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人民的愛國救亡運動有了新的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內因是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2022-09-22 18:10:12 字數 5068 閱讀 9734

1樓:匿名使用者

選擇資本主義有了大發展。

甲午戰爭前後,假外資層出不窮,民族資本主義得到極大發展。據當時材料證明,中國境內的假外資站到了外資在華註冊資本的64%左右。可見資本主義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甲午戰後,開設工廠得到允許,民族資產得到再度催發,民族覺醒逐漸形成了新的歷史潮流。

當時的假外資很簡單,找個洋人做經理,清**就不敢去招惹了,稅收也減免了很多,沒有**去找茬……據某在華洋人估計,當時,華商資本約為3.5億兩**,僅僅是做華人資本家的**人的洋人,上海乙個地方就有30萬人,全國範圍內更多,大約為100萬人左右。一百萬家假外資華商企業,每家註冊資本500兩,就是5億兩**。

無論生意規模大小,很多聰明的華商就知道找乙個洋人做經理,會減少很多麻煩。而且企業負擔大為減少。由於很多晚清時期的檔案不讓看,很多歷史真相還不能完全解開。

資本主義政治勢力登上歷史舞台,還要在後面呢。

乙個戊戌變法。另乙個是同盟會、辛亥革命。

2樓:藍色大劍

甲午戰爭後,封建王朝的腐朽和落後徹底暴露,人民對清朝徹底絕望。同時,資本主義也在悄悄發展,為日後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基礎。

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愛國救亡運動出現新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原因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想執行明智大帝的先侵占朝鮮,再侵占中國的大陸政策

為什麼中國人開始有普遍的覺醒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後?

4樓:匿名使用者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還只是少數人有朦朧的民族覺醒意識。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中國人才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主要原因應該是以下幾個:

1,在中國近代的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廣。比之以前的反侵略戰爭,更容易讓民眾看清清**封建制度的腐朽,以至於有了後來的百日維新和辛亥革命。2,日本的強大對中國的觸動很大,日本在經歷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相比於我們的洋務運動則全面失敗,使更多的民眾人士到清**的腐朽和封建制度的落後。

3,在經歷了50多年的反侵略戰爭中,西方許多先進的技術和思想給我們當時許多優秀人士以啟迪,民眾的思想在此期間也逐漸在改變。4,甲午中日之後簽訂的《馬關條約讓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同時也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進一步告急,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的民族意才開始覺醒是為什麼

5樓:××咖啡

甲午中日戰爭之前,中國因為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被迫開啟大門,但那時的人們認為西方代表著先進,屈服於他們可以算是技不如人。但是日本,在古代開始就是學習中國的,在人們的思想當中,日本就像是長久的附庸小國。而現在,就連日本都把中國打得落花流水,所以中國人名才開始意識到自身的極落後性,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才開始覺醒。

6樓:百度使用者

因為連小日本都可以

打我們中國。我們民族很氣憤、、、、、、、、、、、、、我也很生氣。。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和中國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它以2023年7月25日(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2023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按中國干支紀年,主要戰爭發生的2023年時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 。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7樓:匿名使用者

明顯讀書讀傻了,現在的共國人有民族意識嗎。你以為是日本明治維新呢。老祖宗有句話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一直以來是看不起日本的,當時日本有小中國之稱,當被這個小弟弟狠狠的打擊了以後中國才如夢初醒,不光是被西方列強打的很慘,連著個500年來一直學習中國的小日本也打不過了,而且還是輸的很慘的,中國人才慢慢開始明白,中國不是被堅船利炮打敗的,而是被落後的制度,落後的封建腐毒打敗的

9樓:冰雪子夢

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的全軍覆沒

10樓:雪柔寶寶

其實早在鴉片戰爭時就已經覺醒了,只不過是很少而已,比如林則徐、魏源就是,一直等到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才大部分有了反抗的意識,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1樓:蝦兵械將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2023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戰爭結果是中國慘敗,日本大勝。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於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都產生及其深遠的影響。

12樓:萊茵火夜

1.甲午海戰的背景:

1.1.中國:

a)兩次鴉片戰爭之後,清**開始認識到,僅僅閉關鎖國是不行的,開始了封建時代的救亡運動;

b)清末的第一次救亡運動,是以清**為主體的「洋務運動」,他們提出了「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亡思想;

c)洋務運動的興起,給了儒家原教旨主義思想以沉重的打擊(不再恪守儒家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給啟蒙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d)洋務運動的興起,開啟了中國的第一步工業化,和軍事上的近代化,出現漢陽鋼鐵廠(後來大名鼎鼎的「漢陽造步槍」似乎就與之有關,比北洋水師長壽很多)、北洋水師(甲午海戰的主角)等一系列工業化產物;

e)開始排遣留學生,這些人也成為從歐美引入新思潮的關鍵性人物,但這實際上反而加速了清朝的滅亡,這是後話;

f)北洋水師包括從歐洲訂製的2艘一級「蒸汽鐵甲艦」(「蒸汽鐵甲艦」還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海**艇,直到2023年無畏級開始服役之後蒸汽鐵甲艦才開始過時),以及十餘艘其他各類戰艦,被稱為亞洲第一海軍;

g)清**雖然財大氣粗,但是對於軍事抓的非常不好,從慈禧過個大壽竟然把軍餉扣了,就知道這玩意沒戲,此外,北洋水師的管理及其臃腫;

