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姓的歷史名人,竇姓 在漢朝的歷史

2022-01-22 05:06:37 字數 5138 閱讀 6534

1樓:姬覓晴

竇姓的歷史名人有竇嬰、竇融、竇憲、竇武、竇鞏。

一、竇嬰

西漢大臣。字王孫(西元前?-西元前131),觀津(今河北省衡水武邑縣)人。

竇太后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封為大將軍,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破,封魏其侯。

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術,反對道表法裡的黃老學說,為竇太后貶斥。後因罪被殺。

二、竇融

字周公(西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時封建武男,後因參加鎮壓綠林、赤眉農民軍,拜渡水將軍。新朝滅亡,降更始政權,求任張掖屬國都尉。

更始覆滅,被張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長吏推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據境自保。

他先奉隗囂正朔,後見光武帝號令嚴明,有意投靠。時光武帝聞河西殷富,士卒精壯,也遣使與他聯絡。建武五年(29年),融接受東漢政權涼州牧的官職。

八年,光武帝徵隗囂,融率部來會合,擊破隗囂後,封安豐侯。隴蜀平定,融奉召入京,歷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衛尉事兼領將作大匠。

竇氏貴寵,一門先後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計。融子放縱,多行不法。永平二年(59年)從兄子竇林因罪處死,明帝令融就第養病。

歲餘,融上衛尉印綬。五年卒,年七十八歲。

三、竇憲

字伯度。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西北)人,是竇融之曾孫,領兵出塞3000餘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拜大將軍,總攬大權。和帝既長,憤其驕縱,與中常侍鄭眾等合謀,迫令自殺。

四、竇武

字遊平(?-168),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長女被選入宮,拜侍中;女於同年冬被立為皇后,遂遷越騎校尉,次年改官城門校尉。

時正第一次黨錮之禍,上書為黨人求情。桓帝死,無子,與其女竇太后迎立靈帝,任大將軍輔政,封聞喜侯。他引用陳蕃、李膺、杜密等黨人參政,合**中常侍曹節、王甫等。

事洩,反為曹節等所殺。

五、竇鞏

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風平陵人。竇庠弟。憲宗元和二年進士。

袁滋闢為從事及掌書記。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後兼御史中丞。

平居與人言不出口,時號「囁嚅翁」。工五言詩。與兄竇常、竇牟、竇群、竇庠合有《竇氏聯珠集》。

2樓:嘉興粽子

西漢時有丞相竇嬰,東漢有大司馬竇融,大將軍竇憲、竇武,北朝周有大將軍竇毅,隋末有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

竇太后 (前205 ~ 前135)中華帝國黃老學派的最後乙個代表人物,名「漪」,河北清河郡觀津人,在呂后時被選入宮。呂后賞賜每個諸侯王宮女五名,竇漪也在被選之列。因家在清河,竇姬請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離家較近的趙國去。

但宦官把事給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國去,就這樣她到了代國,但代王劉恆非常喜歡她,和她生了劉啟和劉武。竇姬信奉黃老之學(道家學說,「黃」指黃帝,「老」指「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寬政待民) 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劉啟以黃老治國,在以後的日子裡黃老思想成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竇太后逝世為止,歷經「文,景」二朝,再她逝世前漢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

