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佛教的關係與合作,佛教和道教的關係

2021-03-21 13:34:45 字數 8335 閱讀 1334

1樓:匿名使用者

今人對佛教與道教的誤解,不可謂不深,究其源頭,與今人不修文史,虛張浮誇關係莫大。

不久前我曾與天國寺的了緣主持討論過佛教與道教的關係與合作問題,最終得出了幾句話,雙方都很滿意:可以合修,不可合信;可以合學,不可合義。

這幾句話內容很好理解。

可以合修——是說乙個想要探索真理的人,可以把道教與佛教的**,技術放在一起修煉,**。就比如藏傳佛教的藏醫與道教的服食煉丹,這兩樣技術如果能研究結合,必然會大有進展,當然這是需要努力的,並不是想合就合,目前這件事情已經有宗教人士與學者在嘗試,但真正的研究者不會把未完成的成果拿出來。

不可合信——是說信仰的宗教不可混合,道教與佛教的偶像信仰,在本質上有著區別,他們代表的意義很不相同。比如道教神靈中最尊貴的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其代表的是宇宙未產生前的元氣之精,萬物生化前的崔動力量和這股力量崔動了萬物化生後的狀態,元始天尊的偶像地位是由於道教徒對萬物本體的探索精神和尊重其崔動了萬物化生而確定的,元始天尊是探索萬物本體的大成就者,且元始天尊本身是內煉養氣的神靈,是實踐派。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則與其不同,首先釋迦牟尼是人類哲學家,其偶像地位是由於其生前對宇宙,奧妙的探索成就在印度地區空前絕後,且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精神領導作用而確定。其生前的語言中沒有如今流行的「六道輪迴說」與「極樂世界」說,事實上佛在古梵語中代表的只是大智慧型的成就者。與今日一些佛教徒口中那在極樂世界中免受輪迴之苦的神靈形象的佛相去甚遠。

我個人並不認為出身於哲學境界有什麼必然聯絡,元始天尊是道教神靈與其本身成就有很大關係,釋迦牟尼是佛教偶像與其思想境界有很大關係。元始天尊與釋迦牟尼之間無矛盾。只是單純的信仰不同。

但佛教與道教的信仰卻不能一起信仰,此二者之間無矛盾,但其修行的方向卻大不相同。

道教修行的至高境界可簡稱為得道,即了解道的規律,掌握道的變化,從而讓自己的存在與道不矛盾,配合道的變化,從而延續生命,以追求更高深的道的奧秘,簡單來說就是道教徒首先要有足夠的生命去研究道,才能達到道的至高境界。這裡的生命並不單指形體生命,而是道教徒在保留神識情況下的各種狀態。意外死亡後的道教徒魂魄不散繼續修煉或羽化脫殼而去都是修道的過程。

但如果神識消失,不能繼續修道則就屬於違背了道教修行意義的情況。

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簡單來說可簡稱涅盤(盤字通上面乙個般下面木字底的pan),這類情況在原始佛教中有兩種解釋,一者為徹底死亡,使得自己的神識徹底消失,不再生成不再經歷任何狀態,也就是說進入一種徹底解脫的狀態。但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也就是徹底覺悟,覺悟後不再經歷任何狀態,但它的前提是必須經歷死亡,而且是神識消失的死亡,而它的結果也是徹底死亡,只是死亡前會有個認識到宇宙本質的過程。

由此可見道教與佛教其信仰方向的不同,佛不問生死,道則重生厭死。

雖然佛教修行中的死亡是追求解脫的過程,但它最後的結果則都是神識消失。

而道教修行則強調必須保留神識,以便更好的追求道的本體。

此二者的大方向都是追求宇宙本體,而在信仰上卻存在著不可融合的修行方針,所以我的觀點是,修道或研究佛教的人,可以去研究另一方,甚至多方(其他任何宗教)的教義和修行方式。但信仰方針必須只有乙個。

否則就會像狗熊掰玉公尺,撿乙個丟乙個。好!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太同意最後一段話呀……

應該說是,佛家重內,道家內外兼重吧。佛家也有追求神識的呀,要是我們神識都滅的了話,不是就是形神俱滅了麼?形神俱滅好像不是我們的追求吧……佛就是全知者,如果什麼都沒有了的話,好像有點妄取「空」的嫌疑吧……因為什麼都沒有的話,那麼這個能全知的又是什麼呢?

