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大赦天下帶來危害的具體事例。出現過哪些小人物

2021-03-14 11:53:03 字數 5406 閱讀 2699

1樓:空山林語

縱觀古代的赦免制度,基本**於君權,是統治者認為給民眾的一種恩賜,帶有十分強烈的籠絡人心與穩固政權的特徵。

中國人大常委會24日審議了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決定草案,該草案提出為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將對四類罪犯實行特赦。如果草案最終通過,這將是時隔40年中國首次實行特赦。

「赦」這個字在中國古代並不陌生,很早就出現在漢字中了。根據《說文》的記載,「赦,置也」,而「置」在古文裡就有「釋放」的含義。只不過比起現今的理性與法治,古代的特赦明顯具有封建**色彩,也就避免不了會有侷限性和非理性。

對於赦免制度的起始年限,一直都存有爭議,但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是,早在上古時期,赦宥制度就已具雛形,不過僅針對族內成員。此時的赦免跟我們後世所理解的並不相同,倒是很像「贖罪銀」,即以罰金的形式代替肉刑。

商周時期的各項禮法已經發展成製,《周禮·秋官· 司刺》上曾記載「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即國家可以對幼弱、年老、智力缺陷的罪犯施行赦免。顯然此時的赦免僅僅是法制的進步,與所謂的「大赦天下」並不相同。

過去,在一些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到某某皇帝因為繼位或者患病而「大赦天下」,因為影視劇中說得不清不楚,所以許多人都誤認為古代皇帝經常大赦,而且只要大赦,罪犯基本上都會被赦免,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皇帝的恩赦必須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首先是**皇權的形成,其次是赦宥思想的萌生。在商周時期,天子雖然是各地諸侯的首領,但實際上真正統治各地的仍是諸侯王,周天子不過是間接的統治者罷了,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僅僅成了乙個名號。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戰亂不休的情況下,各地諸侯王開始為籠絡人心施行大赦。

春秋初期,魯莊公就進行了一次類似於帝制時期的大赦。《春秋》中也有記載說,「莊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注:

肆眚即赦免罪人)其他諸侯國也都爭相施行大赦,此時的大赦已經有氾濫的趨勢,甚至對於死刑犯都可以寬宥。

先秦在戰國晚期會時不時地赦放罪犯,比如昭襄王曾經四度赦免罪人,孝文王以及莊襄王在即位時都赦免過罪人。可是這種做法在秦始皇即位後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秦始皇奉行法家思想為治國正宗,制度以嚴苛為主,甚至三十多年從不一赦。但秦二世登基之後就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大赦天下」。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209年) 十月,天下大亂,陳勝起義後派兵數十萬逼近首都咸陽。秦二世只好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宣布大赦天下,命將領統率被赦免的驪山刑徒討伐叛軍。此時的大赦才真正達到了「天下」的程度,與之前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管轄地界內赦免是不同的。

漢朝的統治者認為,秦的滅亡是因為其統治暴戾,因此赦宥的應用空前「興盛」。漢高祖在位期間共赦免過9次,漢景帝5次,漢武帝則赦免了18次之多。即便是到了西漢終末期,漢昭帝登基之初就大赦天下,在位的13年間也赦免了7次,而漢元帝和漢哀帝赦免也有10次和4次。

東漢時光武帝赦免次數竟然達到了19次,東漢末年時,時局動盪,赦令幾乎是一年一次。根據沈家本在《歷代刑法考·赦考》中的記載,漢朝諸帝在踐祚、元服、改元、立后、立儲、封禪、郊祀、臨雍、祀明堂、立廟、徒宮、巡狩、克捷、定都、年豐、祥瑞、災異、遇亂、劭農、飲酙等等情況下,都曾施行過赦免。當然這些赦免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並不完全相同,漢朝的赦免制度分為大赦、特赦、減贖三大類。

大赦也就是恩施全國的一種赦免,除了如反逆等重大犯罪按照慣例不可赦免外,大部分罪犯都可以被赦免;特赦就是針對特定之人所犯的特定罪行實行赦免;減贖有兩種情況,一是減等,即在原來刑罰的基礎上降低一等,二是針對特定型別的犯罪可以准許以一定的財物來贖買。

