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異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2021-03-07 05:33:47 字數 4870 閱讀 6743

1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的地方:(1)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產生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2)目前,西方還有很多經濟學家在研究馬克思經濟學。

(3)都注重研究價值。(4)馬克思經濟學注重研究制度,而西方經濟學也有一門制度經濟學。

不同的地方:(1)馬克思經濟學用到的定量分析和數學模型很少;而西方經濟學大量用到數學模型。(2)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剩餘價值是工人創造的,而西方經濟學認為超額利潤是企業家創造的。

2樓:社會微積分

可以說找不到任何相同,不僅與新古典(西經)不同,而且與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實際上是勞動**理論)也完全不同。

1、馬克思研究的是權力(社會)關係,並且認為價值(**)、利潤等與金錢關係相關的變數,全都是代表資本主義私有產權下的權力(社會)關係。即,價值(金錢原子)是一種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本身。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蛋糕,把它當成財富、蛋糕的被《資本論》批為商品(貨幣)拜物教,價值從而取代實物產品成為了乙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

2、 而西經(新古典)和古典經濟學中價值完全是不必要的概念,被實物產品取代。當然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都是有相同的,那就是都在論述剩餘均衡——即古典均衡,而且馬克思是第乙個完美揭示出古典一般均衡的,那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均衡是以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或者說剝削秩序均衡,這與新古典(西經)的優化配置資源的瓦爾拉斯均衡完全無關。競爭形式也不同,馬克思的把積累歸為積累,即資本主義的主要競爭形式是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等量的資本必須有等量的不低於平均利潤率的利潤率,否則資本就會破產縮水。

這與新古典的技術為主的競爭完全不同,按新古典的邏輯資本家會停在乙個行業技術競爭到破產,也不會移走資本。

3、**(價值)理論不同,馬克思經濟學完全不同與新古典和古典經濟學的邏輯,新古典(西經)、及古典經濟學都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古典經濟學是論述勞動與實物產品之間的相對關係,即勞動決定相對**的理論,而新古典加上了效用偏好,即認為**反映的是物如何滿足人慾望的資源配置關係,當最不迫切的慾望每滿足一次邊際效用遞減。

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僅不同於古典經濟學(斯密、李嘉圖)的勞動**理論,而且也不同於新古典。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人支配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時間進行交換,得出金錢原子(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是社會關係的反映,只有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下,勞動才會被奴役(異化)成價值。在這裡只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被支配的勞動(價值)的相對關係,而沒有勞動與實物產品(使用價值)之間的相對關係。

即說價值不是什麼勞動的成果、貢獻、功勞,而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馬克思認為功勞、貢獻、成果是對相應對像而言,正如日軍驅使乙個人去剝他女兒的人皮做皮鞋,日軍也參加勞動,對日軍來說是成果、貢獻、功勞,對被驅使的人來說就是自身勞動異化的痛苦折磨。這與資本主義的金錢增值是一回事,對資本家來說,價值增值是功勞、成果,對工人來說價值增值就是製造出工人更長的活動時間被他人支配,不屬於自身的異化過程。因此「勞動的價值」、「勞動有價值」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第十七節嚴厲批判的用語。

馬克思指出勞動沒有價值,勞動的價值,這樣的用語是原去價值概念,無恥掩蓋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無恥掩蓋價值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的用語。

而使用價值(物質的有用屬性或者說財富),被馬克思看不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人類勞動這種自然力也只能引導其它自然力改變物的形態以化物的屬性,並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二節就肯定彼得羅。維里的話,說明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

因此並不是因為所謂的產權或者勞動的狗屁功勞,物質基礎及物質基礎在那種形態下的有用屬性才存在或者不存在,地球引力才有或者沒有。

作為價值(金錢原子)的勞動,也不是什麼轉化物質有用屬性上的勞動,而是人支配人權力(社會)關係上的勞動。(商品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而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個例子,如果我是資本家,我支配乙個女工,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給我挖土1小時勞動,也可以讓她用鋤頭給我挖土1小時勞動

4、馬克思的價值規律,可以代入的進行推導的邏輯,不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而新古典、古典經濟學確是單一產品模型邏輯供均衡,而馬克思確是異質品模型(乙個以上的多種產品)模型中,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剝削秩序均衡。在馬克思看來,**不是反映什麼與產品成交數量相關的反比,而是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這個交換比例直接涉及與利潤率相關的均衡。

比如按馬克思的邏輯,某種個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但乙個的成交量確是十萬台,乙個的成交量(供給量)確是一百萬臺,**顯然不是供給的數量決定,而是利潤率來決定,這樣**反過來影響成交數量。

也就是這樣表述價值規律,是價值決定**,**因供求關係在價值上下波動,當平均利潤率形成後,價值就不決於**,而是生產**決定**,但總價值=總生產**。也就是說資本家的商品如果低於價值尺度的**進行交換,那麼資本的利潤率可能低於平均利潤率,這樣資本就會縮水,資本家就必須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其它行業的資本家,在下一生產週期資本家可能會漲價對抗,當不能直接漲價對抗,就會壓縮產能、產能(或者不生產這種商品),開除一定的工人,**利潤率較低的一部分資產,夠買利潤率較高的一部分資產,這樣低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高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下降。當然通緊時的積累時競爭,就是直接壓低工人的工資,而通漲時事實上也是在壓低工人工資提高剝削率,但被與利潤率相關的**波動所掩蓋。

5、對於gdp的認知不同,從西經的邏輯gdp代表的是總財富。是用貨幣計量的實物財富的概念,而從馬克思的邏輯gdp是乙個用貨幣計量的價值概念,而價值是什麼?在馬克思看來是某勞動,代表的是權力,因此gdp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總支配關係,即總權力關係。