竇憲 (? ~公元92)字伯度,東漢平陵人。竇融之曾孫。

和帝時曾出塞三千里,大破匈奴,乃令班固作銘,刻石燕然山上,紀漢功德。還拜大將軍,族黨滿朝,後因專權用事,為和帝賜死。

竇建德 (573~621)隋朝漳南人。隋末據河北,自稱夏王,為唐太宗擒殺。

竇燕山——名禹鈞,號燕山。後周漁陽人。在五代後晉時,明

瞞暗騙,勢壓貧賤,不講天理良心, 30無子。傳說一夜其父送夢,

對燕山說:「你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日後無子,兼且無壽。速

要改惡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燕山醒

來將父夢中的話牢記在心,從前之惡,不再敢為,而且廣行方便,家

中又設立義館,請明師教訓,幫助家貧子弟讀書。他創辦過40多所義

學,官作諫議大夫,由他推薦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計其數。一夜又夢見

父親說:「你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5子,齊登科甲,壽添89

歲」。此後修身積德,更加殷勤。後來,果然連生儀、嚴、侃、偶、

傅五子,由於他教子有方,5子勤奮學習,先後登科。

竇姓 在漢朝的歷史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問的好,竇是整個漢朝除劉姓之外的第一大姓。從西漢到東漢,都有不少竇氏家族的人在朝中擔任大官。

竇太后是漢文帝的老婆,漢武帝的奶奶。自漢武帝朝代起,竇氏就作為外戚在朝中任官。

竇嬰:竇太后的侄子,大將軍,魏其侯。

竇融:西漢末年的諸侯之一,因佐光武中興,官至大司空,其時竇家一門,一公,兩侯,三駙馬,四個二千石,可以說優容殊甚。

竇固,竇融之侄,為公主駙馬,明帝時以奉車都尉率兵西擊匈奴,大破之,胡虜盡服。此後在朝任大官,賞祿巨億,而性謙儉,愛人好施,人皆稱頌。死諡文侯。

明帝皇后為竇氏。明帝崩,和帝立,竇氏為皇太后,以和帝年幼,竇太后遂臨朝稱制。從此以後,東漢就再也沒有成年皇帝了。其娘家兄弟一門四侯,竇家權傾朝野。

竇憲,和帝時竇太后之娘家兄弟,以車騎將軍北擊匈奴,大破之,斬名王以下一萬三千級,降匈奴八十一部二十餘萬眾,虜眾崩潰,單于遁走,追至西海而降服之。竇憲以邊雜之師,一舉而空虜庭,較之衛青霍去病,其功績猶當過之。於是登燕然山,勒銘而還。

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惜其擅弄威福,被逼令自殺。

桓帝后妃竇氏,亦出此門。桓帝崩,靈帝立,竇氏以太后臨朝稱制。其父竇武,拜大將軍,總攬樞要,招納賢才,為天下清流所宗。與陳蕃謀誅宦官,事覺被殺。

4樓:匿名使用者

漢文帝的皇后、漢武帝的奶奶是姓竇的吧

竇姓的歷史起源

5樓:

源流一源於姒姓,傳說中國上古帝舜時,鯀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後,舜便賜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於禹。

竇出自夏王朝帝君太康之妃子後緡的避難之地,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風俗演義》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風俗通》和《尚友錄》等所載,夏朝帝太康在位時,荒廢政事,不理民情,沉湎於遊樂田獵,遠去洛水南岸打獵,他的五個弟弟和懷孕的妃子後緡也跟隨著前去。這時,有窮氏部落首領羿由於不能忍受太康的這種所作所為,就在黃河北岸攔阻和抵禦太康回國。

太康的五個弟弟和他們的母親(後緡),就到洛水轉彎流匯黃河的地方乙個地洞裡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一百多天也不見太康回來,結果也被有窮氏部落人發現並關入竇(地穴、地洞)中管制起來。後來懷孕的後緡臨近產期,就攜帶著兒子們想辦法逃出了避難的竇,奔歸有仍(今山東濟寧),在那裡生下了少康。少康是大禹的玄孫,是太康的侄孫。

太康失位後,經過了羿、寒淖的篡位時期後,由其弟中康(仲康)繼位;中康逝世後,其子帝相繼位;到帝相逝世後,由少康繼位。為了紀念祖上這個歷史事件,少康就給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寵兩個兒子命姓氏為「竇」氏,世代相傳至今。竇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為得姓始祖。

後來杼即位為下任夏王。

源流二源於氐族,出自南北朝時期氐族庫狄宥連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在史籍《魏志》中,記載有庫狄宥連部,其實就是氐族的一支比較強大的部落。在晉朝末期,庫狄宥連部的首領以所居之地「屋竇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古城鄉)為姓氏,稱竇羽泥,族人主要分布在今陝西、甘肅、四川一帶。

