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刀的銅錢叫什麼,古代銅錢是什麼樣子的?

2022-02-23 14:27:19 字數 4921 閱讀 7233

1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應該是刀幣,以下是它的有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我國歷史貨幣中還有一種刀形幣,後世稱為「刀幣」。

春秋時期,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並行流通。

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

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釐公尺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乙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

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齊刀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並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 「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

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

3-18.5釐公尺,寬2.87釐公尺,重44.

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釐公尺,最寬2.

8-3釐公尺,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釐公尺,最寬2.8-2.

9釐公尺,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

5釐公尺,寬2.6-2.9釐公尺,重42.

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釐公尺,寬2.

6-2.9釐公尺,重40.8-50.

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幣,其特徵是刀幣的外緣不斷,幣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幣,傳世極少,非常珍貴。西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幣。

尖首刀刀幣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內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幣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

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製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於長城內外,故又稱「匈奴刀」。

「匈奴刀」在日偽時期曾出土於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於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釐公尺,寬約1.8-2.6釐公尺,重約15-16克。

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於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2023年遼寧省凌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幣銘文有

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2023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2023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釐公尺,銘文有:

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2023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於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內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於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別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

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釐公尺,刀首寬2.2-2.8釐公尺,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幣要早於城內發現的其它刀幣,而尖首刀單獨出土,並無其它刀幣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係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乙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內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幣。

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燕明刀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乙個「0d」字符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

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復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乙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釐公尺,寬約1.3-2.

2釐公尺,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釐公尺,寬1.

6-1.9釐公尺,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乙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范文。

刀身與刀柄連線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

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釐公尺,寬1.

5-1.7釐公尺,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

刀身與刀柄連線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型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

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占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

「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釐公尺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乙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匽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2樓:匿名使用者

詳細資料

3樓:帥哥琨琨

刀幣 齊'燕的官方貨幣

古代銅錢是什麼樣子的?

4樓:暴走少女

古代銅錢的形狀基本上都

是內圓外方,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在貨幣紙錢方面也做了統一的調整,從而就出現了方孔圓錢。

中國戰國時期齊、燕、秦三國的通行貨幣中有方孔的圓錢。齊國的錢正面有內外郭,背面為平背,分大、中、小 3種。

最大者為「六化」,或釋為「六刀」,直徑約為 3.4釐公尺,重 8克左右。其次為「四化」,直徑約為3釐公尺,重5克左右。最小者為「化」,直徑為2釐公尺左右,重 1.1~2克。

關於方孔圓錢形制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1,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2,與加工方式有關,古人在加工時將很多的錢串在方形的長棍上,就可以同時加工外緣,提高了加工效率。

擴充套件資料:

一、銅錢特點

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盤纏"一詞即**於此。

「盤纏」是指如今說的旅費。但是,旅費為什麼又「盤」又「纏」呢?盤繞、纏繞是近義詞,錢同盤繞、纏繞在今日當然毫無關係,不過,古代卻有某種必然聯絡呢!

古錢是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常用繩索將一千個錢幣成串再吊起來,穿錢的繩索叫做「貫」,所以,一千錢又叫一吊錢或一貫錢。有出戲叫《十五貫》,即涉及十五串錢的乙個案子。

古時不要說沒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紙幣也是後來才有的,於是,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

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巡全,因此古人將這又「盤」又「纏」的旅費叫「盤纏」了。

二、分類

1、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儘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2、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3、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4、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5、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空首布。

6、平首布: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布,異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圓足布等,主要流通於三晉和燕國地區。

7、銖兩貨幣:指中國隋以前鑄行的以銖,兩為重量單位,重量為錢名的貨幣,如半兩,五銖等。

8、五分錢:西漢高後六年鑄,屬於半兩錢的一種。

9、三分錢:西漢武帝建元五年發行的貨幣,屬半兩錢的一種。

這個銅錢上面是什麼字,古代銅錢上面的是什麼字?

字面bai意思 熙寧元寶 熙寧元寶是北du宋神宗zhi趙頊熙寧年間 dao公元1068 公元1077年 鑄造,距今已有近回950年的歷史答 有小平錢,折二錢 篆書,楷書成對,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和文物收藏價值。宋神宗即位,拜 唐宋八大家 之一王安石為相,啟用革新派人士推行新政,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 ...

古代的銅錢孔是作什麼用的圓孔銅錢是什麼朝代的,做什麼用的?

呵呵,這是個技術問題了。古代在鑄造銅錢時,鑄好了以後要打磨毛邊,為了方便加工,就把半成品的銅錢穿在一根筷子上,打磨時它就不會亂轉了。這就是方孔的作用。秦王嬴政39歲那年,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成了千古第一帝。緊接下來,他幹了幾件事,當今凡有初中文化的人,都能數叨出來,就是車同軌,書同文,坑書生,修長...

這是什麼朝代的銅錢,這是什麼朝代的銅錢?

大泉五十,王莽新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 鑄量最大的貨幣。這是 大泉五十 為王莽在居攝二年 公元7年 天鳳六年 公元19年 鑄造,是王莽錢鑄造量最大的。寬永通寶是日本歷史上鑄量最大 鑄期最長 版別最多的一種錢幣,同時也是流入我國數量最多的外國錢幣之一。它始鑄於日本第108代後水尾天皇寬永三年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