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對待皇族非常寬厚,為什麼還做出了一日殺三子的荒唐事

2022-01-05 21:56:29 字數 4977 閱讀 6202

1樓:free花美麗

三個皇子被陷害入獄,再加之唐玄宗身邊的大臣蒙蔽了唐玄宗的雙眼,於是唐玄宗一氣之下,將這三個皇子均賜死。三皇子賜死之後唐玄宗也是愈發的感到後悔,但是多少的悔恨也無法挽回三個皇子的命。

我覺得這是一場爭奪儲君的政治鬥爭。這三個皇子分別是李瑛,李瑤和李琚,他們分別是三個妃子所生,但是在他們被殺死之前,他們的母親就因為不受寵而漸漸鬱鬱而終。當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後,理所當然的立了王有榮為皇后,但是由於皇后沒有生下皇子,所以立儲之事就耽擱了多年。

本來皇后沒有生下皇子,就應該立其他庶出的最年長的皇子為太子,但是這個皇子小時候被動物所傷,面容盡毀,有損皇家顏面,所以沒有立他。

最終唐玄宗李隆基立了李瑛為太子。之後李隆基又娶了武惠妃,而武惠妃又生下了其他的皇子,由於當時李隆基對武惠妃專寵,所以武惠妃就心生了奪嫡的想法。而以上三個皇子對武惠妃的做法也是心有怨恨,時間一長肯定會被武惠妃所知。

於是武惠妃想盡各種辦法汙衊這三個皇子,當時唐玄宗的宰相還是張九齡,他勸諫唐玄宗不要被小人蒙蔽了雙眼,三位皇子才沒有被處置。

後來張九齡 被誣陷,李林甫上位當了宰相。李林甫恰好是武惠妃的人,他答應武惠妃幫助她奪嫡,所以兩人聯合再次誣陷三個皇子。而唐玄宗無法分辨,被蒙蔽了雙眼,將三個皇子打入了天牢。

最終在李林甫這個堅定小人的建議下唐玄宗在同一天將這三個皇子賜死。三個皇子死之後,很多大臣為他們申冤。之後唐玄宗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兒子是冤枉的,於是漸漸疏離了武惠妃,也沒有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2樓:梔梔推文

李隆基的寬厚是有條件的,李隆基就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皇位,他認為兒子威脅了自己的皇位,因此殺了他們。

3樓:

武惠妃為了讓兒子李瑁當上太子,和奸相李林甫設計栽贓李瑛、李瑤、李琚三人帶兵入宮、意圖謀反,使其三人被廢為庶人;並在武惠妃的進一步煽動下,唐玄宗下令將三子殺害。

4樓:明日宇宙

是被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陷害,謊稱來了盜賊,讓三兄弟救駕,三兄弟穿著鎧甲來了之後武惠妃汙衊他們要造反,被蒙蔽的唐玄宗全部把他們殺了。

5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李隆基上了武惠妃的當,他誤以為李瑛、李瑤和李琚進皇宮來是為了行刺他,就把他們都賜死了,誰知這一切都是武惠妃的陰謀詭計。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會做出一日殺三子的糊塗事?

6樓:雷子說歷史

因為唐玄宗和自己的皇后沒有兒子,這些兒子都是由其他的妃子給唐玄宗生的,所以他也就沒有嫡長子,於是也就導致了在立皇儲的這件事有了一些問題。雖然他將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李綜立為了太子,但是因為他不是嫡長子,所以只要他一日沒有登基,其他的皇子都是還有機會的。

可是他的這個想法被大臣們集體反對了,但是他也沒有打消過這個念頭。於是他就將,假如將武惠妃的孩子立為太子,那麼武惠妃的皇后之位也是應該的了,也能夠找個理由來應對這些大臣們。

而武惠妃也想讓自己成為皇后,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太子。於是就誣告太子和員外兩個皇子造反。因為這時唐玄宗深愛武惠妃,再加上之前一直在念叨廢太子,廢太子,於是也沒想事實是否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這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就將這三個「造反」的兒子殺掉了。

7樓:熊

這件事情是在武惠妃的煽動下做出的糊塗事,等到他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晚了,最後立皇三子為太子。

8樓:陽光的

這是因為李隆基當時正好在氣頭上,又受到了奸人的挑撥,事後他自己也很後悔

9樓:鯨瀚

因為唐玄宗太迷戀皇位了,到了執政晚年,他沉迷於酒色,完全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政績卓越,眼前的秀麗江山都是自己打下來的,有資格放肆地享受人生了。看著眼前如此美好的江山,他又怎能捨得拱手於人,即使是他的兒子,即使是他已定的太子。

李隆基是唐朝的帝王,為何竟做出了一日殺三子的糊塗事?