凱恩斯的《貨幣論》中有類似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邏輯,如2023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中對gdp的含義提出質疑,表明它代表的不是總財富。如異質的蘋果與梨都增長10%,你可以說總財富增長10%,但乙個增長15%,乙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乙個指數的,同樣所謂的物價cpi也是如此。並且十年前生產的商品與二十年前一百年前生產的商品有可能完全不一樣,不一樣又如果有比較性。

再者按凱恩斯、馬克思的批判邏輯,30年前你父母為你存在,30年後你確取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代表的是財富,難道30年前生產了這些來庫存?再者醫生為癌症病人做手術,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那麼健康人爭論的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要知道勞動使用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不同,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麼?還有,現實庫存的消費品多數,幾週或者幾個月生產,少數的一年以上(機器的折舊時間稍長20年),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那麼停止生產幾個月試試,看看這麼多金錢是否按物價指數能兌現所有的實物。

也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是權力與西經的實物的區別,即社會(權力)關係與財富的區別,即然它不是財富,那麼**、利潤等代表的就不是資源配置的變數,而是人與人社會關係或者說權力關係上的變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①研究物件不同。

《資本論》中指出政治經濟學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是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的生產和交換規律的科學。 而對於西方經濟學,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的《經濟學》(16版)中指出「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如何利用稀缺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人」,它研究的是微觀和巨集觀經濟行為的結合。

②研究方法不同 。

總的來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哲學的方法,而西方經濟學主要用的是數學等實證方法。具體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主要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方法,將研究的主體和客體統一,將思維概念運動和其他的形式與客觀的經濟矛盾運動相統一,進行科學的抽象和總結。 而西方經濟學主要用的是實證法,只研究經濟活動中的客觀規律,而迴避「應該是什麼」的問題,採用大量的數學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經濟數量關係的研究,使得經濟研究更有說服力和證明力。

1、在中國政治經濟學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經濟學或者西方經濟學,二是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後者在中國用得較多,但是事實上正宗的經濟學一直都叫政治經濟學,只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稱從歐美國家傳來的政治經濟學為西方經濟學或者資本主義經濟學,而簡稱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為政治經濟學。

2、政治經濟學一詞是2023年一位叫蒙克萊田的法國經濟學家首先在《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這本書中使用的。但這裡的「政治」與我們現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國家範圍或社會範圍的意思。政治經濟學即指所研究的是國家範圍和社會範圍的經濟問題,突破了以往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只侷限於研究家庭經濟或莊園經濟,或只作為某一學說的組成部分的格局。

4樓:社會微積分

馬克思認為商品之間按相同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就得出價值(交換價值)是一種人與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價值是一種與總量相關的理論,表現了人與人的社會關係。而**只是具體的成交價,即價值(生產**)決定價值,**因供求關係在**上下波動。

(這種均衡關係,是建立在非單一產品模型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上的)

作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定理是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所表示的剩餘價值或利潤的**,即剩餘價值**於工人的勞動,用馬克思的公式來表示,假設資本家用於雇用工人的工資或勞動力價值是4小時的勞動時間,然後資本家讓工人工作8個小時,剩餘價值是4小時,即8-4=4。這樣的推論看似簡單,但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即馬克思所表述的,價值與技術是完全無關的(不包含任何使用價值的原子),而只是表示人們之間支配被支配的的社會(權力)關係,因而馬克思的邏輯中根本找不到西方經濟學中具體蛋糕生產中的邊際生產力,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價值轉化為剩餘價值,以勞動為基礎的交換轉化為以剩餘勞動或獲取利潤為基礎的交換關係。

這一剩餘價值理論正是馬克思使用抽象方法分析價值理論所要得到的結論,或者說是馬克思所建立的勞動價值論的目的所在,即馬克思抽象掉所有的其它因素(如使用價值和勞動生產率),從而把價值歸為勞動,價值量歸之為勞動時間,由此來表明人們之間的社會(權力)關係或資本主義經濟關係。

而西方經濟學認**代表的是優化資源配置的變數,價值是不必要的概念,被實物取代,研究加入了某種生產要素後,產出與個人偏好(效用)的相對關係。

即**理論的邏輯,是建立在單一產品模型上的邏輯。(如市場均衡,供求均衡,而不是馬克思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關係均衡,競爭形式也不同,西經的競爭形式是一種技術為主的競爭,而在馬克思的邏輯中,競爭是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區別

一 具體研究物件 不同。不管是馬經還是西經都是研究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但是具體的研究物件不同,或者說切入點不同。二 研究框架不同。貫徹馬經的主線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馬經正是聯絡生產力來研究該矛盾中的生產關係變遷規律。三 方 上的不同。從19世紀20年代左右的李嘉圖悲劇以後到70年代左右的邊際革...

哲學馬克思經濟學

暈,2道題。1 預付資本一年中的總周轉次數 一年中固定資本周轉的價值總額 一年中流動資本周轉的價值總額 預付資本總額。固定資本價值為1000,其中廠房價值為300,年周轉次數為1 20次,一年周轉的價值額為15 機器價值600,年周轉次數為1 10次,一年周轉的價值額為60 小工具價值為100,年周...

西方經濟學題目,大學西方經濟學題目

這道題用直選法來做吧,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a選項的說法也有瑕疵,但是b選項的問題更加明顯,當邊際替代率恒為常數的時候,無差異曲線就呈現為直線型。相比a選項的小瑕疵,b選項的敘述是更加重大的錯誤。b答案說無差異曲線不可能為直線。這個不一定吧,有可能吧,假如某人對a和對b有同樣的熱衷度,那麼就有可能是直線...