佛家最後的追求應該是處處是法身吧……我覺得是處處無,才是處處有呀……而道家應該是不願放棄一些有形,神識和部分的體形應該是道家的追求,不是都追求羽化登仙的麼?羽化了,雖然世間的身體沒有了,可是有了乙個仙家的仙體了,也不能全空吧……

3樓:李金姑

why can't you make it easy?

佛教和道教的關係

4樓:玄緣子

以上的朋友各抒己見,那麼我也對你談談我的看法:

1.道教和佛教的相同點:

都是勸善的:勸人積德行善,達到人們所追求的一種修為

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在古代,每個王朝都會推出自己的護家神靈,為自己的江山鞏固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君權與神權的高度統一達到政治的目的

都是老百姓的心靈寄託:在黑暗的統治階級的壓迫下,老百姓通過這種信仰,對未來抱著希望,而達官貴人更希望神靈保佑他們飛黃騰達。

2.道教與佛教的不同點:

佛教通過教化度人求的來世美好的人生,道教通過今生的修為達到追求的目標

佛教是外傳的宗教,受到本土道教的影響慢慢本土化,這些從宗教禮儀和建築形式等都可以體現出來

佛教的神像一般很高大,與人形成強烈的反差來體現神的法力,顯示人的渺小,道教中的神像像真人大小,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非常有親和力

佛教和道教在中國歷史中的貢獻上來說,道教的貢獻更大:道教文化涉及天文、地理、建築、醫藥、文學推廣、政治軍事管理等領域,而佛教在這方面沒有突出貢獻,而且耗費朝廷銀兩難以計算。

在拳術發展上各有千秋:北崇少林、南尊武當。少林拳法比較雙眼,武當太極風靡世界,

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枚舉。

5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主張無死,佛教追求無生。

無死包括肉身,無生只有精神。

道教形神俱妙,佛教陰靈空寂。

道教性命雙修,佛教獨悟性靈。

道教中華文明,佛教夷狄之法。

6樓:村幼教育者

道教和佛教的相同點

都是勸人向善的,達到人們所追求的修為,都是老百姓的信仰和精神寄託。

不同點道教vs佛教

1、道教說道理,佛教講真理。

2、道教注重的是修身,佛教注重的是修心。

3、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佛教是外來的。

4、道教最大的神是玉皇大帝,佛教最大的神是如來佛祖。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

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

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7樓:英雄之霸業

宋仁宗問「道高還是佛大?

昔年宋仁宗皇帝駕設早朝,會聚文武兩班朝賀已畢,詔選天師上殿禮畢問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釋二門,未知何教為尊,哪教為大,你與寡人細講明白,若道大,朕皈依道,佛大朕皈依佛」。

天師奏曰:「道乃三教一貫,只是各人行體相不同,故分三教,自古皇天無二道,聖人無二心,何異乎有大小?」

仁宗曰:「既然不分大小,待朕再問國師。」

又宣國師上殿禮畢問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釋兩教,不知何教為尊。」

國師奏曰:「我釋為大,道門最小。「

天師聞言答曰:「你既要論其大小,我們當主公講個明白,我將道家出世根苗說來你聽,自混沌未分,鴻蒙未剖之時,虛無一點靈氣結成一團元光,為無極之主乃化元始天尊,二化靈寶道君,三化太上老君,我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凝結而生萬物住陰抱陽,生天生地生人生仙,生生化化無窮無盡。我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是玄中萬法教主,歷代帝王之師也,一陰一陽之謂道。

未見說一陰一陽之謂佛,古今雲天道地道人道鬼道,怎麼不說天佛地佛人佛鬼佛,修道學道訪道邦有道,那個說修佛學佛訪佛邦有佛。自開天闢地,三皇治世,五帝為君,以至列國典章書籍未見有甚麼和尚釋教之說,你佛家從何起根,**為大,你又說來。」說得國師無言可答,憤怒就走,天師上前扯主說:

「國師既要論其大小,當到主公正好表明根源,有何功勞,**該大從頭說來,然何憤怒而去?吾再略說道家飛昇成道者你聽:

太上老君跨青牛飛昇,

軒轅皇帝跨火龍飛昇,

丁寧子跨白鶴飛昇,

計然子跨金蟬飛昇,

淮南子煉丹藥服食飛昇,

列仙子乘伏龍飛昇,

金蟬子跨青鸞飛昇,

楊武子成龍飛昇,

文仲子四十二口飛昇,

許旌陽三十二口拔宅飛昇,

其餘難以說盡。自古帝王明君都是拜道為師,哪有拜佛為師。

堯王拜廣成子為師,

舜王拜赤松子為師,

禹王拜真定子為師,

湯王拜尹喜子為師,

文王拜姜子牙為師,

周易王拜袁天罡為師,

漢高祖拜張良為師,

光武拜鄧中華為師,

劉玄德拜孔明為師,

唐高祖拜徐茂公為師,

我大宋太祖皇帝曾拜苗先生為師,

太宗皇帝拜陳摶為先生賜號希夷先生。

歷代安邦定國功蓋天下,你佛家功在**,德利何人,出自何時,然何不言?」

天師又曰:「佛是太上老君四十三化,化一金人,游至西域番邦胡地天竺國,從空墜下番王金殿莫能識認 ,議名曰佛開化此國吃齋唸佛,男女向善,才立佛教。後至漢明帝夜夢西方來一金人,身背一展弓,斜插二支箭,天明設朝宣召文武上殿圓夢,因言此兆是一佛字,人言西方有佛,我主登基洪福當現,莫非西方之佛要來吾中國,此祥瑞兆也,故而才修寺院興佛教塑佛象,天下寺院修齊功果圓滿,無人看守香火 敬禮佛象。

皇后娘娘奏曰:「我主龍恩,萬歲將天下犯人赦釋提在寺院削去頭髮,改名僧人看守佛祖香燈賴佛逃生,故曰僧人,皇恩赦釋因名釋教與佛何干,自稱和尚是佛門** ,後至梁武帝遵從釋教,拜志公和尚為師,將江山丟舍,後來餓死台城,有詩為證:梁帝當日拜志公,失吊江山一場空,後因台城飢餓死,那是和尚保駕功。