10樓:汪騰飛工作室

中國的古代的皇帝與皇子之間的關係,即是父子關係,也是君臣關係。古代的宮廷鬥爭是非常殘酷的,在皇帝與皇子之間,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君臣之間的爾虞我詐,而較少看到父子之間的親情。

唐朝的皇位繼承制度從一開始就沒有遵循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一方面是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另一方面相當於是逼迫了唐高祖李淵禪位。中國古代的政治,常常遵循舊的典章制度,這就是所謂的「故事」,如:《漢書·劉向傳》記載道:

「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玄武門之變的「故事」對唐朝後世的皇位繼承制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玄武門之變以後,唐朝還有神龍政變、唐隆之變、甘露之變等等,而且多次兵變皆發生在玄武門。

唐太宗畫像

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發動兵變,攻入玄武門,逼迫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是為唐中宗,玄武門之變的歷史在唐朝又重演。但是,唐中宗生性懦弱,朝政由韋后、上官婉兒、安樂公主等人控制,韋后欲效仿武則天。

韋后與安樂公主長期把持朝政,對太子李重俊形成威脅,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發動兵變,誅殺韋皇后的親信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又率兵攻入玄武門,準備誅殺韋后、安樂公主等人,但是,被守衛城門的士兵阻攔,唐中宗在慌亂之中向李多祚的部下和士兵呼喊,要求他們歸順自己,李多祚部下倒戈,斬殺李多祚,太子李重俊見狀急忙逃出,在逃亡的途中被人殺害,是為「景龍之變」。

唐代的婦女

「景龍之變」以太子李重俊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的失敗而告終,僅僅三年之後,唐朝又發生「唐隆之變」。景龍四年(710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達兵變,李隆基親自率兵攻入玄武門,韋后、安樂公主皆被斬首。唐隆之變以後,相王繼位,是為唐睿宗。

睿宗登基,與群臣議立太子,按照中國古代的皇位繼承制度,睿宗的長子宋王李成器應為太子,但是,李成器非常的精明,堅決辭讓,他知道李隆基最有權勢,遂讓太子位於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

唐玄宗畫像

唐朝經歷了玄武門之變、景龍之變、唐隆之變,唐玄宗不得不對自己的太子有所忌憚,所以一旦受到武惠妃的挑唆,就生了殺子之念,一日之內,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殺害。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聯合咸宜公主的丈夫楊洄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與太子妃的堂兄薛鏽欲發動兵變,唐玄宗信以為真,但其實太子根本沒有兵變的想法。

11樓:藝文添活

唐玄宗一日殺三子,是因為武惠妃的陰謀陷害,也是因為唐玄宗對自己的兒子生了猜忌之心,害怕他們篡位。

史書上記載,武惠妃為了幫兒子奪儲,設計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唐玄宗聽信了武惠妃之言,於是殺了這三個兒子。在這件事上,武惠妃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也可以說是元凶之一,但其實最後下決定的是唐玄宗,這三人畢竟是他的兒子,要是他沒有產生警戒,是不可能為了武惠妃一下子殺了這三人的。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因為長得美貌,被唐玄宗寵幸,嫁給唐玄宗後,武惠妃生了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隨後受到了唐玄宗的專寵,從婕妤公升到了惠妃,那時候,武惠妃的存在是很突出的,畢竟受到唐玄宗的偏愛。

當然,有人受到偏愛,就有人受到冷落,太子和其他皇子的母妃均受到了冷落,因此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開始抱團,大概就是那種時不時聚在一起吐個槽。

而武惠妃這邊呢,本來她是有機會成為皇后的,但當時的太子是李瑛,不是她的親生兒子,有大臣指出,若是武惠妃當了皇后,下一步肯定會為了讓自己的兒子上位而引發儲位之爭,於是唐玄宗便放棄這想法。

當不了皇后,武惠妃自然心生不滿,對太子等人產生了怨恨之心,經常在唐玄宗面前說他們的壞話,但這並不足以讓唐玄宗產生殺意。開元二十五年四月,駙馬楊洄向武惠妃表示太子等人有密謀造反的意圖,可惜暫無證據。