兩漢的恩赦制度沒有因為漢朝的滅亡而終結,反而一直被延續下來,為後繼王朝所沿用。

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不安,皇權常常受到威脅,為了維護統治,赦免制度就被推出來,甚至到了氾濫的地步。司馬炎在位26年間,前後大小赦免就有14起,而「八王之亂」時,晉惠帝短短17年間,進行了大小赦免28次,最多一年頒布了七次赦令。東晉皇帝一共頒布了83次赦免,南北朝諸國大多立國時間短,戰亂時間多,一年多赦都屢見不鮮了。

及至隋朝,國家的政治局面逐漸穩定下來,君王施行赦免的次數逐漸減少,大多數統治者對於赦免物件也開始審慎起來。隋文帝將「重罪十條」(即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內亂)定為「十惡」,不予赦免。唐朝時,恩赦制度已經日趨成熟,唐朝的皇帝已經藉著恩赦來貫徹皇帝的意志,進一步落實國家政策。

武則天推行新政、中宗復唐、德宗頒布兩稅法等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政策,都會藉著恩赦澤被四方,下達萬民,讓百姓深感「皇恩浩蕩」的同時,清楚知道皇帝的意圖。可惜,晚唐時皇帝的皇權旁落,皇帝敕令已經出不了長安,恩赦就更加難以落實,基本成了一紙空文。

宋朝時,太祖趙匡胤篤信儒家治國之道,欲以仁政治天下,自他在位起,宋朝形成每三年在十一月進行大赦的傳統。除此之外,由於有宋一代內憂外患,社會矛盾尖銳,統治者也經常進行赦免來緩和矛盾。並且,宋朝皇帝有干預司法的傳統,經常會自己親自審理案件,也從側面助長了部分赦免情況的發生。

以宋徽宗為例,在位25年期間,僅大赦就有26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宋期間,即便大赦次數很多,有時甚至會赦免死刑,但仍然不會赦免**。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時,太宗曾下詔大赦天下,在赦令中曾特別宣告:官吏枉法受財罪犯不在赦免之列。

宋朝時太祖趙匡胤也規定「官吏受贓者不原」(《宋史·太祖本紀》卷二),還將贓官定為與「十惡殺人者」同罪。

元朝時的赦免更加頻繁,除了人們所熟知的新帝登基、重大慶典、出現天災異象時,還會在招安時使用赦免制度。更有甚者,在舉行宗教儀式時也會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赦免,於是就出現了不法之徒通過賄賂僧侶而獲得赦免的現象。

明朝司法制度嚴苛,濫赦之事鮮有發生,明朝皇帝大多推行「重典治亂世」,認為赦免是「法外之仁」,只有遇到重大慶典或者天災疫情時才會實行赦免,赦與不赦更多地取決於皇帝的政治目的。嘉靖算得上是明朝施行赦免次數最多的皇帝,但是其在位45年間,也只有10次赦免。此外,明朝皇帝對赦免儀式非常重視,分為**的「頒詔赦儀」和地方的「迎詔赦儀」兩種。

明朝這種慎用赦免的思想也影響到了入關後的清朝統治者,清朝關於赦免的條例也更加完備。清朝的赦免多而不濫,在制定赦免的條款程式上要求更為嚴格,光緒年間,與赦免有關的條例增加到了二十條,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均超過了歷朝歷代。清朝還規定,如果罪犯獲得赦免之後再次犯案,非但不能減刑,還要「罪加一等」。

對於政治犯罪和嚴重危及統治秩序的犯罪,清朝都是不予赦免的。與前朝立皇太子都會大赦不同,清朝僅在康熙十四年為了慶賀皇子胤礽出生頒布過赦免詔書,自此之後由於改用「秘密立儲」的方法,「立皇太子大赦」便消失了。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法制制度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西方的衝擊,赦免制度也經歷了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過程。光緒三十四年(2023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是清代唯一一部規定了赦免制度的憲法性檔案,只是晚清**並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利,因此赦免權雖然寫到了憲法檔案中,但其行使權還是由皇帝來決定。

