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被賜死前如果起兵造反可以取得勝利嗎

2022-01-09 17:29:20 字數 3521 閱讀 9983

1樓:昱名的理想

都知道,蒙恬是秦朝時期的名將,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他居功甚偉。在天下平定之後,他又親自率領秦軍抵禦匈奴,成為了大秦王朝最可靠的邊關守護者。

但可惜的是,這樣乙個功勳卓著的將領,竟然沒能善終。

秦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的途中突然駕崩。都知道,太監趙高向來詭計多端。所以,他封鎖了秦始皇駕崩的訊息,用秦始皇的名義來繼續發號施令。

之後,他暗中聯絡了丞相李斯,並與李斯達成了一致意見。

於是,秦始皇的車駕繼續向前行走,除了趙高和李斯等寥寥幾人外,誰也不知道秦始皇的真正狀況。然而,趙高知道隱瞞下去並不是長久之計,便趕緊來到了胡亥面前。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論威望,他根本沒法與皇長子扶蘇相比。

於是,趙高見到胡亥後,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如今陛下已經去世了,但是,訊息還沒有傳出去。所以,現在說話算數的,就是我和丞相。

」胡亥是乙個聰明人,他馬上聽出了趙高話外的意思,那就是通過矯詔的方式,讓自己登基為帝。想到自己以後可以當皇帝,胡亥不禁心潮澎湃了起來。他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表示一切任憑趙高和李斯處置。

於是,趙高和李斯得到胡亥的同意後,馬上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劃。他們認為扶蘇和蒙恬定會阻礙胡亥的即位,便假傳詔書,勒令兩人自盡。

扶蘇一直都是乙個孝子,他接到詔書後雖然心中不解,但也不敢違抗父皇的意思。於是,他拔出寶劍,哭著想要自盡。當時,蒙恬就在扶蘇的身邊。

與行事衝動的扶蘇不同,蒙恬領兵多年,一眼便看出了這份詔書有問題。

他攔住了扶蘇,冷靜地說:

「公子且慢,我感覺這件事中定有蹊蹺。我領著幾十萬兵士防備匈奴,朝中的很多大臣都誣陷我有不臣之心。可是,陛下卻同意讓公子來幫我監軍。

仔細想來,這正是陛下信任公子的緣故啊。既然信任你,那麼,怎麼會突然下達這種詔書呢?」

宣讀詔書的使者是趙高的心腹,他見兩人猶豫起來,趕緊催促扶蘇和蒙恬按旨意行事。扶蘇反覆看了看詔書,確認詔書是真的無疑。然後,他悲痛地說:

「父皇想要讓胡亥來繼承皇位,肯定是懷疑我有異心了。我一天不死,父皇就一天放心不下。既然這樣,我還有什麼理由活著呢?

」說完之後,扶蘇拔劍自刎,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扶蘇死後,使者繼續催促蒙恬自盡。蒙恬不肯,使者就理直氣壯地說:「你犯下的罪過實在是太多了,陛下令你自盡,難道你要抗命嗎?」

趙高認為,蒙恬勇武過人,活在世上始終是乙個禍患。於是,他不停地勸說胡亥,勢必要逼死蒙恬。不久之後,蒙恬也在悲憤中服毒自盡。

蒙恬死後,三軍將士們痛不欲生,他們將其屍體運到今陝西榆林的綏德,以手為鏟,以衣為車,掬土以葬,形成了乙個小山丘般大小的巨大墓冢,與扶蘇墓遙遙相望。之後,蒙恬含冤而死的真相,直到秦朝滅亡後才大白於世。

於是,感慨蒙恬之死的人有很多,曹操就是乙個。

據說,蒙恬臨死之前向使者申辯的話,曹操是讀一次哭一次。曹操一生殺人無數,很少顯露過自己仁慈的一面。他之所以為蒙恬而悲痛,正是因為他和蒙恬有著類似的境遇。

曹操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漢臣,吃的是漢室的俸祿。因此,在曹操很小的時候,他的祖父和父親就開始教育他忠心漢室。

這份對漢室的敬重,已經牢牢地刻進了曹操的骨子裡。曹操雖然將漢獻帝玩弄於股掌之中,但始終不敢取而代之。如此說來,曹操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蒙恬是何等的相似啊。

但是,世人卻很少有人能夠走進曹操的內心。他們都認為曹操是乙個篡奪大漢江山的奸雄,但卻忘了他到死也只不過是乙個魏王,並沒有當皇帝。

可以說,曹操是乙個心高氣傲的人,他寧可揹負亂臣賊子的罵名,也不願向世人解釋。但是,當他看到蒙恬的遺言時,實在忍不住了。蒙恬的內心,與自己是何等的想象啊,同樣是手握重權,同樣是忠於朝廷。

所以,曹操在感慨蒙恬冤死的同時,也是在感慨著自己的人生。

最後,再說一點的就是,若扶蘇沒有奉詔自盡,而是與蒙恬起兵勤王,勝算幾何?