武惠妃因此心生一計,以宮中有賊為藉口,讓太子和二王帶兵器進宮,隨即武惠妃便去稟告唐玄宗,太子三人意圖謀反,於是,帶著**的太子等三人就這樣撞上了唐玄宗的槍口。

震怒的唐玄宗當下將三人廢為庶人,過了半個月,又賜死了三人。這事件當中,武惠妃是首當其衝的元凶,是她加速了太子三人的死亡,而唐玄宗,自然也不能完全擺脫責任。

其實唐玄宗是害怕的,唐朝發生過弒父篡位的事情,就算是親人也不能信任,唐玄宗之前的那些祖父兄弟就是就好的例子,唐玄宗是個心思深沉的人,他對三個兒子下手也正是因為對他們存在猜忌,害怕自己被篡位,所以他才沒有責怪武惠妃。

12樓:東南史官

開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在一天之內殺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太子都殺,這三人必然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可事實是這三人抓賊被當作謀反,最終導致被殺。

李隆基劇照

開元十二年,王皇后倒台,武惠妃便對對皇后有了覬覦之心。李隆基也正有此意。當朝御史潘好禮則上疏武惠妃的叔公與叔父都是干紀亂常之人,為世人罵;而且武惠妃已經有子,如立她為皇后,則太子李瑛也將會被剝奪皇位繼承權,考慮到諸多方面,李隆基便打消了此想法。

此時武惠妃的兒子李瑁已經漸漸長大,被李隆基封為壽王,武惠妃開始急了。

開元二十三年,李瑁娶楊玉環為妻。為了能讓李瑁當上太子,此時的武惠妃可是心急如焚,但她乙個婦人有無計可施。此時一代奸臣李林甫便主動上門獻計,派人向武惠妃傳話,希望能夠幫助壽王奪取太子之位。

武惠妃的女婿楊洄則天天監視太子李瑛的一舉一動,只要發現有任何的不足之處,便會向武惠妃報告。

太子李瑛劇照

開元二十四年,李瑛,李瑤,李琚被抓住把柄,三人釋出對皇帝的不滿言論。因為三人的母親皆失寵,取而代之的是武惠妃,三人一起為母抱怨也在所難免。武惠妃便藉此一紙訴狀,告太子結黨營私,想謀害其母子。

李隆基大怒,欲廢太子。還好當朝宰相為張九齡,便對皇帝說道:「太子為天下本,不可輕搖。

」唐玄宗想想也是,廢太子是國之大事,況且沒有得到宰相的認可,不能意氣用事,廢太子之事便就此作罷。

李瑁劇照

二十四年遷九齡為尚書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便失去了對政事的話語權,一代奸相李林甫便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這便給武惠妃有了可乘之機。

楊洄便設陷阱陷害三位皇子。派人去將三人召回宮中,以宮中進賊為藉口,穿甲帶兵而入,他們則答應了。接著武惠妃又向李隆基告密,說三位太子要謀反,穿甲帶兵進宮。

唐玄宗便找當朝宰相李林甫商量。李林甫多奸詐啊,便以這是皇帝您的家務事,寧還是自行處理,不是我等能夠干預的。

太子三人則被貶為庶人,十五日後三人被賜死在長安城城東驛站。

唐玄宗在位期間是唐朝的極盛時期,李隆基對唐朝的兵制是怎麼改革的

唐朝由於均田制的破壞,導致逃兵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李隆基此後將府兵制改為僱傭兵制 李隆基將府兵制度修改為僱傭兵制度,唐朝的軍事力量達到巔峰。實行府兵制,然後府兵制下又有府兵和兵募這兩對組合。就是選擇實行府兵制,一環壓一環,來相互制衡對方。唐朝在建立之初,承襲隋朝制度,實行府兵制。這種制度可以互相制衡,...

唐玄宗兒子孫子,唐玄宗孫子名字

李伸bai 李伸,廢太子李瑛次du子,唐玄宗李隆基zhi之孫。開元二十五年dao 737年 四月,楊內洄誣容 陷太子李瑛 鄂王李瑤 光王李琚謀反,三人被唐玄宗賜死。李瑛的五個兒子 李儼 李伸 李倩 李俅 李備 交由李琮撫養。李瑛被平反後,李儼封新平郡王 李伸封平原郡王 李俅過繼給李琮,封嗣慶王 李備...

唐玄宗治理國家的措施,唐玄宗有什麼治國的措施?

任用賢能 玄宗即位後 先起用姚崇 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 張說 李元紘 杜邏 韓休 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玄宗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改革吏治 玄宗採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制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