我道家七十二位祖師,留下七十二樣手藝養人度日,救濟群生。

太上老君留下金木水火土,萬物運用時刻行之。

少陽祖師留下打造金銀銅鐵錫器等項。

軒轅黃帝留下棉花造衣。

陳平子留下紡線。

玄女娘娘留下織布。

歧伯留下地。

赤松子留下修橋鋪路。

孫真人留下醫道療病。

楊武仙師留下畫工。

鄭元子留下塑泥象。

吳道子留下丹青。

房玄真人留下船舟渡人載物。

姜瑞先生留下蓋房造碾磨。

洞賓先師留下做黃酒。

蒼頡先師留下字跡。

廣成子老祖留下計法。

華陀先師留下收水接骨連皮削匠。

文伯仙師留下燒磚瓦造壺器。

徐庶留下地雷火炮。

孔明留下火攻戰策。

徐茂公留下槍刀箭。

魯班留下石木二匠修房造屋。

陳摶老祖留下雕工刻像。

雷震子留下打洞。

田真人留下造筆墨。

蔡倫仙師留下造紙。

鄧通先生留下造錢。

白皮先師留下皮匠消造皮貨。

杜康仙師留下造酒。

葛洪仙師留下靛苗。

文仲子留下面。

無量祖師留下打油點燈。

黃石公留下陰陽二宅三略兵法。

姜子牙留下六韜兵書。

王禪老祖留下飛騰破陣。

孫賓留下燒炭造靴襪。

真定子留下篾匠。

魯公真人留下燒壇罐。

雷公真人留下燒瓷器碗盞。

靜修真人留下做傘造鍋。

劉蟾仙師留下天平戥子。

羅真人留下剃頭。

梅葛二仙留下染房造胭脂顏色染布。

武夷子留下定尺秤。

淮南子留下做豆腐熬糖。

織波祖師留下絲絹造羅篩。

西陵仙女治綢緞。饒仙師治甲子。

婁景仙師治地支定時辰。

袁天罡留下算命卜卦。

**仙師留下看相。

周公留下羅盤。

鄭庭子留下篩子簸箕。隸首留下算盤。

神農留下草藥。

劉仙子留落車輦。

其餘難以說盡,想我道家留下七十二行手藝,養人濟世生財利用。你僧家又留下什 利人濟物之事來的,……你佛家留下生老病死苦……。我道家留下金木水火土養育群生,自天子至於庶人諸般形色,誰不是五行所生也。

有詩為證:五行聚來天地根,包羅永珍及群生,諸般皆是五行氣,天地陰陽從此生。

你佛家論說起來還從我道門所出。

太上元始天尊十大**設立佛教後,留下七十二門引人,入門男女不迷真性。

太上大**玄曜真人化為毗盧佛,

二**紫虛真人化為燃燈佛,

三**太極真人化為彌勒佛,

四**玉鼎真人化為藥師佛,

六**玄皇真人脫化阿彌陀佛,

七**寶相真人脫化文殊菩薩,

八**慈航真人脫化觀音菩薩,

九**普賢真人脫化普賢普薩,

十**保玉真人脫化地藏普薩。

元始天尊**設立十教各分十位,具受玉帝勅旨封為佛,本是天尊一氣發生三友分為三教,世人不知阿彌陀佛是什麼出身,乃是西域天尊一氣發生六**玄皇真人,脫化淨梵國王宮中為摩那太子,甲午年四月初八降生,長至十歲親舍皇宮入山修道,四十九年方成佛祖出於西域,回國後真法傳於中國,祥光現於周朝,金身夢於漢帝,聞玉帝封為西方極樂世界,鎮守西方化度眾生超度亡魂,又在靈山說法感動眾生,男女皈依佛門禮懺法華金剛。

太上老君恐怕眾生迷昧,真性失其寂滅,又使尹喜真人化度眾生,參玄悟道方成正果。」

天師這篇言詞,說得釋家國師僧人羞愧難當,無有半言回答,合十而退,文武喝彩,稱道為尊!

宋仁宗皇帝御筆讚道:三教內中道為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釋定乾坤。

聖駕回宮,文武散班。

節錄(四川灌縣青城山上清宮東華殿)

道歷四七零九年

道教與佛教生死輪迴,道教的輪迴和佛教的有什麼不同,道教裡是如何脫離輪迴,超脫生死的?

先講一下生死觀,生即魂形分離,魂存駐於北冥無妄海,死即魂歸南冥,生死是脫變轉化,不是終期,輪迴是指六道輪迴,輪迴於每道的生命生死迴圈往復,互不轉化脫變,六道合而分離,后土 六道本體 化身的五臟加腦神,就是六道。道教和佛教本來就是兩種宗教,豈能將佛教的輪迴 六道之說強加在道教教義之中呢?這樣既僭越了佛...

佛教魔教道教有什麼區別,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

教義的不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佛教信佛主。魔教尊魔羅。道教供奉天地 佛教信奉釋迦摩尼,道教信奉太上老君。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啊!魔只是來自心靈,佛也一樣!什麼東西都是隨心變現的!當你善良 知禮 覺悟了那你就是佛,反過來就成魔了!切忌不要貪 嗔 痴!還有財 色 名 食 睡地獄五條根啊!無所謂正邪,一念之...

佛教道教,區別很大吧,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

佛教和道教有區別,但是經過n多年的流傳已經融入中國文化,和道教已經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思想不一樣,道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 1 教義不同。佛教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有色亦空,無色亦空 凡物之過程,成住環空,終歸於空 有亦是空,無亦是空 禪宗頓悟,只有悟空。道教則是教人存有 天地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