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西方人飲食的差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於西方人有什麼不同

2021-03-03 22:53:13 字數 5283 閱讀 1283

1樓:拜嘟

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 而飲食在兩個辛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方飲食習俗,不論在其觀念、性質,還是在其方式、對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是非常鮮明的。筆者根據自十年從事西式餐飲的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以供. 中西飲食觀念豹差異

萬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5 000年久而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箴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隨著時間的流逝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萊系逐漸形成,四大萊系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複雜考究,製作方法, 口味、菜式多種多樣,令人驚嘆。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

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於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於飲食重科學。重科學即講求營養。故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隹則,進食尤如為一生物的機器新增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

這些問題都是烹調中的大學問,而萊餚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 — 法國, 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

中國五味調和的烹調術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使菜餚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總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一味舍營養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現代烹調思想,特別強調養生、**,從而追求清淡少油,強調採用新鮮原料,強調烹調過程中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

所以說西方飲食之重營養是帶有普遍性的。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表加以比較。

中西烹調方法比較

項 目 由 西

原 料 名目繁多肉類、蔬菜、麵粉、奶製

、多種多樣 品等

製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燜等 較簡單,以炸、烤、清水多種方法 煮為主

營 養 營養少且不集中 營養全面、含熱量高側重點 口味 營養、方便

2.中西玖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 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6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佛教便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

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3.中西玖食方式、餐具及禮儀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乙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餐飲文化

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妻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愛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與人相互敬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與人之間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j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在餐具方面,差異就更甚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t盛;而西方人呢,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十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著不同的兩種智慧型。

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

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記者採訪時,也有一精闢的論述:「中華民族是個優秀民族,中國人早在國時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是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

筷子是人類手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

是高明極了!

在禮儀方面,中西兩者更顯不

同。在中國古代,在用餐過程中,就

有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記》載:

「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放飯,

⋯ ⋯ 毋固獲,毋揚飯,⋯⋯ 卒食,客自

前跪,撒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辭於

客,然後客坐。」這段話大意主要是:

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以只顧自己吃

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

手的清潔。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

裡,不要專占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

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

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

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

再坐下。這些禮儀有的在現代也是必

要的禮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

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

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讓人家

再吃,也不要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

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也不要

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讚賞主人準

備的飯菜。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

的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4.中西飲食性質的差異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

向于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

術、感性。烹調出自飲食,飲食原來

是乙個旨在供給維持生命的營養。西

方飲食習俗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的

飲食實用性的延伸;而中國飲食習俗

中對昧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了藝術

的殿堂。從這兩種飲食觀可以看出:

西方飲食日趨規範化,中『國飲食隨意

性大。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

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

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

撞中不斷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補。

現在的中餐已開始注重食物的營養

性、健康性和烹飪的科學性;西餐也

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

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

同發展。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於西方人有什麼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一、飲食觀念的差異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的飲食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對於烹飪食物,營養性和美味性就是他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他們全力開發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狀態下的營養差異,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而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對「味」的追求往往大於對「營養」的追求,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從餐桌上各式各樣的菜色中就不難看出。這種價值理念的差別形成了中餐過分注重飯菜色、香、味的特點,而西方人則自始至終堅持著從營養角度出發,輕視飯菜的其他功能

二、飲食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乙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

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嚐的物件,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而在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模擬,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

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三、飲食物件的差異

由於西方人普遍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絡。

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另外,西方人喜歡一日多餐,這比中國人的一日僅二三餐科學。

從飲食結構上看,中國人每天進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雖每天進食大量蛋白質,但腸胃功能卻因進食纖維素太少而受到影響,因此消化系統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過中國;中國人喜愛粗糧,而西方人偏愛精白粉等細糧。而實際上,粗糧所含營養物質要比細糧多;中國人愛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此外每天還攝入大量黃油。怪不得美國人心血管發病率特別高:

中國城鄉居民都喜愛豆漿、豆腐、豆芽等豆製品,而西方人卻往往「敬而遠之」;中國人尤其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的居民愛食豬肝、腸、肺等動物的內臟,西方人則無此愛好。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不宜多食;清蒸食品營養物破壞較少。西方人喜清蒸食品(營養物破壞較少),而中國則偏愛熱炒(營養物破壞較多);西方人已意識到被稱為「紅肉」的牛肉、馬肉和羊肉等是導致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之一,亦意識到紅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臟病的致**素之一,注意到一週吃一次紅肉。

中國的不少報刊也多次報道過紅肉的問題,但目前中國人卻未能引起到足夠的重視。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家庭觀念上有什麼不同

中國人對家庭觀念看的很重,而西方人卻看得很淡。中國人注重孝敬父母雙親,享受天倫之樂,而多數西方人不太注意這些。中國人送禮,注重價錢的貴賤,檔次。而西方人注重品味,及收禮人的喜好,不在於貴賤,而在於 收禮人是否需要或喜歡。大致 可能是這樣吧。我愛煩惱 為您解煩惱 滿意採納 包您沒煩惱。謝 謝 中國人溺...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價值觀上有什麼差別

基本區別就是對人的認識。西方是以人的生命大於一切 大於國家主權的價值觀 咱們還有差距 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區別?10 一 中國人的思維是強調過程,西方人的思維是強調重點這可以從兩個的語言看出來。首先必須明確,思維是一種語言。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乙個試驗。將乙個共鳴器放在正在思維的人的耳邊,可...

外國人和中國人學習方式的差別,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區別?

國外學習有充分的自由,很自主的學習方式,並不像國內給的是一種很直接但又有點刻板的一沉不變的方式。中國人的學習的比較傳統的學習方式,而外國則是開放的。中國人更注重形式,而外國更重視實際應用。就拿大學教育來說,中國是嚴進寬出,外國則是寬進嚴出。遊銀 不否認他們有些地方是比我先進,比我們蔽乎科學,但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