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琴難度大嗎?對於樂譜那些來說,有經驗的告訴我

2021-05-02 06:38:11 字數 4995 閱讀 1351

1樓:古瑀

簡譜和五線譜只要會乙個就行,對認譜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至少一定要認準節奏。

在通行的五線譜或者簡譜下面還會有乙個古琴的專用的減字譜,是需要一邊學琴一邊掌握的,記住就可以。 我來插個琴譜吧,你自己理解一下。上面是簡譜,下面是古琴專用的減字譜,減字譜裡大寫的數字是弦數和徽位(就是按在弦的什麼地方),其他的是指法。

你會發現,通過 指法、弦數、徽位,音高已經被確定了,但是沒有節奏,節奏只能通過簡譜得出來。

2樓:一清兒

首先一定要非常地喜歡,我乙個人自學了很多曲子,沒人教,彈的也很好聽,這可能就是因為喜歡,所以愛不釋手吧。彈古琴真的很磨指甲,我左手的指甲有時候很疼,但因為喜歡,所以也還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記指法,古琴譜很難記的。

看著就頭疼,就看你的老師怎麼樣了。

3樓:秋逸深

古琴很適合不具有過多**基礎的進行學習,十三歲對於古琴來說學習並不晚,古琴中用的減字譜由各個單字的偏旁部首組成,在節奏方面,老師會手把手教你,並教你基礎樂理,所以不用擔心簡譜的問題,而減字譜學習很容易,老師也不會講太多,如果按部就班,一年內可以有4級水平,如果是對於基礎指法不做過多要求,一年內可能到6級

4樓:箏意

古琴基礎沒有什麼難度,但是有些指法還是很要功底的~而且「聲」易出,「韻」難求……

古琴減字譜在傳承過程中起了什麼角色和作用?

5樓:高水法師

中國古琴常用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因為它是將古琴文字譜的指法、術語減取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故名「減字譜」。 由唐末琴家曹柔創立的古琴文字譜,是由文字譜減化而來。

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它是一種只記錄演奏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的記譜法,其特點為:「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減字譜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

儘管如此,其在傳播中還是大量遺失。

減字譜的譜字,大都由右手指法、左手指法與一般術語組合而成。右手基本指法有8種,俗稱「四指八法」,即大拇指的屍(劈)、乇(託),食指的木(抹)、乚(挑),中指的勹(勾)、仮(剔),無名指的丁(打)、倽(摘)。其他指法實由八法變化組合而成。

左手指法,主要有倶(吟)、犭(猱)、卜(綽)、氵(注)、上、下、佳佁(進復)、艮佁(退復)、弁(分開)等等。一般術語,包括調名(定弦法)、弦名、徽名、散、泛、按音與速度、力度、表情術語等等。其記寫方法,先在曲名下記明琴調(定弦法),然後將譜字用大字作為正文,用小字作為旁註,分別記出。

每個大字,一般用上半部代表左手各指所按徽位,下半部代表弦名與右手所用指法。如略去上半部或僅有弦名而無右手指法,則表示左手徽位或右手指法均與前一譜字相同。小字旁註大都為前列大字的說明,或代表左手的走指音與帶出音。

這種記譜法對於儲存傳統的演奏技法,比較準確地表現古曲有其獨到之處。

減字譜的創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動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後。從中唐經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過了近千年的漫長歲月。由於各個時代的社會風尚、美學趣味與古琴演奏技法存在差異,也使古琴減字譜產生了種種變化,大致說來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草創期——中唐 此期減字譜以曹柔為代表。它剛從文字譜中脫胎出來,與文字譜相比,有兩大不同:①明確區分「四指八法」,改變了文字譜食、中兩指均可用抹或中、無名兩指均可用抅的傳統。

②將所有的指法、術語,取其偏旁,進行簡化,組成新的譜字。其他方面,特別是重用右手「蠲」、「全扶」等「繁聲」指法,弦名稱「宀」(宮)、「倽」(商)、「

6樓:古琴網

古今中外的**譜種類很多,最簡單而粗略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種是以表達音階高低節奏快慢為主的「音階譜」,例如中國的工尺譜,西洋的五線譜等;另一種是以表達樂器的演奏技巧為主的「手法譜」,古琴譜就屬於這一類。