秦朝軍權高度集中於皇帝,蒙恬只有一半虎符,只能做已安排好的邊防工作,沒有調動部隊的權力,調動軍隊必須要有虎符或皇帝蓋了玉璽的指令。秦朝律法嚴厲,動則就要連坐,士兵要造反就全家死光光。退一萬步說扶蘇、蒙恬用道理說服士兵起兵,以商鞅的軍功授爵制度,這只部隊要成了叛軍,軍隊士氣頓時下降大半。

所以說,就算他們兩人起兵造反了,勝算也不是很大。

2樓:孤獨的yu呀

輕而易舉,當時秦國擁有卓越指揮能力的將軍,只有蒙恬蒙毅兩兄弟,並且當時蒙恬擁有秦國近全部的精銳,打進咸陽,指日可待,還有自己的兄弟蒙毅在朝內做內應,是很容易打到皇城的

3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可以,因為他在軍中的威望還是非常高的,只可惜他的忠君思想太嚴重了。

4樓:小張遊戲快報

可以,因為他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不過他最後到死也不願造反,變成了悲劇。

5樓:玄之又玄

可能成功,畢竟蒙恬統帥的是秦朝最精銳的部隊,對手僅僅只是一些地方部隊及預備隊,蒙恬有絕對的優勢。

6樓:劇菁英

他當時在長城附近是擁有50萬的兵力。他如果造反,是可以取得勝利的。但是他沒有做選擇了效忠皇帝而自殺了。

7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我認為起兵造反的話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因為蒙恬當時掌握了全國絕大多數的軍隊,而且擁有大量的追隨者。

蒙恬手握30萬長城軍精銳,為何寧願相信一道假詔,也不起兵造反?

8樓:藏俠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趙高和李斯聯合製造假詔書,命扶蘇和蒙恬自盡。扶蘇不辯真假,自殺身亡。蒙恬不願自盡,請求向胡亥申訴,最後無奈拱手交出了兵權。

作為大秦帝國後期最重要的將領,蒙恬手握秦國最為精銳的三十萬長城軍。這支部隊,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是一支戰鬥力超強的部隊。這支部隊,跟誰蒙恬多年,中高階將領幾乎都是蒙恬的人馬。

只要蒙恬假託皇帝詔令,擁護太子扶蘇,打回京城,趙高和胡亥必定死路一條。

可是,實在讓人不可解的是,蒙恬並沒有這樣做。後來,胡亥當上了皇帝,也就是秦二世。趙高一直和蒙家有仇,現在又掌握了國家大權,因此一心想要除掉蒙家的人。

於是他趁機對胡亥說:「其實先帝很早就想立您為太子,讓您繼承皇位了。可是蒙毅卻在先帝面前說您沒有足夠的才能治理國家,不適合做太子。

」皇帝聽了非常生氣,把蒙毅關進了大牢,蒙毅經不住嚴刑拷打,不久後就死在了獄中。

蒙毅死後,趙高又挑撥皇帝,讓皇帝再派使者去殺蒙恬。蒙恬知道自己一定要死,希望使者能幫他轉達幾句話給皇上。蒙恬說:

「我們蒙家世世代代對秦國一片忠心,多次為國家立下大功,皇上怎麼能懷疑我們呢?雖然我現在被關在這裡,但我手下有三十多萬士兵,如果想造反的話,現在也來得及。可是我並沒有這樣做,那是因為我對皇上仍是忠心耿耿啊!

」使者聽完後說:「我是執行命令來殺你的,我可不敢把你的話說給皇上聽。」蒙恬無奈,長嘆了一口氣,吞下毒藥自殺死了。

蒙恬被賜死時,自己對自己做出了一番評價:我的罪過本就應當被處死。為什麼呢?

因為我修建了一條橫跨東西,長達萬里的長城。修建長城的時候開山鑿河,這中間或許有傷及大秦龍脈的地方?或許,這就是我蒙恬的罪過吧。

龍脈之說,虛無縹緲。但蒙恬掌管大秦兵馬的時候,天下已經接近一統。身為一國統帥的他,沒有一場拿得出手的滅國級戰役。

而是建議修築長城,大舉征討,一來滿足秦始皇好大喜功的脾氣,二來也可以趁機建立功勳,卻不知這正是激起天下民變的導火索。如此,才落得兄弟被誅殺,自己被賜死的下場。

蒙恬死前留下了兩句話,曹操為何看一次哭一次?

因為蒙恬死前是個赤膽忠心的人,讓曹操非常敬佩。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蒙恬確實是非常的忠心,以至於曹操每次讀都會想到這點。蒙恬為了所謂的忠義,不惜受辱而死,為此感動的曹操。看到蒙恬兄弟竟然為了忠義,甘願抱屈而死,也不肯意作亂後,震動了他的心裡。看到乙個跟自己心中模樣一樣的人產生了敬佩和相惜之情。蒙恬到死都不...

為什麼蒙恬寧願被枉殺也不願意反叛?

雖然蒙恬手握三十萬重兵足以反叛秦朝,但是他深知忠義的重要性,這一信仰不僅僅是感恩秦始皇對他的信任,更多的是源於蒙氏家族歷代將軍的教誨。最終,蒙恬因信仰 忠義 選擇自殺,而不是起兵反叛。蒙恬世世代代輔佐秦國,對秦國忠心耿耿,又心繫蒼生,不願百姓受到戰爭的傷害,即使自己會被枉殺也不願意反叛。主要是他是乙...

清末,珍妃被慈禧賜死,她的姐姐瑾妃為何卻緘口不言 默不作聲

那時,慈禧的勢力很大,而珍妃卻犯了 後宮干政 的大忌,瑾妃即使替珍妃求情也起不了作用。這種情況下,瑾妃會受到牽連,自身難保,默不作聲也是為了自保。因為當時的時局所迫,當時慈禧可以一手遮天,而他們沒有什麼權勢敢怒而不敢言。因為她的姐姐是非常聰明的,而且為了自己在後宮中的地位,所以在沉默,不做聲了,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