竇羽泥後來率部與北魏政權抗衡,最終敗北,整個部族被吞併入北魏王朝控制之中,逐漸融合於鮮卑族。

在竇羽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漢化姓氏者,稱竇羽氏,後在北周時期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竇氏,在當時形成了乙個相當龐大的權勢集團。

源流三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魏國大夫竇公,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戰國時期,魏國有中大夫竇公,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竇公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竇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出自周穆王賜皇后氏族為竇氏,參考文獻《穆天子傳奇》。

源流五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北朝胡姓考》等的記載:

⑴.鮮卑族沒鹿回部,其首領在漢朝時期被稱作拔列蘭氏,到晉朝後期被稱為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拓拔·巨集(元巨集)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於洛陽(今河南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紇豆陵氏被改賜為漢姓竇氏,其後裔子孫皆稱竇氏,後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⑵.鮮卑族婁提部,以首領名字為部稱,後成為婁提氏。

源流六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時期蒙古烏扎喇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薩哈爾察(今吉林敦化西北部)、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東海女真卦爾察部、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ara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女真族、錫伯族烏扎喇氏多冠漢姓為竇氏、吳氏、烏氏、武氏等。

源流七源於滿族,出自元、明朝時期女真卦爾察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在東海女真卦爾察部中,有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滿語為ujara hala,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

烏扎喇氏族人中有一著名的烏扎喇·多羅岱,為滿洲鑲白旗人,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在明崇禎十五年(後金崇德七年,公元2023年),烏扎喇·多羅岱在跟從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徵攻明朝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時陣亡,清太宗追贈其為騎都尉,並令其侄烏扎喇·薩賴襲其職,後亦陣亡,再贈一等輕車都尉。在烏扎喇·多羅岱陣亡後,其後裔族人中有以其故居地為姓氏者,稱竇氏,在滿清一朝中屬於較早即以漢姓為姓氏的家族。

少康、竇公、竇羽泥、烏扎喇·多羅岱。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姓出自姒姓,相傳夏后氏帝相失國後,他的妃子(原為有仍氏人),逃出自竇,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為竇氏。關於此事,在《風俗通》和《尚友錄》上也有記載。

竇氏的始祖少康得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仍是竇氏的最早發源地,也是古時的國名,這個地方在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故竇氏後人奉少康為竇姓的得姓始祖。

伍姓的歷史名人,伍姓歷史上的名人

1 伍子胥 春秋時期的吳國人,其出生地是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是當時著名的大夫 謀略家 軍事家,是蘇州城的營造者,是典故 一夜白髮 和 倒行逆施 的主人翁。2 伍孚 東漢末年的汝南吳房人,當時的汝南吳房即為現在的河南遂平,其生前最 職是越騎校尉。因看不慣董卓專權,殘害忠良,遂計畫刺殺行動,但無奈計畫...

歷史上姓王的名人,姓王的歷史名人

水水貓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學習關於姓氏的知識。他們不僅學到了姓氏的起源,還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王維,王昌齡,王昭君,王詡,王衝,王守仁 很多很多 1.王羲之 著名書法家 2.王安石 丞相 3.王莽 篡奪漢朝政權 4.王昭君 這個不解釋 5.王維 著名詩人 6.王翦 秦朝著名大將 7.王昌齡 著名詩...

姓季的名人有哪些,姓季的歷史名人?

季 布 漢初著名遊俠,楚國人。楚國有諺語說 得 百斤,不部將,漢朝建如得季布一諾 有 一諾千金 之譽。楚漢戰爭時,為項羽立后,被劉邦追捕,後得赦免,任河東太守。季厚禮 明代孝子,以孝行著稱。其子季立,其孫季廷春皆效之,人謂其 一門純孝 季廣琛 壽州人,居汴梁,唐代詩人。曾任瓜州刺史,官至散騎常侍,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