縱觀古代的赦免制度,基本**於君權,是統治者認為給民眾的一種恩賜,帶有十分強烈的籠絡人心與穩固政權的特徵,赦免次數的多寡與國家穩定或戰亂有關,越是亂世,次數也會越多。

這些都與如今提出的「特赦」大不相同,今天的「特赦」並不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採取的非常手段,更多的是在完善法制建設,體現人道主義關懷。顯然,此次提出的特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限定性,避免了濫赦帶來的不良後果,這也是如今我們這個日漸成熟與穩定的社會應該有的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桓帝時,有個名叫張成的人**到朝廷將要頒布大赦令,就讓他的兒子在此期間殺人,來個不殺白不殺。

學習歷史的方法

3樓:眼淚的錯覺

1.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它是乙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覆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紮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

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你多讀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

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照樣可以考好;但是乙個文科生如果不聽課,他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

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乙個部分、每乙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

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乙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與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師

每乙個歷史老師對歷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們也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你可以主動地和老師交流你對歷史問題的觀點,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對你有益的東西。

4.史實問題和思維問題——兩大關鍵

你會發現我們做歷史題,做來做去無非就是考察兩個問題:要麼是史實,要麼是思維。

史實問題通常就是要考你的記憶,比如:法國大革命什麼時候爆發的?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哪些?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實,你必須非常熟悉和了解,這需要平時的積累和記憶。

記憶史實其實並不是什麼痛苦的過程,重要是要對歷史抱有激情和信念。最終你會發現一切都不難,就像你不會忘記家裡的門牌號和好朋友的**號碼一樣。

同時,你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來幫助記憶,比如,我就是用"工程隊"三個字來記憶中共一大的侷限性的:"工——關注工人階級,忽略了廣大農民;程(城)——把城市作為重心,不符合中國國情;隊(對)——鬥爭物件指向資產階級是錯誤的"。

思維問題考察的是你對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說我們見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導火索"這樣的字眼,那麼這道題應該就屬於是考察思維的。

這些問題通常是選擇題裡比較難的部分,但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一般來說,"根本原因"通常是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或者本質矛盾(階級矛盾尖銳);

「根本原因」通常看起來和該歷史事件的關係並不明顯;

"直接原因"通常是經過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能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關聯性非常強;

"導火索"通常都是乙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於社會和歷史發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是國王召開議會企圖徵稅等;

"主要原因"是最難的,有時它是直接原因,有時是根本原因,這就要求你深入**事物的內部邏輯,通過對比來決定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哪乙個因素才是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

思維的鍛鍊要靠大量做題和有效總結來實現,這一點也是積累的過程,上了高三老師也會經常給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會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

歷史學習裡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

了解乙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

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

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

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

你在答大題時會輕鬆地發現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幫助你理解題目和入手分析。至於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學習中很容易地提煉出來,或者我建議你可以看《高中歷史學考必備手冊》最後一部分談到的一些學習歷史的思維和方法,都非常實在和具體!

中國古代的數字,中國古代的數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 十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除了一到十,百,千,萬外,還有表示大數字的。億 10的8次方,也就是數字後加8個0,以下類推。兆 10的12次方。京 10的16次方。垓 10的20次方。秭 10的24次方。穰 10的28次方。溝 10的32次方。澗 10的36次方。正 10的40次方...

中國古代著名的宋詞,中國古代著名詩詞

十分詳細的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十大著名詩詞。中國古代文學很優美,值得我們長久學習,值得我教育下一代好好學習,永遠流傳。登鸛雀樓。唐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路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舉 頭 望 明 月,低 頭 思 故 鄉。有黃種人的地方就有這首試。清...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的演進歷程?

戰國時期,職掌文獻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明顯的監察職能。秦朝在 設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以貳丞相,御史府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書和監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駐郡縣,稱 監御史 負責監察郡內各項工作。在西漢,仍設御史大夫作為長官,御史中丞為副,兼掌皇帝機要秘書和 監察之職。在地方上,西漢初年廢監御史,由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