今天通用的古琴譜叫減字譜,又叫指法譜或手勢譜,它是由文字譜演變而來。由於古琴的指法繁多而複雜,根據近代琴家顧梅羹和查阜西兩位統計,古今指法名稱有1,036個,減字有1,393個,有名稱無減字的有123個,有減字無名稱的有34個,加起來指法名稱共有1,159個,減字就共有1,070個。因此學琴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記憶指法。

自有古琴以來,在琴譜出現之前,學琴都是靠師徒之間口授心傳,一句一句,一曲一曲的傳授,由於指法隨著古琴的技法發展而逐漸複雜,漢代開始有彈琴手法的名稱記載,這些手法又稱為指法。為了方便記憶,彈琴人便將指法用文字記下來。其後又把整首琴曲每乙個指法用在哪一條弦的哪乙個徽位的彈琴方法詳細記錄下來,並將琴曲的調名記下,便成為琴譜。

當時稱為「琴敘譜」,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就是現存唯一文字譜例。從漢末有指法記載發展到隋末文字譜成熟,中間不少於五百年。

文字譜雖然可以將琴曲的彈奏方法記錄下來,但是由於記敘冗長,一句琴曲動輒就要兩、三行文字,記錄一首琴曲花上很多篇幅,不便於記錄與學習。所以在文字譜出現之後,歷代彈琴人覺得有進一步改良的必要,彈琴人就朝著兩方面嘗試:一方面是嘗試用更簡單的符號表示指法,以容易上手;另一方面是將文字譜簡化,以免篇幅冗長,閱讀困難,影響學習。

結果是符號代替不了文字,文字譜經過數百年的演化,慢慢發展成為減字譜。

最典型的符號譜要算是隋代僧人馮智辯(約公元613~618年前後)的《手用指法彷彿》了。《手用指法彷彿》包含有文字以及很多符號,這些符號有些類似印度梵文,也有乙個八卦符號,有學者認為其中還包括了漢代的「聲曲折」譜符。篇末還記有文字:

「大隋內道場僧馮智辯法師之所製也,不受師所,必可斟酌,非為指南,此本大貴,幸勿慢傳。」可見前人對於一套認為可用之指法譜號,與今人一樣,都懷著盡快推廣,以便琴人之心情。這套指法符號,傳到日本後得以儲存下來,可惜它與很多其它不同記譜方案一樣,不能廣為流傳,成為通用的記譜法。

歷史上曾經有過多少記譜方法出現過,至今已難以考證,從僧智辯的例子來看,我們就可以推想到有心人實在很多,但由於古琴指法技巧實在很複雜,要設計一套簡單又通用的記譜法並不容易,最後還是在長期的經驗中,找出了一套將文字譜的用字簡化,再進一步將指法名稱化成部首,依讀譜的規律從新組合為古琴專用的「譜字」,便成為後來的「減字譜」。明代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卷五《字譜》記載了古琴譜的發展情況:「制譜始於雍門周、張敷,因而別譜不行於後代。

趙耶利出譜兩帙,名參古今,尋者易知;先賢製作,意取周備,然其文極繁,動越兩行,未成一句;後曹柔作減字法,尤為易曉也。」

這裡標出了發明文字譜的是趙耶利(隋末人);發明減字譜的是曹柔(唐末人),其實無**字譜或減字譜都不可能是一人一時創作出來,他們應該是乙個集大成或整理與規範的代表性人物,由簡字譜在長期演化過程期中出現了不同的設計,經過不斷的改良與規範。例如明初《神奇秘譜》上捲《太古神品》的琴曲,據編者朱權說是出於「隋宮」,所以其記譜法是最遲也是唐代早期的減字譜式,中間有很多還夾雜著文字譜的敘述方式,又如《太音大全集》就記錄了陳拙的字譜與其它記譜法的分別;故減字譜最早各家可能各有體系,既有個人創作,也有集體智慧型,可以證明從文字譜到減字譜是在歷代琴人的努力中漸變而成的。至於發展為今天通用的簡字譜最早的譜例,要算是南宋姜夔的自製曲《古怨》了,此曲還是姜夔自寫、自刻的譜,可以反映南宋時候的琴譜特點,故此從隋末文字譜成熟發展要到南宋減自譜定型,期間又經歷了不下五百年。

所以琴譜的譜字,就像中國的文字一樣,是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而成的。(摘錄自《從《愔愔室琴譜》談古琴記譜法的承傳》)

古琴譜和五線譜有什麼差別?