1.2.日本:

a)在清朝被開啟國門的時候,日本也被開啟了國門,開始救亡運動,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明治維新;

b)明治維新直接打垮了日本原本的幕府制度,開始了日本天皇為主導的現代化(小知識:天皇的居所最開始是京都,東京是幕府將軍的治所,也就是德川幕府的地方),這是一次比洋務運動更加徹底的變革;

c)經過一段時間的原始積累,日本積累了一定的國力,並組建了一支近代海軍,開始了海上掠奪之路(這也是航海時代起,許多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的);

d)日本制定了先朝鮮半島,然後東北,再中國全境,最後到全世界的擴張策略,而北洋水師自然就是眼中釘了;

e)半島之戰和甲午海戰差不多是一起爆發的;

2.戰爭經過:

2.1.公海戰鬥:

a)這個我們大家都比較了解,北洋水師後勤一塌糊塗,有一說80%-90%的炮彈是啞彈,算上啞彈彈藥數量都不夠;

b)公海的戰鬥以北洋水師戰敗告終,其中,濟遠號、廣甲號臨陣脫逃,留下了恥辱的一筆;

c)最終濟遠號管帶方伯謙以逃兵罪處死,至少李鴻章比委座牛多了,張靈甫死了之後,你看看幾個貽誤軍機的禍,不光乙個都沒死,竟然還接著帶兵,常凱申元帥這是在鼓勵逃兵咩?

2.2.避戰保船:

a)北洋水師初戰不利之後,李鴻章下令避戰保船,退守威海衛;

b)最終北洋水師被日軍殲滅在威海衛,全軍覆滅;

3.甲午海戰結果、影響:

3.1.軍事上:

a)北洋水師全軍覆滅,自此之後的100年,中國海軍就沒強過(現在開始快速造船,但是恐怕還沒到能夠算得上「強」的時候,恐怕連以前欠的債都沒還完,確實已經有些成果,但是不要忘了那個「百年海軍」的原則,海軍是要積澱的);

b)海軍失敗的同時,陸地上也陷入失利,清朝不僅僅失去了朝鮮半島,還差點丟了遼東半島;

c)日本海軍的成名戰,給日本明治維新帶來了大量的軍費(清朝賠款),並助長了日本的好戰情緒,日本先後在日俄戰爭中取勝,在一戰最後參戰拿下了德國的勢力範圍,最後自我膨脹到二戰去美國他們家作大死……

3.2.政治上:

a)甲午海戰的失敗,意味著北洋運動的徹底失敗,清**的救亡運動化為泡影;

b)甲午海戰戰敗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公車上書」以及維新運動,開始質疑「中體」,並進行制度上的探索,並且隨後革命派也逐步走上了歷史舞台,給了儒家原教旨主義第二次打擊;

c)清**在戰敗後,簽訂了賠款2億兩**、割讓遼東、承認日本占領朝鮮半島的不平等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大恥辱;

d)進一步激發了民眾的愛國熱情,最終埋葬了晚清政權。

13樓:晨光眠夏

答: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①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乙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②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甲午中日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2023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乙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援。

2023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2023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確實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2023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14樓:匿名使用者

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人民的負擔大大加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 對可能發生的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 二 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 三 信奉 決定論 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四 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請問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啊?清 的內政腐敗無能。其它原因 日本通過戊辰戰爭 明治維新改革又落後的封建國家變成 了資...

為什麼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面臨亡族滅種的危機

沒那麼嚴重,不過甲午戰爭確實是中國國運的重要轉折點,自從甲午戰爭後,中國就徹底一蹶不振了。不過也是有好處的,甲午戰爭徹底把中國打醒了,民族主義開始崛起,中國贏來了新的一頁,其實甲午戰爭有好有壞,我反而認為好大於壞,因為自此革命的火種開始星火燎原了。有點危言聳聽,沒那麼嚴重。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

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又進行了什麼近代化探索

戊戌變法 慈禧變法 憲政改革 辛亥革命。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 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近代化的內容發生新的變化,開始由 技術創新 轉向於 制度創新 答案c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洋務運動是 技術創新 制度創新 開始於戊戌變法,學習西方君主立憲制,故選c。中國近代化歷程是如何一步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