工具。17世紀後,西方更為精密的鐘錶傳入,人們逐漸放棄了原有的計時工具。在計時方法上,古人採用百刻製的方式,即將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約等於14.

4分。隋唐時期發明了十二時辰計時。西方鐘錶傳入中國後,為適應24小時計時的方法,百刻製改為96刻製;乙個時辰兩個小時,乙個小時四刻。

18樓:匿名使用者

用農曆記時,或陰曆記時,以天文星象為記年依據,以星星及太陽、地球公轉、月球的位置變化確定以年、月為單位的時間段,以此確定農作物的栽培種植。古人一日之內的時間常用日晷,滴漏計時,日晷由於季節的變化有誤差,滴漏當然誤差也是很大的。當然,人類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計時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了,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了機械記時裝備,鐘錶,精確度達每天幾秒,電子技術給我們帶來了石英鐘錶,誤差每日達1/1000,聽說原子鐘更精確,年誤差不到一秒,目前**電視台的時鐘就是用的原子鐘了,地球繞太陽一週實際上不是完全的365天,多的時間用潤年加一天,約四年一潤,就是在公曆的第二月加上一天。

時間給人類帶來的便利太多了,一些事物必須用時間來計量,人的生命用時間來計量,對未來的目標完成要時間,對星際時空之間的距離也是用時間來測量的。

古代人怎麼看時間?

19樓:貞觀之風

1、古代用來觀測日影的圭表。

我們經常說「立竿測影」,就是把一根桿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時候去測量它的影長,從而確定方向、時間、節氣。

通過對這些漆杆的研究,我們發現古人非常聰明,在大約2023年前就可以用這些東西來確定節氣,甚至影響到國家的形成。

除了測影竿,銅圭表也是常見的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的古天文台,大家都能夠看到銅圭表。

明朝的郭守敬建了八尺高表,就是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影長,借助這種更長、更大的圭表,當時已經可以把影長測量做得非常精確。

2、時間具象轉化

除了用影長來判斷時間之外,古人還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把時間留在地面上。比如由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建立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

這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這樣古人就可以非常精確地把時間留在地面上,並且通過報時的方法向公眾傳達。

20樓:手機使用者

根據太陽來判斷,不是有句話,日上三竿,表示到了中午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鐘錶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鐘」,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鐘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

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乙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鐘。舊**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鐘(差十五分鐘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

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福建廣東的閩南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

「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曆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台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

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

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乙隻豎放乙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公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乙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

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更」是一種在晚上以擊點報時的名稱。從酉時(今之晚上七點)起,巡夜人打擊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稱為「打更」。七點至九點一擊,為一更;九點至十一點兩擊,為二更;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三擊,為三更;一點至三點四擊,為四更;三點至五點五擊,為五更;此時天亮了,不再打更。

夜半或半夜之說一般是泛指,如《夜半歌聲》,沒有實指某點時唱,而是一段時間唱。若要實指,就得在半夜之前後加字,那就有實指了,如三更半夜,實指了三更。又如過了半夜,實指「過了」,這時就有說法了;夜的一半在何時點,在正三更處,即子時四刻,現之零點正。

另外,在古軍隊營寨裡也有打更的,不過擊打的,不是木製的梆子,而是金質的,叫做「金柝」。 除了用日月星晨來衡量時間外,古人還用水漏,沙漏,日晷[北京故宮保留著最完整的]等方法來計算時間。 更早的就是看。

太陽知道早上和下午看月亮知道晚上,沒有具體的時間感念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執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古代人到了晚上怎麼消遣時間,古代人沒有電,晚上怎麼打發時間?

古人一般會在五更起床 3點至5點 所以晚上睡得都很早。通常二更時分就睡下了 21點至23點 現代人覺得無聊主要原因是沒事可做。古代男子因為要參加科考,所以要背四書五經,時間對他們而言只會不夠用。女子一般都要紡織,也不會沒事可做。另外,古代人都喜歡生孩子,一般16歲左右就有後代了,所以還要照看孩子。富...

古代人用怎樣記錄時間,古代人如何記錄時間 怎麼表達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 夜半,又名子夜 中夜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雞鳴,又名荒雞 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 平旦,又稱黎明 早晨 日旦等 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日出,又名日始 破曉 旭日等 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古代人是怎麼計時的?

內容來自使用者 卡薩布蘭卡996 古代計時方法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 辰 也稱 時辰 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 時辰 並給每乙個 時辰 取名,也就是子 醜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每曰 時辰 從子時 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 開始,到亥時 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