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外國的飲食差別,中國的飲食和西方國家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2021-05-02 05:48:45 字數 5094 閱讀 1418

1樓:我是那小誰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外國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

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2樓:千里

有這麼說的,但是外國人吃牛肉都吃生的,這個又怎麼說呢?

只能說飲食習慣是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積澱而養成的。

關於西方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

3樓:house蜜糖棗棗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中國人飲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飢,同時還滿足對美味的渴望,帶來身心的愉悅。

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飲食用絕對的理性來規範人的行為,用「科學」、「營養」來排斥能給人帶來愉悅享受的美食,雖能滿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可謂美中不足。西方人注重營養,以至他們大多數是高大強壯的。

2、烹飪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它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遊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烹調之於中國,簡直與**、舞蹈、詩歌、繪畫一樣,擁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偉大意義。中國烹飪方法奇多:

溜、燜、燒、汆、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拔絲等無所不有,做出的菜餚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複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汙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乾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3、用餐禮儀的差異

在禮儀方面,中西之間更顯不同。在中國古代的用餐過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記》載:

「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放飯,毋固獲;毋揚飯,卒食,客自前跪,撒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以只顧自己吃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手的清潔。

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裡,不要專占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這些禮儀有的在現代也是必要的禮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勸人家吃,也不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不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讚賞主人準備的飯菜。

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4、用餐器具的差異

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輔之以匙,以及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烹飪講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與菜品的協調,講究「美器」,把飲食當作藝術活動來對待。不僅要一飽口福,還要從中得到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主要有不鏽鋼或鍍銀、純銀等餐具,以及各種杯、盤、盅、碟,也是各司其職,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裝盤配器上不象中國人這樣強調藝術美,其餐具的種類、菜餚的造型,都較為單調。

由以上可以看到中西飲食文化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當然,這些差異都具有相對性的。飲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斷充當全球經濟文化整合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傳遞帶」。

4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飲食文化和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主要是西方飲食文化,喜歡吃生冷的物品,中國飲食喜歡吃熱的很少生冷

5樓:千之書

中國飲食較為自然,西方飲食則多為工業產品。西方飲食常被稱作工業食品。

中國的飲食和西方國家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6樓:各種怪

1、飲食特點不一樣

中國的飲食,風味多樣、四季有別、講究美感、注重情趣等,

西方飲食,天人相分的生態觀、合理均衡的營養觀、個性突出的美食觀。

2、飲食方式不一樣

在中國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圍坐,共享一席,人們相互敬酒、勸菜,要藉此體現出人們之間的相互尊敬、禮讓的美德以及和睦、團圓的氣氛。特別是在各種年節裡,更是借飲食而合歡。

西方人習慣於分而食之,有專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乙份的定量**。在西方宴會上,雖也圍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單盤獨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動,不僅可以充分滿足個人對食物的喜好,還便於社交,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與資訊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將所有的活動公之於眾。

3、餐具不一樣

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並輔之以匙,以及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烹飪講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與菜品的協調,講究「美器」。

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但西餐在裝盤配器上不像中國人這樣強調藝術美,其餐具的種類、菜餚的造型,都較為單調。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風味多味

講究美感

食醫結合

西方國家:加工精細

重視調味

8樓:美麗心情

西方講究飲食的營養、中方講究的是味感,忽略飲食營養。

1、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蠟,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幾塊兒羊排,另一邊配煮好的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2、在中國,對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這種對美味的追求,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當把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

3、中國飲食中,雖然「色、香、味」俱全,保證了味感的同時,精神也得以充分的愉悅,但是忽視了營養的合理搭配,也許並不如西餐那樣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發展。西方飲食雖然機械味差,但是注重科學營養,有利於維護人體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飲食方式上,我們應學習西方的「科學」觀念,取長補短,使之更加完善。

9樓:苦味精味苦

一、中西飲食的原料結構的不同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經過長時間多民族的融合,已經發展成乙個龐大的譜系。

中國以農耕民族為主,推崇熟食,所以煎炒烹炸花樣翻新,歐洲國家游牧民族為主,飲食簡潔,使用香料遮蓋食物的味道。

當然這也是泛泛而談,中國的各大菜系也相去甚遠,西方國家弄出幾十種風格也很正常。總的來說,高緯度地區口味濃,低緯度地區口味淡。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中國美食和外國美食有什麼區別,**

11樓:匿名使用者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

食,外國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

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和國外有什麼區別

12樓:塞拉的救贖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外國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

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中國人與外國人有什麼飲食差異

13樓:陳景樂

外國人不吃內臟

吃的蔬菜一樣,但是有些外國人不炒菜,感覺這樣會流失食物的營養在國外,漢堡肯德基是窮人吃的

中國人可能早上吃豆漿油條豆腐腦,外國人喝牛奶果汁麵包吐司

飲食民俗與區域文化的關係,求簡述中國飲食民俗的特色

我認為,區域文化和飲食民俗是息息相關 互為依存的關係 比如四川的麻辣與四川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四川是全國水運發達的省份之一,在境內形成了乙個天然的水路運輸網路。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 長江段 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四川是全國的農產品 大省,是國家最大的糧 油 豬生產基地之一。四川位於 帶範圍內,由於...

中國飲食和國外有什麼區別,誰知道中國飲食與國外飲食有哪些不同?

對比注重 味 的中國飲食,外國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 香 味 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 維生素 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 因為有營養。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 色方面的搭配 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

簡述中國傳統飲食的境界,簡述中國傳統飲食的十個境界

境界一 果腹 吃的第一大境界當然是 果腹 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乙個 吃 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這個境界的吃,不需要費心找地兒,各種商場的小吃城 街頭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 各式麵館 永和豆漿等,西式快餐的麥當勞 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盤宮保雞丁,一盤白菜豆腐,外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