7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龔一老師有把減字譜和五線譜轉化的方式呀。。。。

詳細的,可以看龔一老師的《古琴演奏法》,但是很刁鑽古怪沒有減字譜方便就是了。。。。

關於你的補充嘛

古琴有不同的調。每根弦根據它本身不同的鬆緊程度,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通過調整弦的鬆緊,就可以確定不同的曲調。比如正調從一弦到七絃發的音是低音56中音12356。

其他的還有蕤賓調,清商調什麼的。

古琴的曲譜都會標註所用的調,所以不會有走調的說法。當然,演奏過程中弦松了跑調也是會發生的。只要按照減字譜上對徽位、弦、指法的表述來彈奏,不會出現同一首樂曲不同音調的情況。

當然,如果因為樂曲有特殊的音調,而之前沒有把弦調對的話,就要令當別論了。

至於節奏嘛,因為減字譜沒有五線譜那樣明確的節奏表示的方法,都是用諸如「徐」,「緩」,「急」這樣的字眼來表示彈奏的速度,不同的人對文字轉化到速度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在彈奏的時候也會有屬於自己的節奏。以上

8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的五線譜和簡譜屬於旋律譜,只要你會識譜,就能把音高和節奏唱(或奏)出來。

古琴譜叫做減字譜,是一種指法譜,乙個減字(長得像漢字,是指法偏旁部首的縮寫,所以叫減字,但本身不是字)對應乙個音,指法譜上若不標註板眼和工尺,就不能直接看出節奏和音高。但只要嚴格按譜彈,每個指法對應的音高就不會變,當然不會跑調了。也正是由於減字譜本身不標註節奏,使得演奏家有相對自由的演奏空間,所以不同琴家發掘的同一琴曲有時節奏不同,這也是古琴**的魅力之一。

但古琴**節奏的自由不是隨便,它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中國近年來出版的古琴譜多採用減字譜配合五線譜(或簡譜),既有指法,又有旋律參考。當然有部分琴家認為這種記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節奏的自由,不利於琴曲的多樣性發展,而且琴曲中有大量的裝飾音,在旋律譜上是無法準確記載的;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配合使用五線譜(或簡譜),能盡快地掌握琴曲的旋律。

走調或跑調,個人認為這主要是指唱或奏出的音高不准,當然初學者撫琴時,定弦不准、按弦不到位(這兩點導致音高不准)和節奏不穩還是比較常見的,但這是錯誤,不是古琴的特色。古琴**的演奏自由是相對的,它還是有嚴格的法度的,所以古琴**是不應該跑調的。

9樓:海灘的風鈴

兩個不同的譜子,具體如下:

古琴譜最早是用文本來記錄的,也就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它由六朝梁代丘明傳譜,原譜則是唐人手抄的卷子。

由於文字譜過於繁複,使用不便,經唐代琴家曹柔減化,發展成為減字譜。

五線譜 (musical notation)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的一種方法。最早的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

在古希臘,**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歌詞發音的高低長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羅馬時代,開始用另一種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這種記譜法稱為「紐姆記譜法」(neuma)。

男生學古琴有問題嗎,男的是否適合學古琴

在古代古琴本來就是文人雅士,士大夫們彈的,您認為在古代女人能被稱為文人雅士嗎?所以自古以來古琴都是男人彈的東西 古琴本來就是男人彈的,但是樓下說女人沒有文人雅士這個有些太片面了,古代女文人雅士不是沒有,是太少了 完全可以。嵇康就是男的。不會啊,我覺得男生學古箏挺有魅力的 想學就學,一切皆有可能,沒人...

自考難度的問題,自考難度大嗎

自考內容其實都是課本上的,這你得承認吧 既然是課本上的,就拿公共課來說,我是老老實實看書揹著過來的,這個過程是不簡單的,特別多,而且容易忘.所以自考堅持下來是難的.樓主不要自憐自埃bai了du。綜合而言自考文科真得也zhi算簡單的。dao通常也就書上那版點東西,反覆看,反覆背部可能 權過不了的。我乙...

古箏和古琴區別大嗎,古琴和古箏的區別

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傳說為 伏羲 神農 氏所造 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 樂器 傳與兩個女子,二女要爭,引破為二,所以稱 秦箏 這是兩者形成年代上的區別。其二,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 七弦琴 琴弦由絲絨繩繫住,拴繞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